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本文首先将美国电视剧中出现的华人形象变迁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进行了梳理,在分别指出并解析了其存在和变化的内在原因之后,归纳出正确认识美剧中华人形象塑造的方法,指出当前其进行意识形态侵略的动机和实现手段并对此提出警示。  相似文献   

2.
贺子卿 《视听》2021,(5):68-69
美剧作为美国价值观的一种集中表达载体,向来会根据时代要求进行自我调整与完善.近年来,随着中美文化交流的愈发密切与全球女性主义势力的节节攀升,美剧中的华人女性形象也逐渐走出框架,更显多元.本文对美剧《初来乍到》中塑造的华人女性形象——杰西卡·黄、黄奶奶与伊莱恩·李展开话语分析,探究美剧对华人女性形象的再现机制变革及其深层...  相似文献   

3.
自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电影电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原来的内容题材单一变成了现在的多元化丰富化发展.尤其是我国的电影业,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自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拍摄了不少题材的电影,有的还获得了国际大奖.可以说中国的电影业在近些年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如果把电影看做是传播华人形象的工具的话,中国的电影工作者所做出的努力又是远远不够的,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传播促成的媒体全球化让我们不得不重视大众传媒的影响,而电影又是进行文化传播的最好手段.中国电影中所塑造的华人形象直接影响到世界对华人形象的认知.所以从文化传播的方面考虑,中国电影无论是在选择题材还是塑造人物形象上都应该把国际影响考虑进去.  相似文献   

4.
自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电影电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原来的内容题材单一变成了现在的多元化丰富化发展。尤其是我国的电影业,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自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拍摄了不少题材的电影,有的还获得了国际大奖。可以说中国的电影业在近些年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如果把电影看做是传播华人形象的工具的话,中国的电影工作者所做出的努力又是远远不够的,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传播促成的媒体全球化让我们不得不重视大众传媒的影响,而电影又是进行文化传播的最好手段。中国电影中所塑造的华人形象直接影响到世界对华人形象的认知。所以从文化传播的方面考虑,中国电影无论是在选择题材还是塑造人物形象上都应该把国际影响考虑进去。  相似文献   

5.
阮超 《新闻世界》2010,(4):151-152
本文在对美剧的剧集作出分类的基础上,以其中的一类为例,分析了其在视觉文化传播上的特点,并解读了视觉文化传播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侯建建  张荣 《新闻世界》2013,(9):296-297
区域形象即是公众对某个地区的总体印象和综合评价,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本文以河南的区域形象为例,从传播学的视角浅析现阶段的河南形象、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找出应对的塑造方法,力求为河南形象构筑一套完整、健全的体系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华人形象在西方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认识模式,一种是赞颂华人文明的深远,另一种则是歧视华人,这两种都是对中华文化的误读。马克·吐温作品中的华人形象能从普世价值的角度出发,重新认识与体贴中华文明、同情华人的生存,并由此反观自身文化的困境。这种文化取向与文化认识给予东西方文化传播以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许宏玥 《大观周刊》2011,(19):183-183
本文探讨关剧流行的原因,关注美剧流行带来的担忧,并探讨新形势下国人成当如何行动进行反文化渗透。加强对本图文化和价值观的捍卫和保护。  相似文献   

9.
张勇丽 《新闻世界》2012,(1):148-149
好莱坞商业灾难大片《2012*以夸张的角度、惊险刺激的视角、华丽铺张的场景向观众展示了一场“晾天动地”的世界末日景象。除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震撼之外,《2012》中的华人正面形象的塑造也为人们所关注。但通过对影片内容的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2012))中的华人形象并非光辉伟大的,好莱坞电影对华人形象的西式解读仍然存在误读和丑化现象,从中透露出一种意识形态和文化政治偏向,只是表现这种偏向的方式更加隐蔽而已。  相似文献   

