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强 《传媒》2022,(17):84-86
新媒体的出现推动了高校思政教育在信息传播主客体间的界限、信息传播环境、信息传播模式等方面的变革。本研究通过开展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SWOT分析,力求为找寻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打下基础。本文认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应从三个途径入手,包括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创新、信息传播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创新和媒介环境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体对人们影响的逐渐深入,大学生不例外地受到新媒体带来的影响,高校教育者也积极地把新媒体工具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但是,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新媒体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方面仍有不足之处,所以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如何依托新媒体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进一步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避免其带来的不利影响,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思政对学生的行为指向具有极其重要导向作用,而思政教育则是构成我们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及其世界观的重要课程.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机遇,同时对我们教育者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媒体是把双刃剑,信息化的时代带来了丰富的传播媒介,其一方面为我们的思政教育注入了新的动力,另一方面为教育者也带来了很多挑战.因此,在信息...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媒体在高校的广泛应用,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如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顺利实施,是目前高校管理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影响下,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通  相似文献   

5.
随着当今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在大学生当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教育者和引导者,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正视当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快捷性给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其中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也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本文就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是我国全体国民的梦想,是我国每个国民都想实现的理想,是我国各族人民最终的奋斗目标和理想的追求。"中国梦"所具备的感召力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并且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技术应运而生,这给高校的思政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本文对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中国梦教育思政教育的路径进行了研究,介绍了"中国梦"教育在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中国梦"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中国梦"教育的措施等。  相似文献   

7.
在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学生在学习期间很容易出现思想波动,所以应合理开展思政教育内容。据此,本文分析了相关问题,提出了学生在实习期间开展思政教育的具体建议,希望能够对现实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不断突破,已对高校思政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在把握新媒体对高校思政工作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结合新媒体特征,提出在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对策与思路:构建学习型思政队伍、构建校园网络文化、创新思政工作理念、创新思政工作载体以及拓展思政工作渠道。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环境下坚持创新发展道路是高校思政工作提升水准、保持活力、提高实效的必然举措与有效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由于理念创新缺乏、模式创新不足、机制创新滞后,高校思政工作时效性不高、持续性不强、实效性偏低;鉴于此,文章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应该坚持思想创新、立足模式创新、探索机制创新,最终基于时代发展来丰富思政教学内容、凭借技术革新来优化思政教学方法、结合绩效考核来提升思政教学活力,真正实现对高校思政工作的优化与改进。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是大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渠道,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媒体的运用创新了思政课堂的教学形式,进一步提升了思政课堂的吸引力。本文对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的困境及对策进行分析,从其创新意义展开,提出了存在问题和具体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陈春丽 《传媒》2015,(11):73-75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高校校园中的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深刻影响着校园宣传及思政教育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信念、学习生活习惯都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对此,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从理论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做出新的探索.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现状和提升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对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方式与特征不断演化发展,高校既面临思政教育转型的挑战也面临思政教育实效性提升的机遇。文章首先对新媒体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耦合性进行分析,继而重点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结果显示:教师是思政教育的主战线但实效偏低,高校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但手段单一,大学生是新媒体的主力军但明辨是非的能力欠缺。基于此,文章提出教师要转换思政教育角色,高校要优化思政教育方式,学生要提升对信息的判断能力,最终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与时效性。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信息环境发生变化,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推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是必要举措与有效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信息获取来源丰富使得学生的价值观念趋向多元、思政教学模式需要转型要求思政教师提升素养、学生思想表现更为隐性使得学生的思想引导难度提升,这些都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挑战。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资源优势,搭建高效的新媒体思政教育平台;教师要加快提升新媒体平台的应用水平,实现新媒体对于思政教育的赋能;教辅部门要立足思政教育内容开展活动,形成课程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协同;通过学校、教师、教辅部门的三个主体协同,实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与时效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有效举措、是实现我国人才强国目标的根本性保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新媒体已成为意识形态交流的主战场,传统高校思政教育的观念与方法亟待创新与发展。基于新媒体的特征现状与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态势,文章认为高校思政教育应该转变思政教育观念、丰富思想教育手段、注重思想教育宣传,进而实现思政教育思路、方式及宣传模式的创新发展,最终达到提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在高等学校思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新媒体"发展的时间不长,但是高校现有的新媒体思政教育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将针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探究了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优化措施,以期能对高校及高校教师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正深刻改变着当今社会,其交互性、个性化、多样性等特点,不仅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还潜移默化地重构着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年轻人是被影响最深的一代。以青年学生为主要对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而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避短""扬长",实现自身的又一次提升,是当前亟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已经深入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作为新媒体使用的一大主体,其生活方式、交际方式、思维模式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新媒体的影响。新媒体在影响大学生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因此依托新媒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必然趋势,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如何趋利避害,探索利用新媒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新途径、新方法,便成了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王娇  严实 《传媒》2023,(2):86-88
红色文化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在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资源对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具有正面影响。文章认为,应从三个层面来打造新媒体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方式,包括在内容编辑层面引进全新传播内容和技术来增加新媒体红色文化资源的吸引力;在场景创设层面通过“沉浸式场景传播”提升新媒体红色文化资源的实效性;在传播策略层面应用分众传播和意见领袖等方式实现新媒体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9.
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新媒体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和挑战,提出新媒体时代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方法策略,以期为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技术类课程思政教学并不是简单加入思政元素的内容,而是在注重技术技能建设的基础上融入思政理念。本文以新媒体技术类课程体系为样本,在传播学视域下探讨移动化、碎片化传播对技术类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价值理性在技术类元素的驱动下的摇摆,以及如何实现新的价值连接、新媒体技术类课程作业及参赛对课程思政的支撑作用,在技术类课程的拟态环境中,把关人如何通过课程思政改革,实现有效价值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