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凤朝  马荣康  孙玉涛 《科学学研究》2012,30(10):1500-1508
基于技术共现网络分析方法,利用专利的IPC分类(国际专利分类)及其所属的技术领域信息,构建纳米技术演化路径分析框架;采用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专利数据,分析纳米技术分支领域的演化路径,考察纳米技术与相关技术领域融合发展的实现模式,揭示纳米技术演化的规律,为我国纳米技术发展战略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姜杰  孙廷文 《中国科技信息》2011,(4):157-158,162
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纳米技术诞生以来,作为一门不断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纳米技术正在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针对纳米技术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在对环境和人体的毒理伤害并不完全清楚的情况下,纳米技术不可能像保守科学家所建议的那样停止研发和投入生产;同样,环境与安全领域内的人士同样不会同意纳米技术的危害处于游离状态。鉴于这种局面,安全领域的人员应该在毒理不能完全确定之前提出一套防御系统,以便于保护生产生活中的纳米接触者,科学的发展纳米技术。  相似文献   

3.
由于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该领域专利申请量激增。为了对纳米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进行科学高效的分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确定了B82Y为该领域新的IPC分类号。本文旨在利用该新的分类体系,对我国申请人在国外的该领域专利申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从专利申请的年代分布、技术主题分布、主要申请人分布等方面,与其他国家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我国在纳米技术领域的优劣势。经过分析发现,我国在纳米技术领域的研究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与之不对称的是,我国申请人在该领域的国外专利申请量与日、韩等国差距较大。最后笔者对我国纳米技术领域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纳米技术-21世纪的技术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应用的领域、纳米技术能否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世界是怎样关注纳米技术的,以及纳米产业可以重整世界经济格局等问题的阐述论证了纳米技术将成为21世纪的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5.
纳米技术是目前全球最受关注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纳米技术的专利数据能够直接反映纳米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以InteCovery在线专利信息分析系统收录的2009年~2019年间,辽宁省制备领域申请的纳米技术专利为研究对象,通过趋势分析、专利类型分析、申请人分布、主要申请人技术分布等方面的计量分析,揭示辽宁省制备领域纳米技术创新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科研项目决策机构、科研实施单位及科技企业提供决策支持与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介绍纳米技术的概念和应用历程,阐述了纳米技术在焊接领域中现阶段的各种应用技术,包括纳米材料在各种焊接工具的添加等,展示了纳米技术在焊接领域越来越广泛运用的前景。以此提出纳米材料应用在焊接技术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反应机理和加入方式、原材料成本压缩等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我国纳米技术发展现状,采用专利计量方法,对纳米技术专利申请的时间分布、技术领域分布、申请人分布、技术发展态势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纳米技术围绕着碳的制备等领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正在进行新一轮技术的储备;纳米技术目前主要处于科研阶段,高校与企业合作以促进成果转化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多数申请人还不具备较为全面的技术,需加强各具有不同技术和资源优势的申请人之间的合作,以提高我国纳米技术的整体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基于专利的交互影响分析(patent-based cross impact analysis)方法,根据专利的IPC分类(国际专利分类)及其所属技术领域信息,构建识别不同纳米技术领域交互影响模式的分析框架;利用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专利数据,对比分析了美国、日本、德国与韩国的纳米技术发展模式,并通过探讨中国纳米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中国纳米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6,(16)
本文主要以纳米技术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作为出发点,分析了纳米技术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并探讨了我国纳米医疗技术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纳米技术被誉为本世纪最具应用开发前途的产业技术之一。本文简单阐述了纳米技术,分析了纳米技术在节能及环保方面的直接应用,展望了纳米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华东及其周边地区NDVI对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林丽  史军 《资源科学》2012,34(1):81-90
地表植被与大气的相互作用过程是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本文基于SPOTVGT-NDVI数据和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时滞相关分析法,研究了1998年-2011年我国华东及其周边地区四季NDVI对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区,气温对NDVI的影响大于降水,NDVI与气温在夏季和秋季相关性较高,与降水在秋季和春季相关性较高,冬季NDVI与气温和降水相关性都最低。NDVI对气温响应的滞后期在春季和秋季较短,对降水响应的滞后期在冬季较短,夏季NDVI对气温和降水响应的滞后期都较长。在冬季、春季和秋季,NDVI对气温和降水最大相关系数的空间分布在研究区的南北部差异不明显,在夏季则具有较明显的南北差异。NDVI对气温变化响应的滞后期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具有较明显的南北差异,对降水变化响应的滞后期除在夏季具有一定的南北差异外,在其他季节空间分布规律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Silver is ingested in India in the form of varak, Ayurvedic bhasm and water contained in silver utensils, but nobody knows their effects. We have examined the effect of interaction of silver ingested in the form of varak (leaf), bhasm (ash) and water (colloidal solution) on some essential elements (Na, K, Ca, Mg, Cu, Fe and Zn) in blood, liver, spleen and kidneys of chicks. The results showed significant rise of silver in all the tissues and significant fall in copper in the blood. The greatest rise was obtained in blood silver by silver sol while it had the lowest amount of silver. Ir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issues but somewhat decreased in blood. Zinc content increased in all the tissues by leaf and ash but decreased by sol. No consistent pattern was seen in case of other element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原因、骨缺损的处理、假体的选择及相关翻修技术。方法: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2003年1月-2013年12月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25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其翻修假体的类型:全生物型臼和柄12例,全骨水泥型臼和柄3例,只用骨水泥臼4例,只用骨水泥柄2例,混合型假体2例,用原假体2例。需要植骨8例。结果:疗效参考Harris评分:优19髋(90分以上)、良4髋(80-89分)、可2髋(70-79分),优良率为92%。翻修的原因:假体松动9例,假体沉陷4例,假体脱位4例,感染2例,假体松动并周围骨折2例,假体周围骨折2例,假体松动并脱位1例,假体断裂1例。结论:找出初次置换失败的原因,针对性的制定翻修方案,合理的选择翻修假体,具备一定的翻修技术及经验是髋关节翻修术获得成功最基本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南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使其成为世界各国开展各类科研活动的热点区域。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可视化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为数据源,分析了2000—2020年南极科学研究的中外发展态势和进程,明晰了近20年南极科学研究的热点及前沿研究领域,并对比分析了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南极开展科学研究的现状,进而为推动中国南极科学研究提供支撑。结果表明:①国际南极科学研究在地球科学(综合)、生态学和海洋学等学科领域发文量较高,而环境科学在南极研究的受关注程度呈不断提高态势;②美国在南极领域的发文量最多,远超其他国家。中国在南极科学研究中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国家合作密切;③近年国际南极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包括南大洋生物资源和碳循环,南极气候变化和海冰异常过程,南极地质演化和古环境,南极微生物资源开发以及南大洋水团及其动力学等;冰盖质量平衡、乔治王岛、生物地理学和生物多样性等研究领域是近年南极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④中国在南极的科学研究相对侧重环境科学、微生物学和食品科技等领域,而在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生态学和自然地理等领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未来中国要加强与南极科考强国之间的合作,在学科交叉、边缘部分寻求突破,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  相似文献   

