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走近《莫斯科新闻》社大楼时,看到了一种感人的景象:大门两侧的贴报橱窗前,阅报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密密麻麻。我们中有人挤进去看了看,在展出的周刊上并没有刊登什么新奇的、耸人听闻的新闻。后来,我们发现,这种如饥似渴的读报景象天天如此。不用主人介绍,我们就深深感觉到:《莫斯科新闻》是深受读者欢迎的。据苏联朋友介绍,在苏联,《莫斯科新闻》与  相似文献   

2.
“做老百姓自己的新闻”,是山东电视台《今日报道》栏目的旗帜,在这一旗帜的指引下,这一栏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值此《今日报道》创办10周年之际,本刊将分上下两篇从多个角度对这一栏目的成功运作进行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3.
到本期,《中国记者》已经出版整整200期了。她的前身《新闻业务》杂志最后一期的总期数则是157期。前者与后者相续总共为357期。从《新闻业务》到《中国记者》,一脉相承,以宣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宗旨;立足新华社,面向新闻界,以反映和总结交流新闻工作的实践经验、探讨新闻理论为己任。无疑,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最为悠久的新闻专业期刊。笔者在新华社的工作经历也正好可以概括为从《新闻业务》到《中国记者》。这里结合自己的经历,就某些历史片断略述一二。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频道《环球报道》栏目是福建省内唯一一档以国际时事为新闻的节目,从2001年开播至今七年仍保持收视长虹,其中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本文以该栏目为例,分析国际新闻节目编排的基本技巧和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民族新闻怎样改革!当然,它离不开新闻改革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不可否认,它要从自身的特殊规律出发。当理论的探讨尚未展开的时候,实践又一次走在了它的前面。人民日报和国家民委联合举办的大型采访活动《民族地区纪行》(以下简称《纪行》),像是一股清新的风,为民族新闻的改革传递出许多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孔祥武 《新闻界》2006,(2):136-136,99
新闻学是一门以实践为旨归的学科。南方日报出版社日前出版了方延明教授的专著《新闻实务方法论》,通读该书,笔者感到这是从方法论意义上探讨新闻实务的一部力作,系统阐述了新闻业务流程中的选题策划、采访、写作和编辑等同题。  相似文献   

7.
民族新闻怎样改革?当然,它离不开新闻改革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不可否认,它要从自身的特殊规律出发。当理论的探讨尚未展开的时候,实践又一次走在了它的前面。人民日报和国家民委联合举办的大型采访活动《民族地区纪行》(以下简称《纪行》),像是一股清新的风,为民族新闻的改革传递出许多新的信息。如果说,新闻界对党的十三大的报道是新闻改革的一次成功的实践,那么,人民日报一年来发表的80余篇《纪行》,则是民族新闻改革的初次探索和成功的尝试。民族新闻能报忧吗? 谁都承认,就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言,少数民族一般要比汉族落后些,特别是与汉族的先进地区比,这种反差更为明显、强烈。那末,民族新闻能不能报道少数民族的落后呢?从理论上说,这是不成问题的.但实际上,却常常成为问题。因为,这个落后不是汉族(汉族也有落后面)而是少数民族。这就多了几层考虑:少数民族高兴吗?会不会影响民族关系?会不会违犯民族政策?其结果,几十年来形成了这样  相似文献   

8.
记录改革历程,彰显发展活力,展示乡镇风采。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新闻过剩的时代,这是一个新闻爆炸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随时被海量的新闻信息包围着、淹没着,是新闻供过于求了吗?是,也不是.平庸的就事论事的新闻太多,而传播先进文化、见解独到、思想深刻的好新闻,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是紧俏品.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即事实是第一性.  相似文献   

10.
11.
《赢在中国》在本土化《学徒》的操作当中,有模仿、借鉴,却也有根植于本土价值文化内涵的调整,作为一档职场真人秀栏目,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13.
如何把新闻写得更具有可读性,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近年来,不少报纸尤其是各级党报为了吸引读者,纷纷采取改版、鼓励记者深入基层采访等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如过去呆板说教的面孔有所改变,新闻短了,时效强了,信息量大了。但是,长文多、短文少,反映领导活动多、反映群众生活少,文章多、图  相似文献   

14.
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纵观两个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轨迹时,就会发现,世界性的现代化进程以其不可阻挡之势,从 最初的少数地区和国家向世界上几乎所有地区和国家推进,形成世界文明的主潮流。在此背景下,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想始终  相似文献   

15.
公众一度青睐传统媒体的新闻热线,一是为了解决问题,二是给自己寻求一个发布新闻的渠道。随着新媒体特别是微博等社交媒体快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人都有了信息发布权和评论权,传统媒体新闻热线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它的转型之路在于,理念上要从传统的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变,操作上要更多借助新媒体的优势,为受众打造一个基于传统媒体公信力基础之上的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16.
一位在新闻事业园地里辛勤耕耘了近40年的老同志,利用两年多的业余时间,专心致志写作,终于捧出了一本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新闻业务论集《新闻写作百例谈》。这本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闻书籍,初版2万册一销而空。从1989年12月底至今,已重印第3版。最近,记者采访了它的作者、浙江日报主任编辑林永年同志。老林今年58岁,当过记者、编辑,现在浙江日报夜编二版工作.提起这本书,他十分动情地说:“我的新闻生涯也是从业余通讯员开始的,所以我对新闻业余爱好者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能在有生之  相似文献   

17.
王慧 《今传媒》2010,(8):96-97
作为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对中国新闻事业产生过深远影响。中国新闻界系统学习列宁、斯大林的办报思想和苏联新闻工作传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建设中国新闻事业体制的思想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笔者在《故事会》品牌发展与延伸上作了一些探索,利用《故事会》的品牌优势,深层次地开发了相关图书产品——历史百科全书《话说中国》,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书刊互动、立体发展的出版理念一、书刊互动是以依托品牌杂志为前提的。《故事会》品牌在读者中的广泛认同度,是历史巨制《话说中国》得以问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方仁 《传媒观察》2007,(2):12-14
《南方都市报》走过十年,它开启了中国新一代都市报的大潮,新主流媒体的定位和“做中国最好报纸”的追求,使《南方都市报》脱颖而出,2002年3月,《南方都市报》推出“焦点”“时评”和“对话”。当时的焦点和对话都做本地题材,主要是为了广州和深圳两地的新闻本地化,深圳和广州各做各的,两地读者看到的内容不一样。2003年3月,《南方都市报》正式成立深度小组。2003年4月1日,报社取消“焦点”,正式推出“深度对话”,开始走全国化道路。“深度对话”的推出反映出《南方都市报》做新闻的特点:一则,体现了敢抢新闻、追求独家新闻的传统;二则,维护了报纸一贯的形象;三则敢于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南方都市报》跟其他报社在做新闻方面有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像和洪水抢时间一样,有敢“闯”的主动意识。  相似文献   

20.
庞春燕 《传媒》2005,(11):24-26
内容:做国际化的财经报纸 <21世纪经济报道>创刊于2001年1月1日,由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和民营企业复星集团合资创办,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控股.新闻团队由原<南方周末>部分人员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