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定语、状语、中心语定语是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成分;状语是用在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或动词、动词性短语之前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成分;中心语是被定语、状语所修饰、限制或被补语所补充说明的成分.如: ①辽阔的海洋,昔日是生命的摇篮. ②就是它们,供养着几百亿吨级的海洋动物,是真正的海洋牧草,例①中的名词“海洋”、“摇篮”作中心语;“辽阔”、“生命”作定语。例②中的名词性短语“海洋动物”、“海洋牧草”作中心语;“几百亿吨  相似文献   

2.
唐子庄同志:你来信询问:“必须”这个词到底是个什么词?现将我的看法,简述如下:一般说来,“必须”是副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边,对动词或形容词起修饰作用,作状语,表示“一定要”的意思。例如:  相似文献   

3.
按照现代汉语语法,位置在动词后面受动词支配或涉及的成分叫宾语,位置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用来修饰限制这个动词或形容词的成分叫状语,位置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用来补足这个动词或形容词的表达作用的叫补语。由于三者的位置,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所以,不仅古汉语宾语和补语不容易被区分清楚,而且宾语和状语也有弄混淆的。本文拟就这两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前置代词宾语和代词状语的区分  相似文献   

4.
结构助词主要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结构助词“的、地、得”在句子中分别充当着定语、状语、补语成分,对纷繁复杂的句子成分,少数民族学生很难分辨这三个助词之间的使用特点和使用之处.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辅助访谈以及平时作业中的偏误,据此数据分析少数民族学生使用结构助词的情况,究其原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汉语中,有许多句子镶嵌着“得”字,看上去一样,但“得”的语法功能不同。有的附着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明它后边的成分是补语,它是“结构助词”;有的则与前面的词素构成一个动词在句子中发挥作用。区分这两类“得”很重要,它关系到对“得”后边的句子成分的分析。如果“得”被认作词素,它后边就是宾语,如果“得”是结构助词,它后边的词或词组就肯定为补语。  相似文献   

6.
答读者问     
问:“的、地、得”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答:这三个字的用法,通常区分如下: 1.“的”是定语中的助词,它的后面是名词。例如:伟大的党。光辉的榜样。 2.“地”是状语中的助词,它的后面是动词、形容词。例如:正确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慢慢地熟了。  相似文献   

7.
结构助词是用来表示词语之间结构关系的助词。最常用的结构助词是“的”、“地”、“得”,在普通话中都读轻声de。多年来,有人主张只用一个“的”,也有人主张这三个字都用“de”代替,但都不容易实行。词典里对这三个词的使用各有明确的规定,教材里使用它们时是有严格区别的。“的”、“地”、“得”分别是定语、状语、补语的标志。“的”用在定语后面,“地”表示它前边  相似文献   

8.
这里主要介绍句子成分中的定语和状语。 什么是定语?定语是修饰主语、宾语和名词谓语的一种句子成分,一般是用在名词之前,使被修饰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从性质、形状、数量、领属和范围等方面得以更具体、更确切、更精密,更清楚地表示出来。例如“群众中蕴藏了一种极大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这句话,主要是因为用了“极大”和“社会主义”这两个定语,使宾语“积极性”从量上和质上的特点揭示了出来。 什么可以充当定语呢?各种实词都可以充当定语。但是,形容词、数量词、名词、代词作定语的时候较多,动词作定语的时候较少。例如:“我们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形容词“曲折”是宾语“道路”的定语;“一场新的战斗就要开始了”,数量词“一场”是主语“战斗”的定语;“我们的时代是伟大的时代”,代词“我们”是主语“时代”的定语;“鲁迅的杂文可以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名词“鲁迅”是主语“杂文”的定语;“希望的事儿成了事实”,动词“希望”是主语“事儿”的定语。 各种词组也都可以作定语。例如:“这是一个极老实的人”,定语“极老实”是偏正词组;“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定语“自己不懂”是主谓词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高兴”,定  相似文献   

