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在黄丕烈藏书题跋记中极具个性特色,书中佞宋刻,嗜旧钞,为先贤存古留真;精校勘,细考辩,求古籍尽善尽美;广交友,析疑义,显乾嘉士人风貌。它是藏书家30余年藏书校书的经验总结,也是士礼居兴盛衰落的沧桑见证。  相似文献   

2.
本书名为《人物小记》,系"清园丛书"之一种,收录著名学者、思想家王元化先生自选作品20篇。这些文章有的是读书札记,有的是纪念文字,有的是论著序跋,大多与读者熟悉的人物有关,如《谈鲁迅小集》《谈胡适小集》《记熊十力小集》《记顾准》《记王瑶》《记孙冶方》《读〈毛选〉记》等。当我们读到那些由记人叙事连缀起来的历史片段,变成一幅幅活动的影像,其景其情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3.
本文据复旦大学图书馆藏胡玉缙先生遗书,辑录未收题跋九篇。又《上海图书馆藏善本题跋真迹》收录胡玉缙先生题跋两篇,其中《靖康稗史》跋一篇巳收入王欣夫先生编刊《许庼学林》,在此仅收录未刊《何子清先生遗文》跋一篇。此外,《许庼学林》书前附《吴县胡先生传》,文字有删裁,本文据欣夫先生原稿加以补全,附刊于此。  相似文献   

4.
“我写《书话》,继承了中国传统藏书家题跋一类的文体,我是从这个基础上开始动笔的。我的书话比较接近于加在古书后边的题跋。……中国古书加写的题跋本来不长,大都是含有专业知识的随笔或杂记。”这是唐弢先生《晦庵书话》“序”中的一段文字,它概括说明了唐弢先生所作书话的渊源、写法、特点和性质,可以认为是唐弢先生书话写作实践的一个经验自白。唐弢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杂文家和现代文学史家,也是书话作为散文之一体的最早实践者之一。他写的书话文笔简约,知识性强,既富有见解,又新颖别致,代表着当今书话写作潮流中典雅派的风格。并且,由于《晦庵书话》的写作具有深刻的学术和文  相似文献   

5.
陈曦 《中国记者》2022,(12):111-113
<正>当下,融媒报道创新正不断借助新媒体的技术手段和传播范式,转变传播理念,实现跨媒介、多元化、平台化、场景化等信息和服务功能的创新。8月6日,正式出版的融媒体书《皖美三部曲》,由《江淮八记》《徽州八记》《皖韵八记》三本书组成,图文并茂,搭配二维码链接,实现多媒体集成。《皖美三部曲》集文字、摄影、朗读有声版、微视频、二维码等媒介传播形态于一体,充分运用报、网、端、  相似文献   

6.
2016年4月,故宫博物院购藏《旧拓萧思亮墓志》一件,剪裱册,蝴蝶装,凡九开半,每开八行,行九字。半开纵18.9厘米,横8.3厘米。孟昭臣题外签,柯昌泗题内签。李东琪、赵魏、朱铸禹题跋三段,赵楫观款一则。钤"同龢获观""谨庭珍秘""成亲王""赵氏凡夫""妙鉴斋"等鉴藏印十七方。该拓本纸墨沉古,拓工细致,为各期清拓所不及。在《校碑随笔》《增补校碑随笔》《善本碑帖录》《碑帖鉴定》等书中所记该墓志原有考据的基础上,另选"县""惟""君""谍""写""封""材""第""性""屺""古""逾"等字进行比校,大多存字完好,与清拓泐损可谓天壤之别。结合清初《金石文字记》《金石录补》《铁函斋书跋》《大瓢偶笔》等有关文献记载进行分析,《旧拓萧思亮墓志》当为明末拓本,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该墓志出土则在晚明时期,从而验证了朱铸禹先生1979年题跋中委婉提出的鉴定意见。  相似文献   

7.
首考《书画题跋记》作者郁逢庆之生平;次考其成书过程与抄传印行,认为四库本在诸本中质量最高,因其所据为清初学者汪森校订作序本;最后论定郁书之价值、阙失与其影响。  相似文献   

8.
由朱东润先生编年校注的《梅尧臣集编年校注》是梅尧臣集新的通行本,远胜其他诸本。但是梅诗文字内容有的存在明显错误,朱先生未作任何校记。  相似文献   

9.
《嘉定钱大昕全集》是一部高水平的古籍整理著作,今于《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题跋真迹》和《四部丛刊》中发现集外题跋六则,爰为补辑。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上半期,我还在念大学,夜晚在图书馆,无论得看多少必读书、参考书,边上总要放几册黄裳的散文随笔集:《榆下说书》、《银鱼集》、《翠墨集》、《珠还记幸》等。大部头的书读累时,就随手翻翻它们,深感愉快。这些书的装帧设计多么美丽,像《榆下说书》,小32开本,封面选  相似文献   

