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沫若的浪漫抒情小说宣泄了作家本人的青春苦闷、生存昔闷与社会苦闷.在题材、人物、技巧方面,均以主观抒情为前提;心理描写多姿多彩.其浪漫抒情小说受外国文学影响甚大;其“自叙传”体式显然受日本“私小说”的影响,但已超越了“私小说”,具有鲜明的社会色彩.  相似文献   

2.
<正>一、专题阐释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可以多方位刻画人物性格,描摹人物心理,表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还可以具体生动地再现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因此,小说在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但是,现代小说往往会更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和剖析,有淡化情节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正> 当代人心理容量的加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作家们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艺术把握方式和表现方式,以求从历史和人生的纵深处揭示社会现实生活的整体性内容。这种变化体现在小说创作上,就是对传统的故事型小说的更新,使小说主要朝着心理小说和“电影”小说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发展。心理小说侧重于描写特定环境中的人物心态,以剖析人物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为主要艺术目标;“电影”小说以容纳社会生活纷纭万状的  相似文献   

4.
郁达夫“自叙传”小说借鉴了日本私小说“三位一体”的叙述方式,但同时,由于社会环境以及作家的创作心理和审美标准的影响,郁达夫在叙述人称与视角的使用以及文本中叙述时间的安排上,体现出不同于日本私小说作家的艺术追求,达到了一种特殊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私小说是产生于日本 ,影响到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小说形式。中、日私小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日本私小说的“自我”是自我封闭、不求进取 ,向内深深的反省 ;而中国私小说中的“自我”却在喟叹感伤中潜伏着进取、反抗、并伺机向外扩张个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作家的个人境遇、社会文化和时代背景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私小说”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一种重要的文学思潮、其形式独特,影响广泛。苏曼殊是中国近现代独具特色的“诗僧”.一生在日木学习、生活时间较长.大部分作品写于日本。创作时期又正是私小说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研究苏曼殊的文学创作.不能忽视私小说对他的影响。 1.“自叙”的形式 “私”是日文“我”的意思。“私小说”即“自我小说”。自1907年田小花袋《棉被》开始.“私小说”迅速在日本发展起来。久米正雄在《文  相似文献   

7.
小说中人物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为环境条件所制约,又在推动着环境的改造和变化。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小说中的环境内涵甚广,主要指社会背景、自然景色及风俗和特定的氛围三个方面。 鲁迅善于运用种种艺术手段,充分发挥环境描写的审美功能,为人物设置一个“大有用武之地”的活动舞台,以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鲁迅在小说中,常常巧妙地展示出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 他的小说,从总体上说,是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作为总背景的,鲁镇、未庄、S城,都是当时中国城镇和乡村社会的一个缩影,既是他的小说的人物生长的土壤和活动的舞台,也是这些人物创造的对象和结果。《孔乙己》展示了辛亥革命前尚未受到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运动冲击,仍然笼罩着封建压迫和封建思想毒雾,十分愚昧、保守的中国小城镇的社会生活图景,孔乙己和他周围的人物是这种社会生活的产物,也是它的活细胞。  相似文献   

8.
“另类”女性创作产生于二十世纪末,以“新人类记事”为标榜,以“前卫”为指向,主要描写了当代青年“另类”生活方式,展示了当代上海、广州等大都市中青年一代的生存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大都市世纪末的物质、精神和文化状况。从后殖民的角度审视“另类”文学创作可以发现,“另类”女性创作中从人物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行为意识以及小说的语言和人物喜爱的艺术等方面都体现出鲜明的后殖民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9.
“一切艺术都是时代与环境的产物”。由于日本学传统和学理念的影响,日本私小说不可避免地有着“无法具有社会意义”、“素材狭隘”等局限的一面。郁达夫受到私小说的影响,但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原因,又使得他超越私小说。反映出中国“五四”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侧面和他的民族意识,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修改与风格。  相似文献   

