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维特根斯坦对怀疑论给出了新颖的解答,但有人认为他并没能对怀疑论给出系统的解答,他的遵守规则悖论本身即是一种类型的怀疑论。这种看法是基于对维特根斯坦的误解。不过,在维特根斯坦思想中的确存在怀疑论成分,他未能完全解答怀疑论,因为怀疑论在根本上是人类认识局限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语法"在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语法"思想贯穿了维特根斯坦所有写作,如何理解维特根斯坦的"语法"直接关系到如何理解他的"哲学"。围绕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法",学者们对许多问题提出了各种不同看法,如哲学语法与普通语法的关系;维特根斯坦语法观点是否发生了改变;维特根斯坦语法观点是否建构了语言或者使用理论;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与语法的关系、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方法、对维特根斯坦"哲学语法"思想的应用等。限于篇幅,文章首先关注这两个问题:哲学语法与普通语法是什么关系;维特根斯坦的语法观点是否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3.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曾多次提到语境及语境关联因素。其语言游戏、生活形式、遵守规则及家族相似等理论都包含了语境特征。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语言游戏是生活形式的重要体现,而生活形式离不开理论背景、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社会习俗等语境要素。维特根斯坦语境论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语言游戏作为一种有限论思想;生活形式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思想;遵守规则作为一种社会传统思想;家族相似性作为一种整体论思想。  相似文献   

4.
尼采与后期维特根斯坦都挑战了传统形而上学真理观或真理符合论,驳斥了我们的信念的以及真或假判断的形而上学基础。他们并非否定了真理的可能性,而是认为真理都是语境相关的。在此方面,他们之间可以说是遥相呼应、殊途同归。尼采将我们的真或假的判断,看成是与生命的保存和提高的条件相关的;后期维特根斯坦则将真理的语境条件追溯到我们共同的生活形式上。但是,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怀疑精神,以个人趣味的真理创造和冒险,挑战了大众标准的真理观念;后期维特根斯坦最终思考了知识和真理的不可怀疑的基础即确实性问题,并将习俗、制度、共同行为以及继承下来的文化知识背景等构成的生活形式看成是既定的前提。所以,从哲学风格上看,尼采比后期维特根斯坦更有批判性。当然,在这个方面,他也是极端的。  相似文献   

5.
生活形式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语言游戏"这个概念紧密相连。运用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的概念来阐释翻译,就会发现,翻译和生活形式有重要的关系,翻译是生活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即是翻译生活形式,在翻译时译者要找出两种生活形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6.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天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7.
《逻辑哲学论》中,矛盾就是一个重要概念。我们现在关注的则是后期维特根斯坦对矛盾的讨论。1939年,同在剑桥任教的著名数学家、逻辑学家图灵听了维特根斯坦的"数学基础"课,课堂对话后来被记录出版。维特根斯坦与图灵就矛盾问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讨论。本文力图解读这个讨论,为维特根斯坦对矛盾的看法提供一个辩护。  相似文献   

8.
语言游戏说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讨论的一个核心话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维特根斯坦如何批判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本质主义语言观;其次从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两个概念描述了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最后简要探讨了维特根斯坦语言观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前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是一种语言批判,通过对语言的逻辑进行研究,为可说和不可说的领域划定界限。在逻辑分析的视角下重构他的科学观,能更清楚理解他对科学的定位和评价。他的科学观表现为:(1)哲学与科学既非奠基、也非取消的关系,哲学在科学之外,为科学划定界限;(2)逻辑之知具有先天性和必然性,科学之知具有后天性和偶然性;(3)自然律的形式桥接了逻辑形式和自然律的内容,保证了科学知识中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前期维特根斯坦独特的科学观,可以为进一步思考科学的本性、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可译性问题     
可译性是传统翻译观的范畴,它基于一个假设:原作有终极意义,可译性就在于完整无缺、毫不改变地加以再现,否则就是不可译性。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图象论和语言游戏观出发来研究可译性问题,可以引申出这样的观点:在语言游戏观下,翻译变成了生活形式的组成部分,它客观地存在着。翻译并非终极意义的再表达,而是在视域融合下的合理的意义阐释活动,而作者意图和作品意义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异,由此消解了可译性概念。  相似文献   

11.
江珊 《课外阅读》2009,(16):6-6
维特根斯坦是剑桥大学著名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著名哲学家罗素问穆尔:“你最好的学生是谁?”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时总是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而且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2.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是现代语言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语言游戏说"对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介绍了维特根斯坦及其哲学理论,阐述了"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的不可分离原因,分析了"语言游戏说"对后代语言学产生的积极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陶弘标 《历史教学问题》2009,(4):107-108,45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的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罗素也是个大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4.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罗素也是个大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5.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罗素也是个大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6.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茫然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与生活同构的探究活动,这一性质使教育在寻找突破,关注人生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术传统。教育的学术传统不是约定俗成的做法或习俗,也不是既定的规范与知识,而是由教育寻找人的发展与成长的内在诉求所驱使而形成的实践意图,它决定了教育要以行动的方式创造而不是以规范的方式制造生活。从本质上看,教育的学术传统指向于真实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面对着完整的生活而不是碎片的生活。挖掘与重申教育的学术传统,是实现教育行动的开创性、决定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和保证教育形式的复杂性的前提,是挖掘教育原点精神、促进教育理论进步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8.
这是很久以前的一个故事。 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同样是大哲学家的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总是提出一大堆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9.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解读这个经典的故事,我们可以洞悉,个人的成长链接着专业问题。专业问题孵化的频率和质量是个人成长活力的重要表征。观照这一成长理念,我们就可以对…  相似文献   

20.
维特根斯坦在就读剑桥大学期间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同是大哲学家的罗素问穆尔:"你最好的学生是谁?"穆尔不假思索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罗素接着问,"因为在我的这么多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总是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总是有一大堆问不完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远远超过了罗素。有人不解地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