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星  杨惠林 《新闻世界》2010,(12):107-108
突发性事件由于发生的时间不可预知且破坏性大,对人民的伤害大,所以容易引起恐慌,因此,媒介在突发性事件中就起到难以替代的作用,在灾难发生时,媒介如何引导舆论就戍了关键。  相似文献   

2.
在新媒体背景下,类似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对社会乃至整个国家产生深远影响。通过阐述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内涵、特点,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例,探讨公共危机事件下谣言、暴戾、非理性等舆论危机,并从官方舆论场、草根舆论场、媒体舆论场三个方面,提出引导舆论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3.
丁为 《新闻窗》2011,(3):18-19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和危害性或危机性的特点,公众的信息需求尤为急迫,政府和媒体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开信息显得十分重要。广播电视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把握新闻规律,发挥舆论引导主动权,是广播电视工作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动员——以南方雪灾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一二月间发生在中国南方的大雪灾,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是,在雪灾中出现的各种纷繁复杂的舆论传播现象,却值得新闻与传播学的研究者进一步认真思考.本文旨在从传播学、危机管理的视角,考察其中的舆论动员现象,并从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战略高度,来深入分析这一事件背后体现出的舆论动员机制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5.
丁迈  罗佳 《现代传播》2015,37(2):50-53
当前中国经历改革转型大潮,进入"矛盾凸显期",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概率增大,亦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但危机事件信息传播中公众作为舆论主体,他们的心理动态往往被忽视,本文通过分析微博内容中公众表露的对事件的态度以及在事发后的个体行为决策,探求危机信息传播在不同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和机制,希望为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舆情的分析和研判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6.
王艳 《传媒》2017,(23):91-93
在众多社会议题的舆论动员中,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间的互动及其效果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动员方式和手段,舆论动员中的媒体互动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律,需要以"公共理性"来引导其中的知识生产和意见领袖、以"舆情监测"来把控谣言信息和特殊的社会动员议题.在这一过程中,谋求互动的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尽管需要有对等地位和伙伴关系,但在效能上绝不应是等量齐观的,那些真正为时代所认可的"主流媒体"和"权威媒体"要在公共讨论中发挥正向的积极作用,规避由舆论动员带来的可能的社会风险,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7.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为经济类报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在这一特殊时期,传统媒体更应承担起舆论引导的职责,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本文结合厦门广电集团新闻中心及兄弟媒体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推出的相关报道,对在突发性经济事件中如何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做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突发性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我国已进入突发性公共事件频发期,其原因有二:其一是自然因素,我国地缘辽阔,跨经纬度大,自然现象多变,经常会出现南方洪涝北方旱灾之类的自然灾害.其二是社会因素,转型期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各种矛盾不断碰撞,基尼系数愈加拉大,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愈加活跃,大众迫切期望政治体制改革和阶层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社会作为一个系统,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冲突对撞,也导致了突发性公共事件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9.
胡静  ;黄传武 《新闻世界》2014,(8):152-154
马航失联事件作为突发、复杂的新闻事件,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在新浪微博上近两个月都是热点。在此期间,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意见领袖微博和普通草根微博等各方力量在新浪微博舆论场中相互激荡、交锋,呈现出不同的传播特点,这三种力量在引导、助推网络舆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突发事件中新浪微博的舆论场,总结不同类型微博的表达特征,为相关各方今后应对类似突发事件提供微博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各种矛盾凸显,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矛盾多发期,突发性事件频频发生。切实有效地做好突发性事件报道的舆论引导,是媒体应承担的责任,更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突发事件中,媒体担负着掌握核心话语权、消除不确定性、传播正能量等责任,以达到引导舆论、稳定社会的目的。发生于2014年3月1日的昆明暴恐事件是对当地媒体是否具备担负这些责任的能力的一次考验。本文以个案研究和内容分析法对昆明当地媒体新浪微博认证账号在3·01暴恐事件中的舆论引导能力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2.
