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板书)“话题作文” ,大家一起读一遍。生 :(齐读)师 :你们读了这个题目之后有什么疑问?什么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我们过去的作文有什么区别?话题作文怎样写……评析】话题作文是小学生没有接触过的作文形式 ,教者首先激疑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 :什么是话题作文呢?大家一起学习几篇文章。生朗读第一篇文章 :《会说话的眼睛》师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会说话的眼睛》 ;谢老师的眼睛会“说话”)(生朗读第二篇文章 :《她真像妈妈》)师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主要写…  相似文献   

2.
人们总习惯地把作文命题分为: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其实。这只是一种简便的述说,三者并无确切分界。所谓“标题作文”,只是要求以给出的“词语”或“语句”为作文题目;所谓“话题作文”,则给定一个作文范围,可以以这个“话题”为题目,也可以另拟“题目”;所谓“材料作文”,是命题给出一段材料,从中自行挖掘出“话题”,拟定出“标题”。当然,“标题命题”“话题作文”也不时给出一段材料。这样看。三者并无实质差异。  相似文献   

3.
作文写百篇不如改好一篇。其实也是这个理儿,总结几年来的作文教学,我们不妨将作文分割开来练。下面我以“亲情”为话题来谈一下。  相似文献   

4.
胡仁祥 《中学文科》2006,(10):35-35
产品的造型和包装的精美,容易得到客户青睐;文章形式上的新颖别致,同样能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首先,要讲究文章题目的创新。 仅就话题作文而言,就给我们在题目创新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学们必须记住,话题本身不是文章的题目,我们必须以话题为中心,重新拟题目。如以“成功”为话题,我们可以这样拟题:《汗水+智慧=成功》《凯旋在今朝》《泪水后的微笑》《痛并快乐着》《我的未来不是梦》……题目的拟定,可以引用或化用名人名言、诗词佳句、成语谚语、书名、歌名、歌词等,让人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5.
1998年,我布置学生写话题作文“感悟亲情”。我先把自己的一篇“下水作文”《一杯薄薄的思念》读给学生听,这是我追忆已故父亲的纪念文章。然后我让学生课后温习一下朱自清的《背影》和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  相似文献   

6.
在2004年12份高考作文试题中.福建卷的作文被专家及评论家誉为“这是一道别出心裁的作文题.很符合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宗旨。这就是把作文与读书紧紧结合起来,通过考作文来反映学生读书的情况”.“这是一个导向.很好的导向。我为这道题目叫好”。福建卷作文题以形式上十分简洁,打破了五年来全国卷“话题作文”结构的基本模式,既没有“材料(或故事、寓言)”也没有“提示语”,而是直接列出10位人物(文学形象),让考生作文,而且增加了一“自”——“自选角度”.成了“四自”。  相似文献   

7.
“话题作文”是中学生经常遇到的作文形式.它广阔的写作范围,自由的写作空间,更有利于学生感受生活、张扬个性、抒发情感并可选择自己能驾驭的表达方式行文.使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我文写我心.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和才能。但要写好“话题作文”也并非一件易事。由于“话题”只提供了一个写作的范围,而材料的遴选、题目的拟定、写作方法的运用,文章主题的确定等,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全国卷高考作文题型一直是话题作文,其主体结构为“材料+话题”,“话题”是核心元素,到了2006年,“话题”一词突然在题目中消失了,其主体结构也随之演变为“材料+要求”,这让习惯于“话题作文”的师生在感到新鲜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困惑。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学生们常常说“我不知道写什么”,又有人说“我怕把作文写偏了,写离题了”,其实,写作文不应局限于话题本身,而应当由话题展开去,写点有广度、有深度的东西。因为学生中“怕写偏、怕离题”而不敢动手写的心理,必然会造成事例的“小”“少”,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或者内容贫乏,或者言之无物.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0.
话题作文在近几年的高考和中考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为它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也符合国家教育部对学生作文方面的有关要求。话题作文的写作应注意把握的问题很多,尤其要注意把握话题作文的“基本形式”“话题”和话题作文与其他材料作文的区别,注意话题作文写作中的审题关、拟题目关和文体与写作内容的选择关等。  相似文献   

11.
不可否认,当前作文教学正处于一个“无序”的混乱状态。姑且不说“学生作文烦、提高效率慢”等老大难问题未能得以改善,就是现在教师作文课上“教什么(内容)”都成了问题。此话绝非危言耸听,据调查发现,有相当部分的教师对任教内的作文教学缺乏一个系统有效的教学序列,不少教师“东一榔头西一棒”,今天想哪就让学生写哪,反正都是“话题”,更有甚者高一就开始了“话题作文”训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我曾经布置过一篇作文,以“守望”为话题。作文收上来以后,我看着看着,泪水止不住流了下来。两个班一百来个学生,近30%的人写了同一个题材,守望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归来。  相似文献   

