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场签证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对武汉地铁工程施工中现场签证的内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武汉地铁工程建设的现场签证处理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已举办过四届的武汉"地铁诗歌"活动在时间长度、规模程度上都可以说是走在了国内公共空间诗歌的前头。与此同时,市民的关注度、接受度也在逐届增长,可以说地铁诗歌成为了帮助诗歌从边缘重新回到大众视野的有效途径。通过调查研究和国内外公共空间活动对比,我们发现武汉的地铁诗歌活动处于发展上升期,仍然具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未来的"地铁诗歌"注定将成为武汉的新名片。  相似文献   

3.
管线迁移是地铁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之一,本文对地铁工程施工中常用的管线迁移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结合武汉市地铁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武汉地铁工程建设的管线迁移管理及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作为快速、便捷、清洁和高效的地铁,在城市交通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为,地铁交通将不单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地下资源开发的必然,更是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现.目前,美国、日本、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我国《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发布实施,则证明了中国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势在必行.其中,2012年2月,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武汉地铁2号线的全线贯通,表明我国城市交通迎来地铁时代.  相似文献   

5.
武汉地铁多条线路穿越红黏土地层,通过对其裂隙发育情况、均匀性、复浸水特性以及膨胀性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对基础选择和承载力取值合理性进行探讨,并结合有关地铁工程实例,提出武汉地区红黏土总体上不具备红黏土的典型特征,在地铁工程勘察布置及工程地质评价中可按膨胀土考虑,注重防水保湿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我校"武汉地铁"订单班的"工学结合"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工学结合"课程有效性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7.
武汉地铁站名在英译过程中,主要采用了音译和专名音译、通名意译两种译法。武汉市三条线路中的65个英译站名中有8处英译站名有待修改。分析这65个站名的误译可以为今后武汉地铁乃至中国各城市地铁以及交通系统站名英译工作提供一定借鉴。地铁站名乃至公共场所公示语英译工作不仅需要译者们不断提高自身基本功,还需要集中社会各届人士的集体智慧。  相似文献   

8.
武汉地铁2*线是光谷—金银潭之间来回穿梭的地下铁路。它的安全与稳定的探讨包括施工期间、通车期间的安全与稳定两个阶段。当地铁2*线路在两个阶段都满足1维、2维、3维(即线性、平面、三维空间)资源的传递要求时,工程安全、稳定;相应经过的长江隧道安全。  相似文献   

9.
《风中的芦苇在思索》中帕斯卡尔说:“一个人不过是自然界一只最脆弱的芦苇,但这是一只会思考的芦苇,人因思想而伟大。”而教师就是一只会思考的芦苇。当新课程改革蓬勃开展的时候,作为教师则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和责任。新课程改革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全面整合。如何加强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整合是近期我一直思考与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河北白洋淀地区依托得天独厚的物质、文化和历史资源,充分利用芦苇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是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运用波特钻石模型理论,研究白洋淀芦苇画文化产业的构建问题及现状,为白洋淀地区芦苇画文化产业获得更大的经济和文化利益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芦苇与橡树     
材料:芦苇与橡树为他们的耐力、力量和冷静争吵不休,谁也不肯认输。橡树指责芦苇说他没有力量,无论哪方的风都能轻易地把他吹倒。芦苇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儿,一阵猛烈的风吹了过来,芦苇弯下了腰,顺风仰倒,幸免于难。而橡树却硬迎着风,尽力抵抗,结果被连根拔掉了。一芦苇似乎天生  相似文献   

12.
以武汉地铁2号线南延线大秀区间1号联络通道岩溶地层开挖突涌施工为例,介绍了矿山法岩溶地层下暗挖通道涌水处理方法,快速的治理了涌水灾害,完成了施工计划,为类似灾害处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秋苇     
在江南除了我外,我想秋天的芦苇是最美的了。荡舟在洞庭湖中,秋风送爽,心旷神怡。泊船在无名岛上,去欣赏南洞庭一大别景:秋天芦苇。没有春天的勃勃生机,也没有夏天的狂野奔放,更没有冬天的银装素裹,余下的仅仅是黄色的、略有些枯萎的芦苇。走在芦苇丛中,没有一丝气味,也没有“脚踏实地”的感觉,仅能依稀听见衣服与两旁芦苇擦过时发出的沙沙声,虽不动听却很美妙。身“陷”芦苇丛中,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教书,我对芦苇可谓情有独钟。芦苇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一方瘠土。芦苇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亘古的沉默。芊芊芦苇,在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摇曳,蓬蓬勃勃,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为凝重的墨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子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阳光,是村姑  相似文献   

15.
对《小仓百人一首》中的芦苇和歌与唐诗中的芦苇诗歌进行了研究,发现了芦苇在中日诗歌中被赋予的感情色彩大相径庭。针对《小仓百人一首》中涉及芦苇的三首和歌以及提及芦苇的唐诗中具有代表性的六首诗,分析其各自不同的含义,重点解读了其中的芦苇意象。从芦苇这种常见的植物意象入手,探析在中日两国的诗歌中歌人与诗人赋予其的不同的思想内涵,期望能为进一步研究和歌与汉诗中的植物意象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芦苇的艺术     
黄文 《文教资料》2010,(17):75-76
芦苇的艺术从文学、戏剧、工艺美术等方面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了古代广大地域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传递着创造者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本文主要从芦苇制品的意义、表现形式和制作工艺等方面介绍了芦苇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高云 《山东教育》2003,(15):36-37
活动目标关注目标:关注周围环境中的芦苇及与人类的关系。知识目标:认识芦苇,知道芦苇的外形特征和功用。技能目标:学会用芦苇的叶、茎进行编织及种植芦苇的技能。态度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反对破坏芦苇生长的行为。参与目标:自觉参与保护自然环境的行为,做到不破坏芦苇的生长。活动准备资料准备:多媒体画面(l)~(4)。材料准备:收割的芦秆、芦花、芦叶,彩纸、彩笔、橡皮泥,种植芦苇用的工具、砂石等。活动过程绿精灵的话小朋友,你看到过芦苇吗?走,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它吧。瞧,水边的芦苇茎秆柔韧,风吹不折,多美啊!细长的芦苇日夜守…  相似文献   

18.
十里河渡,恰似一片芦苇的海洋。河渡的漫漫长堤和大片的河滩上,长满了芦苇。微风过境,芦苇婆娑的细叶响成一片。而渡口的对岸,碧绿的田畴和洼地绵延成陇。熏熏的西南风沾着水汽,裹着沿岸田野里稻穗的清香一路吹来。那些居住在河渡水岸的孩子,沿途追赶着芦苇丛里飞出的麻雀。从渡口到水岸,他们卷起裤管,光着脚丫,踩着河滩上细软的沙土,拿一根芦苇做成的芦笛,一路欢呼雀跃。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回到我曾经"插队落户"的故乡,一下船,就看到了在江堤上迎风摇曳的芦苇。久违了,朋友!芦苇,曾经被人认为是荒凉的象征。然而在我的心目中,这些随处可见的植物,却代表着美丽自由的生命,它们伴随我度过了艰辛的岁月。从前,芦苇是崇明岛上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芦苇的一身都有经济价值。埋在地下的嫩芦根可解渴充饥,也可入药。芦叶可以包粽子,  相似文献   

20.
法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帕斯卡在其散文哲学著作《沉思录》中提到:“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这句话中所传达的讯息是,人虽然脆弱如芦苇,但是独立的思想能够让人坚强地面对一切.这句话同时也意味着,不会独立思考的人如芦苇般弱不禁风、随风飘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