15.
姜鲁光  杨成  刘晔 《资源科学》2021,43(12):2381-2392
老挝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的重要合作伙伴,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但发展势头迅猛,经济社会发展深受周边国家的影响。本文以长时间序列夜间灯光数据为主要数据源,构建了一套适用于老挝实际的DMSP和VIIRS夜间灯光数据集成方法,通过对老挝全国夜间灯光的空间分异、灯光重心的时空演变、各行政区灯光高值区变化、主要城市及边境地区的灯光时空特征分析,系统研究了1992—2020年老挝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格局及变化特征。研究表明:①2020年,老挝灯光高值区面积仅占国土总面积的1.0%,各省(市)发展水平差距明显,未来发展潜力巨大;②1992—2020年,灯光重心的空间变化轨迹呈鲜明的“V”字型特征,2006年后北部地区城市发展速度相对快于南部地区;③按2020年灯光高值区面积进行评价,老挝最大的5个城市依次是万象市、沙湾拿吉市、巴色市、琅勃拉邦市和沙耶武里市;④首都万象的城市首位度虽持续下降,但仍处于绝对优势,万象灯光高值区面积占老挝全国的1/3;⑤老泰边境是老挝边境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地区,老中边境地区面积虽小,但2013年以来灯光数据提升最快。精准认知老挝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时间变化,对于开展中老合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膝骨性关节炎病人60例,随机分为针刀治疗组和按摩对照组。按摩对照组因各种原因脱落3例,共收集到27例。针刀治疗组1周治疗1次,按摩治疗组1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根据美国膝关节学会的评分(KSS评分)标准,从膝评分方面看,优8例,良13例,尚可4例,差5例;对照组优1例,良4例,尚可10例,差12例,两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从膝功能评分来看,优4例,良13例,尚可11例,差2例;对照组优0例,良6例,尚可7例,差14例,两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刀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按摩疗法相对比,其疗效有显著性差异,针刀疗法的治疗效果远好于按摩疗法。  相似文献   