13.
从1999年开始,高考引入了话题作文,意在改变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所引发的弊端。它以开放性的命题形式,尊重考生个性人格的自主性,极大地发挥了考生的写作潜能和创造能力,出现了不少立意新颖、文体别致、文采斐然、题目鲜亮的优秀作文,为中学作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新风。话题作文最重要的标志,高考语文命题组负责人张伟明先生概括为“三自原则”,就是自定立意、自择文体、自拟题目。研究话题作文,不能不研究“三自原则”。只有理解了“三自原则”,才能快速而有效地提高考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王凤芹 《现代语文》2007,(7):106-106
初一学生以《真情》《感动》《伤逝》为题目、以“我爱我家”为话题写作文,结果学生的作文中普遍存在着以下的问题:要么空洞无物;要么篇幅不够,平平淡淡;要么俗不可耐,读之味同嚼蜡。学生为什么不能笔端含情,妙笔生花呢?又怎样才能使学生写出的文章感情充沛,真挚感人呢?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语文考试中作文的考试虽然出现了“话题作文”热,由学生自拟题目,但初中毕业会考作文还是以命题作文为主。我从学生的毕业会考作文中发现了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深思的一个问题:有些学生不会审题,对题下“材”,造成考场作文走“题”,得分平平。  相似文献   

16.
话题作文是以某个话题为谈话中心的自拟题目作文。其特点不仅是题目自拟 ,而且选材宽泛 ,写法灵活 ,因此 ,备受命题者的青睐。综观 2 0 0 2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 ,话题作文已形成中考作文命题的一股强大趋势 ,不仅数量大 ,而且创新题型越来越多。  一、限制文体的话题作文示例 :请你以“我和体育”或“我和艺术”为话题 ,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自拟 ,把自拟的题目写在作文纸第一行的恰当位置 ,字数6 0 0以上。( 2 0 0 2 ,北京市中考题 )注 :北京市中考作文题是选题作文 ,另一个是供材料作文 ,要求结合现代文阅读试题的文段 ,写《〈我和鸟儿…  相似文献   

17.
林云 《现代语文》2006,(4):117-118
随着作文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话题作文越来越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重视。话题作文这一“自由”的作文形式,给许多同学以莫大的鼓舞,他们的写作之笔不再沉重如铅,而是轻灵似云。但是,话题作文也让许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似乎原来具备的那些写作命题作文的本领一时全派不上用场,在作文课时常常对着话题发愣。我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中发现,学生掌握了“六大能力”后,在写作话题作文时基本能做到轻松自由。下面就把我谈的一点粗浅经验,以期得到同行的斧正。  相似文献   

18.
话题作文是近几年来作文的命题新走向。其命题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既开放又有约束力的“话题”,往往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发挥,写法更是灵活多样,命题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学生可以按命题的要求。结合个人的写作实践发挥特长.写出独具自己个性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19.
张淑瑶 《现代语文》2006,(9):123-124
如果我们把话题作文放在历史的背景下去思考评价,话题作文无疑是一场划时代的革命。它不仅突破了传统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旧模式,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尊重考生的人本理念,同时,为准确评价考生稳定的作文素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随着话题作文应运而生的“三自政策(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则进一步为考生开拓了张扬个性、表现才华的广阔天地。由于话题本身一般都贴近考生生活,能激发考生的感受、联想和想象,考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加上容易下笔入题并迅速进入写作状态,话题作文受到了广大考生的欢迎。但考生往往只注重了话题作文中的“话题”和“要求”,对“话题材料”漠不关心,甚至于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20.
陈俊凤 《陕西教育》2006,(10):39-39
一、不会拟题目,或用话题代替题目.   这种现象较为普遍.诊治办法,就是要教给学生拟题目的基本方法.1、扩充法,就是对话题进行扩充,给话题加上一些修饰、限制或补充性的词语,将它扩充成句子或短语.这种方法适用于以单个词语为话题的作文.以“礼物”为话题的作文,题目可拟成《一份特殊的礼物》、《献给妈妈的礼物》等等.2、替换法,就是把话题替换成与它的意思相当或同类的词语,这一词语可能是话题词语的比喻义或引申义.如:以“镜子”为话题的作文,题目可拟成《我们的一个好榜样》,“榜样”就是"镜子"的替换词.当然,文体不同,题目的拟法也不一样.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小说、童话等文体,都有一套常规的拟题方法.总之,拟题目要遵循"小角度、具体化、易表达"的原则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