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     
《中国新闻周刊》2014,(27):10-10
83.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达5.2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比例提升至83.4%,但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对功能手机的替代基本完成,智能手机对网民普及率增长的拉动效果减弱。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从报纸、电视、网络再到如今的手机新闻客户端,智能手机开始成为数据新闻创新实践的又一领域,手机新闻客户端数据新闻实践现状如何,有何机遇与挑战,成为数据新闻领域值得关注的一个课题。本文选取2015-2016年,搜狐、新浪、网易、新华炫闻、澎湃新闻五个手机新闻客户端上的数据新闻作品作为研究样本,探索手机新闻客户端数据新闻的实践特点及发展局限。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手机客户端的探索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目前国内外图书馆智能手机客户端的调研以及智能手机客户端的现状,并列举手机客户端与手机网站的异同,说明手机客户端优势所在;同时以上海图书馆新近推出的智能手机客户端程序为范例,总结在手机客户端研发中,前台界面设计、架构和业务逻辑设计以及后台服务平台设计和探索的实践和经验,并探讨智能手机如何利用其优势整合图书馆业务,在未来与移动计算实现更好的结合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以及人们使用手机阅读新闻习惯的改变都促使了手机新闻客户端这一新媒体形态迅速发展起来。年轻人成为这个新媒体领域的试航者,不同手机新闻客户端品牌秉持各自特点个性化发展,应用前景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5.
匡文波 《传媒》2013,(1):65-67
自从手机诞生以来,手机始终被定义为移动电话;但是当今的手机已经不再是移动电话,智能手机具有CPU、存储卡、操作系统等计算机本质组件.手机已经演化成为具有通信功能的迷你型电脑,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 据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手机网民的数量首次超越台式电脑网民的数量;中低端智能手机降低了上网门槛,使用手机收看视频的用户已经超过1亿人.显然,在2012年,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手机媒体并非独立的媒体形态,即并非第五媒体,而是网络媒体的延伸.  相似文献   

6.
数字     
《新闻实践》2013,(3):78-78
5.64亿中国新闻出版报1月16日报道: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同时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快速增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继续提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刘冰说,随着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普及,手机已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相似文献   

7.
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远超网民整体增幅。手机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传统网络,手机的互联网应用为何如此火爆?它又最常被应用于哪些方面?  相似文献   

8.
高艳宁 《传媒》2019,(8):43-45
我国对外传播媒体是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先行者,早在2009年我国网民刚刚接触智能手机和手机应用市场的时候,《中国日报(China Daily)》便先后推出了“中国日报新闻”“中国日报精选”“The China Daily iPaper”“Touch China”等面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英文或中英双语新闻客户端。  相似文献   

9.
《青年记者》2012,(20):2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专家在近日召开的2012年增值电信业务合作发展大会上表示,移动互联网用户已成为推动中国互联网深入普及的关键动力。预计未来两到三年,中国移动终端网民数量将超越PC终端网民数量。由于智能手机普及、手机上网资费下降、手机应用多样等因素,手机网民规模快速增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此前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  相似文献   

10.
陈边  罗聂 《新闻前哨》2013,(9):8-10
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以来,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信息传播,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以其工具性、实用性和便捷性,成为人们阅读、娱乐、社交、购物的主要渠道之一。CNNIC2013年7月17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656万人;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约4379万人,高于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成为目前互联网增长的主要来源。似乎在不经意间,以智能手机为  相似文献   

11.
截至2015年12月,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达6.8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在手机新闻客户端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现有的新闻客户端大致可分为三类:以搜狐、网易为代表的门户新闻客户端,以今日头条、ZAKER为代表的聚合型新闻客户端和以南方周末、澎湃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开发的专属新闻客户端.①  相似文献   

12.
<正>移动客户端的发展概况分析近几年,移动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具产业价值、最有市场潜力的新兴行业。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9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手机等移动终端正成为新增网民的第一来源,其作为第一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因  相似文献   

13.
智能手机客户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图书馆现有的技术模式主要有SMS、WAP网站、二维码应用和智能手机的应用开发。智能手机的应用开发可简单地分成两类:一是Web应用;二是桌面应用,即手机客户端。文章调研了智能手机客户端在国内外图书馆的应用情况,认为以iPhone和Android智能手机为主的手机客户端开发模式将渐成潮流。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第五大媒体,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被称为四大媒体的局面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浏览新闻。安装在手机上的新闻客户端应运而生,凭借新媒体技术崭露头角,它突破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概念,在视、听、互动等方面给受众全新的体验,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一个重要方式,改变人们认知世界的速度和广度。在使用智能手机阅读新闻的发展趋势下,纸媒该如何布局,以新闻客户端为"抓手",打好媒介融合这张"牌"?本文以期与同行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6,(18):63-66
体育新闻手机客户端,在传播体育信息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体育新闻手机客户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赛事信息传播的碎片化、赛事转播盗版侵权频发、过于注重互动、网络监管缺失和手机技术限制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分别从整合资源、采用先进技术、产品垂直细分化和加强网络监管以及优化系统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数字     
《传媒》2009,(3):78-78
1.176亿 2月18日,CNNIC在京发布手机上网行为和移动互联网媒体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手机网民已达1.176亿,每天多次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接近4000万;手机网民经常使用的五大手机媒体依次是手机报、手机小说、手机视频、手机电视、手机音频,资费和推广成为这五大应用的瓶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手机出版发展得十分迅速,但随着手机出版的深入,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手机出版面临发展瓶颈。而智能手机的普及给手机出版提供了更好的载体,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章试结合相关案例分析智能手机的出版状况,探讨智能手机的出版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越来越繁荣,网民们的网络使用行为也更快地向移动端转移。根据今年7月最新的互联网发展报告数据可知,我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占网民总数的88.9%,达5.94亿人之多,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技术的变革使得传统媒体要生存就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变革,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传统媒体推出的新闻客户端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一定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成为人手一部的重要工具,网络像一张巨大的网,遍布整个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拓宽了网络新闻传播的途径与范围,使网络新闻传播更加普遍与广泛。手机成为网络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  相似文献   

20.
米莉 《青年记者》2016,(8):67-68
当前,都市类报刊纷纷推出新闻客户端进军移动终端,但是市场效果不尽如人意.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5中国移动资讯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手机新闻客户端以37.6%的比例成为手机网民获取新闻资讯的首选.在该市场中,无论是活跃用户量、推送用户好感度还是日平均阅读时长、篇数和启动次数,位居前三位的全部具有商业网站的背景,丝毫未见传统媒体的身影.①一方面是强大的市场诱惑,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利用手机获取资讯的受众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却是残酷的市场现实.在夹缝中,都市类报刊开发新闻客户端的意义何在?其定位是什么?本文试图通过对大河报新闻客户端头条内容的分析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