10.
微型小说《越说越对》以“在M地召集的夏令冷饮会议”为题材 ,体现了王蒙对时代政治和社会心理的深刻关注。小说运用象征手法 ,使MA到MB、ME、MX反映了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扯皮、盲从的部分人物的性格特征 ;运用符号化的人物称谓 ;运用大胆的手法和幽默的细节描写 ,形成了这篇看似散漫、零乱、飘忽却又寓意深刻的叙述方式的微型小说。除上述之外 ,这篇给我印象极为深刻的便是反讽手法的运用。小说的标题为“越说越对” ,原意指“谈论某事物正确的递进性”。而读过文章后我们便不难看出 ,小说中人物的设想和议论是围…  相似文献   

11.
凌叔华小说以其独特的创作个性在“五四”女作家中卓尔不群,它所表现的社会生活与审美追求是别具一格的。本文将凌叔华的小说与同时代女作家的小说加以比较,从取材角度、人物塑造、艺术表现三个方面分析了凌叔华小说艺术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12.
“切入”即“截开进入”之意。小说教学的切入 ,即从小说的某一点截开而进入教学 ,它是深入理解小说的起点。准确地把握小说教学的最佳切入点 ,能提高小说教学的效率。小说教学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寻教学的最佳“切入点”。(一 )从小说反映的矛盾冲突入手 ,抓矛盾冲突的焦点小说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它总是通过一定的事件来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 ,且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揭示主题。小说教学可先引导学生了解作品通过哪些事件 ,反映了生活中怎样的矛盾冲突 ,体现了怎样的矛盾关系。在此基础上 ,教师应着力于把握矛盾…  相似文献   

13.
李婷  王海萌 《英语广场》2023,(16):48-52
《好人难寻》是美国作家奥康纳最难解读的作品之一。该作品反映了20世纪的美国南方社会生活。小说讲述了一家人旅行途中的遭遇,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角色,启发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好人”的定义作出反思。本文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空间、小说中角色的心理空间以及空间与人格的重构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小说中人物的遭遇、空间之下人物的异化和畸形以及人物在人格重构过程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郁达夫与葛西善藏在作品自我形象的表现上。具有相通之处。郁达夫有意识地采用了日本私小说的方法,但他并没有象以葛西善藏为代表的日本私小说作家那样成为“逃亡奴隶”,而是努力克服私小说的局限性。表现出对时代和社会的关注。塑造了“社会化的自我”。私小说和社会意识不是对立的概念。文学作品的社会意识不是由题材、主题、方法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作家的人生观及其对人生的把握。  相似文献   

15.
小说散文化是对写实小说、情节小说的突破和超越,它体现了现代散文对现代小说的影响和渗透。沈从文散文化小说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一方面是没有“中心事件”和“中心人物”的“散”,体现出散文式的疏散、自如和结构上的跳跃多变;另一方面是人物和事件的“不散”,体现出浓郁的抒情性和人物塑造的写意传神。  相似文献   

16.
“文学是人学”(高尔基语),它以反映人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小说的核心任务则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古今中外,大凡优秀的小说。正是因为塑造了一系列不朽的典型人物而获得巨大的生命力。而在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以及主题中,人物处于中心地位。语文教学中着眼“鉴赏典型人物”,既可以避免仅停留于情节表层的肤浅,又能为  相似文献   

17.
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些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从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小说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8.
吉晖  曾丹 《现代语文》2006,(1):120-121
“小私”是继“小资”之后出现的又一流行语。“小私”的出现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及观念的变化,同时也体现了新词衍生的一些规律。本文将系统研究“小私”的语义内容、构词方式及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9.
《檀香刑》存在着不伦不类的文白夹杂、反语法与非逻辑化表达、拙劣的比喻、冗词赘句太多、油滑等语言病象;它缺乏分寸感和真实性,在对暴力和施虐行为的叙述上,则表现出病态的鉴赏态度;从叙述方式、视点转换、人物对话等方面看,它不是向“民间”和“民族”的“撤退”和回归,而是对西方小说的拙劣摹仿。  相似文献   

20.
茨威格的小说创作区别于传统现实主义,主要表现为:他将艺术审察与表现的重心即描写的对象偏注在人物心理的探索上,善于从人物心理的角度再现他们的生活遭遇;在叙述方式上主要体现为第一人称的心理自述;在作品的结构艺术方面呈现出极富心理内蕴的“莲藕式”活性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