11.
书架     
《出版广角》2011,(1):71-74
文学艺术《异乡记》●作者:张爱玲●版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版●定价:20.00元●提要:《异乡记》为张爱玲当年从上海到温州寻访胡兰成时写下的所见所闻。书中记载了张爱玲在农村过年、看见杀猪、农民生活等细节,书中文字更成为她日后创作《倾城之恋》、《秧歌》、《怨女》,甚至是《小团圆》等作品的灵感来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新发现王献唐题跋三则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王献唐(1897—1960),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历史考古学家、金石文字学家、文献学家。其研究涉及历史、考古、金石、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等多个学科领域,均卓有建树。其题跋之书,亦有近千种之多,如《顾黄书寮杂录》、《双行精舍书跋辑存》正续编等,皆考校精严,且妙语天然,堪称学术与艺术完美结合之佳作,历为学界所重。经其题跋或有其藏书印记的书籍字画等,亦为收藏界人士追捧。笔者于民国时期发行之《华北日报&#183;图书周刊》中,新发现失载于《双行精舍书跋辑存》正续编之王献唐题跋数则,今择其三,按其刊发时间先后绍介如次,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嘉定钱大昕全集》是一部高水平的古籍整理著作,今于《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题跋真迹》和《四部丛刊》中发现集外题跋六则,爰为补辑。  相似文献   

14.
外淡而中腴     
新书谈片《来燕榭书跋》,黄裳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5月初版。新文学家兼治旧籍目录版本之学者本来不多,郑振铎、阿英等人谢去以后,恕我见闻不周,硕果仅存的似乎只剩黄裳一人了。书籍的题跋其实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读书笔记。人们常说世上大致有两类藏书家:一类是为读书而藏的藏书家;一类是专为收藏而收藏的藏书家。后一类藏书家的题跋大致侧重于记版本源流、版  相似文献   

15.
私下里还是喜欢《嗲馀集》这样的编排。集子里几乎都是黄裳先生的名篇,但是以往都是散见于《珠还记幸》、《榆下说书》、《银鱼集》、《锦帆集》等集子里,现在集中在一起的大都是很见性情、颇具刺激性和踔厉风发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黄公望的《溪山雨意图》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最重要的书画藏品之一。记载《溪山雨意图》相关信息的古籍文献约有27种,涉及题跋、铃印、评赞、记事等多个方面,角度不同,详略各异。文献记载最多的内容是题跋。国家博物馆藏本有黄公望自题、王国器跋、倪着跋三种,另有乾隆题诗一首。而文献中还记有张丑、陈嘉言、朱之蕃、李肇亨的题跋,均为国博藏本所未见。各文献所记载的题跋文字也多有异同。有些文献还记载了《溪山雨意图》的铃印和尺幅,亦与国博藏本存在异同。这些都是考察《溪山雨意图》传世版本的重要线索。由于文献所载之《溪山雨意图》差异较多,很难理清版本脉络,但可与国博藏本进行比较研究。此外,有些文献还记载了有关《溪山雨意图》的评介、诗赞和记事,这些都是研究《溪山雨意图》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17.
施薇 《津图学刊》2004,(6):21-22
南开大学图书馆藏《封氏闻见记》善本两种,都为秦更年所藏,各有其版本价值,其中以明纯白斋抄本尤为珍贵。本文简要分析了二书在题跋款识中透露出来的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入藏的善本古籍中不乏批校题跋本,这些题跋或记载藏书的来源,或记载得书的感慨与欣喜,或辨析版本优劣得失,或记校勘结果,或记阅读的时间,内容丰富。笔者从中选出10部名家所撰的古籍题跋进行辑考,期望于鉴定古籍版本及考据文化史等方面研究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天津图书馆珍藏的黄丕烈校跋本《穆天子传》为依据,以“黄丕烈题跋”为讨论范围,旨在对黄丕烈是书题跋进行梳理,搞清楚《穆天子传》所载黄丕烈题跋情况,还其题跋旧貌,为学界提供完整文献。  相似文献   

20.
外国铸造的银圆,很多人认为它到清代末年才在中国流通,早一点也认为鸦片战争之后才流通。如台湾陈秀夔著《中国财政史》就说:“自鸦片战争失败之后,随着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入侵我国,外国银洋,便大量输入。”查《清史稿》卷一二四《食货志》钱法门,也只说:“初,洋商麋集粤东,西班牙、英吉利银钱大输入,总督林则徐谋自铸圆抵制,以不适用而罢。嗣是墨西哥、日本以国币相灌输。光绪十四年张之洞督粤,始用机器,如式试铸,李鸿章继任续成之。……中国自行银钱自此始。”好像认为到林则徐任两广总督,即道光后期外国银圆才大量输入。 其实这都没讲对。我在清代藏书家的文字里发现道光以前外国银圆在中国江浙一带流通的情况,分别介绍如下。 (一)黄丕烈的藏书题跋 黄丕烈(1763—1825),字绍武,号荛圃,清江苏省苏州府吴县人。他是清中叶的大藏书家、版本目录专家,写过大量藏书题跋。光绪十年潘祖荫收集他的藏书题跋编刻为《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六卷,民国八年缪荃孙等又增辑刻成《荛圃藏书题识》十卷《补遗》一卷,民国二十二年王大隆又辑刻了《荛圃藏书题识续录》四卷。这些题跋里有许多讲到他买书以及晚年卖书的书价,我用《题识》和《续录》通查了一遍,查到记载书价的有121条。其中说“白金△两”、“白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