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思平衡是在比较多种正义原则的情况下,在深思熟虑的道德判断、正义原则和背景理论三者之间的一种平衡;反思平衡是证明正义原则的主要方法;反思平衡是融合主义而不是基础主义;反思平衡具有一定的证明力,但是也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等效平衡”是指某一可逆反应沿不同的途径达到化学平衡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都相同的两种或多种平衡状态,这是近几年来高考的考查热点之一。所占分值一般在6-15分之间。准确地把握“等效平衡”状态,可以加深对“化学平衡”概念及“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郭秉文提出的"四个平衡"的观点既是他的办学理念,也是他的大学教学思想。"通才与专才平衡",可以使"通才不致流于空疏,专才不致流于狭隘";"科学与人文平衡",强调科学与人文并重,优秀民族文化与先进世界科学技术并重;"师资与设备平衡",是说所谓"大学"者,既是"大师"之谓,亦是"大楼"之谓;"国际与国内平衡",是说要想把大学办成国内外的学术中心,就必须博取百家之长、广求世界知识,以使学生放宽眼界、开拓心胸、广纳人类无限的知识和智慧。南京大学传承了这些思想,并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4.
“平衡与协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在文学、历史学、哲学等方面均有所体现。从一部分汉语词语的产生、构成、变化等角度,可以看到文史哲在“平衡与协调”观念上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陈云是新中国经济战线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指导国民经济计划与发展的过程中,他一贯重视并坚持“综合平衡”,形成了典型的“综合平衡观”。这种观点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今天,重新审视这种观点及其影响,能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经济在平衡之中稳步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平衡的肢体训练有助于演奏能力的提高.本文在总结练习方法的基础上,对身体各个部分在演奏中的作用及相互间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试图指出练习的安排应该是平行的,同时兼顾到每个部分问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运用"平衡"理论,对语文教学的失衡现象作了纠偏,实质上是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客观的描述,发人深省:语文教育既不能忽视语文能力培养,也不能忽视思想道德教育,二者必须"平衡".  相似文献   

8.
“等效平衡”问题是化学平衡之教学难点,本文围绕如何突破这一难点进行了一些探讨,若将其应用于教学中,使学生不仅易于掌握,而且能够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建立和影响因素,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问题。2.初步理解并应用溶度积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平衡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贯穿于整个工程力学的学习过程,有整体平衡和局部平衡,有刚体平衡和单元体的应力平衡,还有静平衡和动平衡等。这些都以基本的平衡条件为基础是平衡方程的应用范围,是学好力学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黄健 《现代语文》2007,(7):122-123
1979年文艺界关于“为文艺正名”的争鸣虽开风气之先,但在今天看来,它延续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点,在思维方式上依然是保守的。它的意义,是在于提供了一个可供开拓的空间,而不在于突破旧思维、实现文艺生态系统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孟双  杜华 《林区教学》2020,(1):99-102
从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对离子平衡的学习进阶进行研究,并梳理出在中学的各个学习阶段学习进阶目标,找出学生在各学段的现有认知状态、中间认知状态及最终应达到的认知状态,并给出教师在中学各学段之间应如何进行教学衔接,形成基于离子平衡完整的知识观念。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产是经济基础的表现形式,文学艺术则隶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二者一在上一在下,其间存在着很多中间环节和错综复杂的关系,因而注定了二者间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4.
文章梳理了"水平衡"专题相关的课程标准、大纲要求以及近五年的高考考查路径,由高考真题分析和水平衡原理介绍入手,提出水平衡问题的专题构建和复习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对2021年有关本专题的考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江峰 《现代家教》2000,(5):45-45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分阴阳两个方面,阴阳平衡才能健康长寿。要阴阳平衡,就要保持身体的运动平衡、脑力活动平衡、心理平衡、饮食平衡等。一、运动平衡。锻炼身体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首要途径。长期不锻炼身体,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体  相似文献   

16.
重点运用“原型批评”的方法为框架,与马克思提出的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关系形成呼应,用这种新的方法证明一定的文学艺术同处在某一发展阶段的社会形态和生产力相适合。从两个方面考察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关系的规律。一是我们应该用主客观分析的方法进行人类学的思考,二是我们应该用形而上学的方法进行具体的社会历史考察。重点从第一方面进行讨论,对当时人类的心灵和社会形态加以关照,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透彻的现代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缩小教育信息化"不平衡"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许多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现象.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缩小区域间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缩小县级电教中心之间工作上的不平衡、缩小学校之间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不平衡和缩小城乡间学校教育信息资源上的不平衡等方面,介绍了具体做法,并提出了有益的思考,对于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征性的哲学思想,它贯穿于对宇宙和人事的通观中,成为中华民族信守的崇高理念.孕育脱胎于传统文化的中医学,无论是<黄帝内经>,还是历代医家学术思想和理论,都渗透了"和"的理念.具体表现为它的生命观--精气神的和谐、人体内部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失和则为致病的根本原因,治疗的目的在于达到"和".这些理论,最终发展成完整的体系,为中医学之核心原则.通过对中医"和"思想的解析,可以发现"平衡"非中医本身所固有,不能用"平衡"来衡量人体是否健康.随着时代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致病因素日益复杂,治疗逐渐趋于个性化.作为具有中医特色的"和"之理念,是现代医学所不能取代的,无论其学术理论还是具体治疗方面,都将在未来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引导职校生合理地应对来自社会或个体的"不确定",是后疫情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文章以探讨在"不确定"状态下,引导职校生接纳心理失衡、重建心理平衡的策略为目的,采用案例分析法,解读了青春期职校生的心理失衡,剖析了同理心在引导职校生重建心理平衡中的运用及功能,表明培养同理心是"不确定"状态下化"危"为"机"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题目 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质量相等的烧杯 ,分别加入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使天平平衡 .若左盘加入一定质量的镁 ,右盘加入相同质量的铁 ,反应完毕后 ,天平是否平衡 ?解析 :因为题中的硫酸质量及镁、铁质量均未给出 ,故解题时需进行讨论(1 )若加入镁、铁均过量 ,则反应完毕后 ,两烧杯中的硫酸均耗尽 ,此时应以硫酸的质量计算生成H2 的质量 .由于两烧杯中溶质硫酸的质量相等 ,所以两烧杯中生成的H2 的质量相等 ,即反应完毕后 ,烧杯的净增质量相等 ,天平仍平衡 .( 2 )若酸均过量 ,则反应完毕后 ,两烧杯中金属均耗尽 ,此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