17.
1961-2010年云南日照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年代际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万诚  郑建萌  马涛 《资源科学》2013,35(11):2281-2288
利用云南省121个气象站日照时数1961-2010年逐月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EOF分解等方法分析了50年来云南省平均日照时数的区域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其时空分布差异,结果表明:①日照时间在3月份达到最大,7月份达到最小;②云南大部地区日照时间在2 000h以上,在区域分布上具有西边多、东边相对较少、而南部比北部多的特点。最大中心位于金沙江流域的河谷地区,最少中心位于滇东北以北地区;云南日照时数具有局地变化的差异性及不同步性,其变化大致为北部减少,南部增加的趋势,并以哀牢山为界,以东以北为减少,以西以南则呈增加趋势;昆明及其以北地区日照时数减少最多,增加最大的区域位于腾冲、普洱;③云南日照时数最主要的分布类型具有整体性,易出现一致偏多或者一致偏少;第二种分布为西北东南向,大致呈两头多,中间少的分布;④日照时数的整体性分布具有明显的气候基本态、年际及年代际变化,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并在1985年发生突变;而第二种分布以气候基本态、年代际变化为主,整体上呈增加趋势,在1995年发生突变。总体上看,云南日照时间的变化与云南降水和温度的气候变化同步。  相似文献   

18.
1936—2018年环北极典型流域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水是环北极地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定量分析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是深入理解环北极地区陆地水循环过程的基础。本文选取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流域为对象,利用167个俄罗斯国家气象站点1936—2018年的气温与降水观测数据,结合线性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点检验,揭示环北极典型流域气温与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流域多年平均气温为0.06 ℃、-2.98 ℃、-7.41 ℃,年均增温速率分别为0.27 ℃/10 a,0.22 ℃/10 a,0.15 ℃/10 a。年内极端最低温(TNn)上升尤为明显,约为年均增温速率的1.3倍,春、冬季增温速率大于夏、秋两季;②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96 mm、428 mm、369 mm;年降水量显著增加,其中叶尼塞河流域增速较慢(3.36 mm/10 a),而鄂毕河(13.02 mm/10 a)和勒拿河(9.59 mm/10 a)流域增速较快,降水增加集中在春、秋、冬三季;③在空间上,增温较快的区域集中在西伯利亚高原和山地,最大增温速率达0.60 ℃/10 a,而平原地区普遍偏低;降水的空间差异大,西伯利亚南部高海拔地区(>1100 m)年降水量达1000 mm左右,北部低海拔地区普遍为300~ 600 mm。上述观测数据指示,环北极流域正在变暖变湿,且空间差异大,可能与“北极放大”及流域下垫面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青藏高原地区的点地梅属Androsace L.及羽叶点地梅属Pomatosace Maxim.共14种29个居群的ITS与trnL-F DNA序列各27与25条;并结合已报道相关种类的有关序列,构建了“点地梅群”的分子系统发育树。研究发现“点地梅群”的4个属为一单系类群,含有两个稳定的分支:一支全部由点地梅属的种类组成,另一支分别由羽叶点地梅属、Douglasia Lindley、Vitaliana Sesler和9种点地梅属植物组成;点地梅属裂叶组sect. Samuelia Schlechtd.的3个种与点地梅组sect. Androsace的2个种在3套序列分析中位于不同的系统位置。各分支基部的种都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及青藏高原东部,分子地理标记的结果支持形态学提出该地区为“点地梅群”植物起源地的假设。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向欧洲及其他北半球地区存在不同时期内多个进化支的多次扩散。粗略的时间估算表明该群植物可能是在第三纪的中新世以来才开始发生的。垫状种类分别在青藏高原和欧洲独立起源,而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分化要早于在欧洲的分化,在前一地区可能与青藏高原自中新世开始发生的造山运动、形成高海拔的山地有关,而在后一地区则是与第三纪末至第四纪的冰期气候反复波动有关。垫状植物在青藏高原上的大规模分布则可能较晚,与冰期结束后全新世晚期气候再次变冷有关。一些物种种内的遗传分化也可能部分反映了气候来回波动中它们在高原上的退缩和再扩张过程  相似文献   

20.
杭州市居民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和酸可溶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杭州市50个居民小区土壤重金属元素(Cd、Co、Cr、Cu、Ni、Pb、Zn、Mn和Mo)的含量、形态和酸可溶性。结果表明,与农业土壤相比,该市居民区土壤中Cd、Cr、Cu、Ni、Pb、Zn、Mn和Mo均有不同程度的积累;除Cr、Mo外,居民区重金属的积累一般低于该市商业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积累量随居民区建成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居民区土壤中Cd、Co、Cr和Ni主要以稳定的残余态为主;而Cu、Pb、Zn和Mn则以可提取态为主。除Zn、Mn外,重金属的酸可提性组分均较低.土壤重金属的稀酸提取量主要与提取平衡液的pH有关,随pH下降而增加,但大部分土壤中酸可提取的重金属量较低,因此杭州市居民区土壤在正常条件下不会有较多的重金属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