9.
“的”、“地”、“得”都是现代汉语里的结构助词。“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都是放在中心语之前起连接作用,比较容易区别。但“的”和“得”则容易相混。“得”是补语的标志,放在动词或形容词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的副词,除了表程度的“很”和“极”在句法结构上可以充当谓词(动词、形容词)的补语之外,其主要句法功能是用在谓词性词语前边作状语。根据传统的句法结构的线性分析,对于用在谓词性词语前边的状语,包括副词状语,一般都注意到它与后边的谓词或整个谓词短语的语义上的联系,认为它是修饰谓词或谓词短语的。张涤华、胡裕树等主编的《汉语语法修辞词典》(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在第574页上的“状语”词条中指出:状语是“动词性或形容词性偏正结构中的修饰语”。接着介绍了几种权威性的汉语语法著作对状语的定义。这些定义,都注意到状语对它后边的谓词性词语的修饰作用。但是,在各种具体的句子之中,状语,特别是副词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句子中,某种句子成分所处位置一般是固定的,如主语一般在谓语之前,宾语在动词之后,定语、状语置于被修饰的中心词之前,补语总是置于被补充的词  相似文献   

12.
在“定语+名词”的名词短语和“状语+动词”的动词短语中,定语和状语有不同的构成情况,定语、状语同中心词也有不同的修饰关系.根据《暂拟系统》编写的《汉语知识》(张志公主编)里,用成分分析方法把复杂的定语、状语分为三种:  相似文献   

13.
古文中以有连词和介词的两种用法,这两种用法该如何准确地判断呢?首先,可以从各自的定义来区分。介词是把名词、代词组成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这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它一定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而连词是连接两个或  相似文献   

14.
划分句子成分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即在动词后面,宾语前面有时出现数量词。如:(1)我读了三本书。(2)我读了三遍书。 那么,这些数量词究竟是修饰前面的动词,充当补语,还是修饰后面的宾语,充当其定语呢?习惯的辨别方法是,看所出现的数量词是表物量的,还是表动量的,如果是表物量的,就认定它修饰后面的宾语,充当其定语。例(1)我读了三本书。句中“三本”,表物量,因此“三本”就充当后面“书”的定语。如果是表动量的,那就认定它修饰前面的动词,充当其补  相似文献   

15.
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都属于非谓语动词,兼有动词和形容词的特征,在英语句子中可充当定语、表语、状语、补语等修饰成分.由于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不一致,对它们的翻译也要采取直译、转译、增译、合句及分句等不同译法.  相似文献   

16.
浅析非谓语动词作修饰语时的英汉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都属于非谓语动词,兼有动词和形容词的特征,在英语句子中可充当定语、表语、状语、补语等修饰成分。由于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不一致,对它们的翻译也要采取直译、转译、增译、合句及分句等不同译法。  相似文献   

17.
第三章 语法第四节三、根据《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短语的功能类有: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介宾短语实际上只是结构类型,主谓短语的功能大多是谓词性的,与动词(形容词)相当,介宾短语是修饰性的短语,只作定语、状语或补语,不作主语、谓语.举例略.  相似文献   

18.
形容词几乎能够进入各种句法位置,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但在不同句法位置上的形容词使用情况不同。形容词在作状语时有其独特之处。本文以《四世同堂》为语料探讨了兼形容词和副词两种词性的词作状语的区分、各类形容词作状语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的”是定语的语法标志。“地”是状语的语法标志。定语修饰或限制名词的。状语是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的;“地”语助词用作副词之语尾,如“杨柳宫前忽地春”。意志所在亦曰地,如云:“见地”。“的”语助词,同底。凡有三义在语中者,即“之”字。在语末者若有所指如“红的”、“白的”、“热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可充当主语、宾语、定语,却不能带宾语,不能用副词修饰、限制,也不能充当状语、补语等。但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却能带宾语,能受副词的修饰、限制,也能充当状语或直接用在动词后边作补语等等。这种文言名词活用的语言现象是文言实词活用中较复杂的一种。文言名词的活用,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谈谈文言名词活用的辨认。一、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辨认(一)句中没有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组充当谓语,而是名词处在谓语位置上,即连用的名词构成主谓关系或动宾关系,这个处在谓语位置上的名词就活用作动词了。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