10.
郑天亮 《新闻战线》2012,(10):91-93
在国家形象的构建过程中,传媒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形象的建设往往是一种话语的建构过程,即本国自我话语描述和他国话语描述相互博弈的结果。通过华人节目,进一步促进华语文化圈内部文化互动和沟通,克服文化模糊所产生的焦虑感,助力中国文化传承与中国华人形象的整体塑造。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在各类电视剧狂轰乱炸向观众袭来时,美剧凭借其较为多样的题材、灵活多变的播出方式以及开放的叙事策略,培养了以75后、80后、90后为主体的受众群,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而在这些流行美剧中,有关中国以及中国人的描述并非少数,本文以热播美剧《绝望的主妇》为例,简要概括美剧中的中国人形象。  相似文献   

12.
郭佳卉 《东南传播》2012,(12):149-150
随着秋季美剧的开播,美剧在中国的网络媒介中已形成了广泛的流行和影响,而美剧在中国受众中的广泛传播则出现了"重网络、轻电视"的现状。本文通过对美剧网络传播进行了原因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的两个问题,并针对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三点思考性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王凯山  郭宏 《今传媒》2014,(7):87-88
随着美剧从国内各家视频网站下架消息的传出,尽管中央电视台遵照相关规定,试图推出"绿色版"美剧的消息尚未证实,但是网络上唱衰此版美剧之声已经迭起。本文试图结合电视"涵化"效果研究中的共鸣理论,从符合中国观众的价值观、尊重原版翻译入手,从根据电视剧内容的分级制度探索,从利用全媒体的力量,做好跨屏传播等三方面探讨美剧在央视"振兴"的可行性路径,从而推动美剧在中国顺利实现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4.
“广告实际上做的是三件事:1、传播一种信息;2、提供一种服务;3、宣传一种信念。”①而在这三件事中,最基础与本质的是信息的传播,广告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的传播活动。 从传播学中我们知道,信息一般由两类代码传播:一是语言符号;二是非语言符号。在这两类传播代码中,语言符号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一切不可能用可视形象直接表达的信息,都可用语言符号加以补充;同时,只要对广告实体稍作分析,我们也会发现,广告信息主要是通过语言符号来传播的。  相似文献   

15.
传播学视野中的政府形象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嵒  王亚男 《新闻界》2005,(6):66-67
一、对政府形象概念的界定 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可简称为政府形象根据政府育广义和狭义之分,对于政府形象也有广义和狭义上的理解广义的政府是指各国国家机关构成的整体,即人们通常所讲的国家政权,包括立法、行政、司法、军事机关等。狭义的政府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人们往日常生活中较广泛地采用政府这一狭义的用法。也就是说,广义而言,政府即国家,狭义而言,政府从属于国家。  相似文献   

16.
刘希敏 《东南传播》2013,(12):37-38
随着各种美剧在中国的热播,出现在美剧中的中国元素也越来越受到中国观众的关注.中国元素在美剧中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因文化冲突导致出现了一些中国元素被曲解和误读的现象.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这既是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相互碰撞产生的必然结果,同时又为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李馨 《报刊之友》2010,(9):104-105
本文在传播学的视野下对我国近年的形象研究进行了回顾,定义了"形象"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并指明传播媒介在形象形成、传播及被感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强调要分清媒介形象与客观真实形象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李馨 《今传媒》2010,18(9):104-105
本文在传播学的视野下对我国近年的形象研究进行了回顾,定义了"形象"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并指明传播媒介在形象形成、传播及被感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强调要分清媒介形象与客观真实形象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典型人物报道,一直以来都是媒体日常宣传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展示时代风貌、引领主流舆论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典型人物报道历来为各级党报所看重。然而,笔者发现,典型人物报道在我国经历了持久的影响积淀后逐渐形成了某些固定的报道模式,传播学中称之为刻板形象。本文试就典型人物报道中刻板形象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0.
《父亲和光荣的后代》与《华女阿五》是早期美国华裔文学的优秀作品。这两部作品给美国主流读者呈现了华人的勤劳、节俭、诚实、乐于助人、重视教育等优良品质,树立了华人的正面形象,成功地解构了美国主流文化中丑陋、愚昧、邪恶的华人形象。然而,在美国东方主义话语的影响下,作者有意无意地用东方主义的眼光来审视父辈和中国文化,固化了"模范少数族裔"这一新的华人刻板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