焦雅静 《新闻传播》2024,(6):109-111
媒体是报道事件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民众获取民生生活信息和国家新闻实事的重要方向。尤其在突发性事件报道过程当中,媒体本身的报道内容、报道方法和报道模式会直接对事件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为进一步减轻突发性事件当中负面信息对民生及群众生活的影响,需要合理利用媒体进行舆论引导报道。而如何实现这一功能,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以媒体在报道突发性事件当中的、舆论引导功能为研究主题,在重点分析突发性事件的基础上,对当前国内外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探索,总结媒体在突发性事件报道过程当中所发挥的功能,探究媒体在突发性事件报道舆论引导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从而快速实现媒体突发性事件报道良性引导功能,为维持社会稳定和谐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风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态,如何利用媒体微博在社会重大突发性事件中进行舆论引导至关重要。本文以2014年"3.01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为案例,研究"@央视新闻"在事件传播中的作用,探讨媒体微博在重大突发性事件中应对风险、引导舆论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突发公共事件与舆论引导——以杭州“70码”事件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月4日晚,在杭州市第一条爱心斑马线附近,一辆保时捷车主酒后驾车撞死一名17岁少女,这一交通肇事案让杭州又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肇事车主的身份背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5月7日的70码——胡斌闹事飙车案,因为8.4案几乎就是70码的翻版。富二代、名车、无辜的生命、斑马线这些敏感字眼儿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两起交通事故,让全国都谈杭色变,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都觉得杭州的交通状况很差,到杭州没有安全感,给杭州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科技类出版社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具有优势,通过分析我国科技类出版社的应急出版模式,提升出版社的应急出版水平.采取个案研究方式,以广东科技出版社应急出版为例,总结应急出版成功经验,为国内同类出版社提供借鉴.研究发现,在新的出版技术与传播技术应用下,科技类出版社的应急出版意识增强,也存在重复性出版的情况,应急出版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余秀才 《现代传播》2016,(4):134-141
经过多年发展,微博渐趋成熟与稳定,其依然是突发事件舆论传播的重要平台和渠道。本文以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事件为例,通过内容分析,研究突发事件微博舆论传播的新特征、新规律和产生的新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对当前微博舆论的传播与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廖卫民 《新闻前哨》2010,(11):19-22
本文借用传播学与物理学理论交叉研究的思路,考察在中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舆论运动现象。通过对若干典型案例的对比研究和深入分析.发现了网络舆论呈现出类似波浪运动的一些基本特征与类型,并追踪溯源探究了网络舆论波的内在传播机制,从而提出可根据不同舆论波的类型和传播规律,采取不同的舆论引导应对策略的思路。文章以案例为依据,对中国当下的舆论传播生态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正处于此阶段,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已经凸现出来,若没能妥善处理,极易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本文通过对"6.28瓮安事件"中的舆论进行细致的梳理,总结出舆论传播的特征,并指出舆论引导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2011年6月20日,新浪微博上一位昵称“郭美美Baby”的20岁女孩公然炫富,其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认证身份引发了众多网友对红十字会所获善款流向的质疑.6月22日中国红十字会称郭美美与其无关,新浪也对实名认证有误一事致歉.事件发生后,全国各地红十字会慈善捐款锐减、信誉遭受质疑.有报道称郭美美事件加剧北京市“血荒”,无偿献血人数剧减.此外,国内其他慈善机构亦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多元表达平台的不断发展,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对政府与主流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发起了更高的挑战。面对更多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我们看到,虽然政府及主流新闻媒体在社会舆论引导中仍然起着主要作用,但在强大的社会多元表达力量面前却时而显出其薄弱与不足之处。如何提高社会舆论的引导能力便成为需要研究的当务之急。"石首事件"后期出现的一次"舆论声势"引发了笔者关于这一问题的思考,本文试图就此探讨并提出,面对公共事件发生时可能出现的有助于言论公信力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强,同时又可引导舆论向更为理性方向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