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月开门红,二月拜年声,三月学雷锋,四月闹春耕,五月夏收忙,六月育儿童,七月说党建,八月子弟兵,九月颂园丁,十月庆国庆……”这些“四季歌”说法虽片面,却尖锐地指出了某些新闻报道的缺点——报道一般化。 怎样才能使报道走出平庸呢?我们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为什么有些主题比较一般化?怎样才能不一般化,使我们的新闻具有一定的深度?从报纸上已经见到的一些比较成功的、给人留下较深印象的报道看,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要从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当前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主要思想动向和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句话,就是要从"动"中找"题".我们的事业是在不断发展的,随着现实生活的不断变化,党必须制订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来推动建设事业的前进.由于这些方针政策涉及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县市报中,普遍存在新闻写作的一般化问题.见报稿件指导性不强,可读性差.千篇一律,缺乏深度.怎样才能克服新闻写作一般化问题呢?枣阳日报寻找着力点,在时效、策划、审读、素质等几个关键环节上下功夫,提高见报稿件整体质量,收到了明显效果.1、实施“充电”计划,夯实五个“根底”.克服新闻写作的一般化问题,关键是新闻单位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说:“新闻事业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他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打好理论路线、政策法律纪律、群众观点、知识、新闻业务五个根底.新闻老前辈陆治先曾说过:“新闻工作者的修养是一个‘无限公司’,不存在够不够的问题,也永远不会‘毕业’,要干到老,学到老.”我们针对本报复刊较晚,青年记者较多的实际,从年初开始,在全社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业务研讨活动.一是现定每周一晚上,由一名业务干部或有经验的老同志讲授一个业务专题,然后出题考试,检验效果.每周五下午集中学习政治、政策.二是采取送出去学习的办法提高记者的业务能力,先后选派8名年轻同志到《襄樊日报》社进行短期培训;选派2名同志去华工新闻系、武大新闻系系统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回来后都成为报社的业务骨干.三是组织中层干部外出考察、取经,向兄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们邢台晨报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学习晚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做法,不断改进宣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报特色,报纸发行量逐年上升,人均占有量在全省名列前茅,市区平均14人就有一份晨报。但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报道的一般化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影响着我们前进的步子。诸如报纸上领导活动多,一般性的会议报道多,长篇讲话多;对于人们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等问题不敢触及。  相似文献   

5.
追求个性特色克服一般化徐友俊一张报纸要吸引读者,一定要有自己独到的东西。县市报更是如此。在报业竞争中,要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着力追求个性特色,以增强县市报的可读性和吸引力。然而,从现状来看,县市报报道普遍存在着一般化的问题,缺乏个性、缺少特色的报道充...  相似文献   

6.
新闻工作要很好适应市场经济大发展的新形势,就必须克服一般化。我认为,克服一般化,主要不是政治立场问题,不是什么防“左”防“右”问题。在政治上、立场上,我们的报刊,我们的文章,一般出不了大问题,这有我们的报刊把关甚严、我们的记者编辑有较高政治素质这样的基本方面来做保证;而且,倘若真的在政治立场上出问题,也就不属于一般化不一般化了。“一般化”的突出点在文风。所谓文风上的一般化,就是内容不新鲜、文字不生动、形式不活泼,叫人不爱看。这些东西在计划经  相似文献   

7.
8.
时下一些记者和通讯员有种困惑,就是新闻报道难写。编辑部也反映来稿中“一般化”的稿件太多。什么是“一般化”的报道,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两大类:一是主题重复,手法霄同,经常“撞车”的稿件;二是反映节日活动、农事活动、生产进度,唱“四季歌”的稿件。出现“一般化”报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避免“一般化”的方法也很多。笔者结合多年的新闻实践,觉得主动出击抓问题,是克服“一般化”报道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 这里所说的“问题”,也就是新闻作品的主题。一篇稿件新闻价值的大小、社会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问题抓得怎么样。…  相似文献   

9.
新闻要新这是我们经常考虑的问题。求新,要作多方面的努力,我在这里想谈一下抓特点求新的一点体会。一切事物都有共性,也有个性。这一事物同另一事物的区别主要在于个性。抓住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写出来的东西会使人觉得耳目一新。今年春节前夕,党政军各部门慰问活动频繁,诸如拥政爱民联欢会,烈军属座谈会、科技人员茶话会……一个接着一个。有的部门邀请我们参加会议,希望能够报道出去。这样的会到处都开、内容也大体相同,没有新闻性,  相似文献   

10.
“新闻敏感,就是在每天发生的千千万万事件中,新闻工作者都能迅速进行分析、判断和选择具有新闻价值的人或事,而立即决定采访和报道的一种业务能力或可称之为职业素质。”(人民日报》女记者金凤)。这种能力能使记者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和大量的事实中掂量出哪些现象和事实最具有新闻价值,并预知这些现象和事实可能引起什么  相似文献   

11.
所谓审美疲劳,是接受美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大脑受刺激时间过久,细胞,组织或器宫的机能反映能力减弱,也就是接受主体较长时间处于相对不变的环境中所产生的审美迟钝。记者、通讯员较长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之中,也会造成新闻嗅觉的钝化,使许多本来富有价值的新闻失之交臂。本文拟就克服审美疲劳,增强采集新闻信息能力的途径,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谈到通讯员素质的时候,我想不能遗忘了事业心。依我看,这(?)通讯员一切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如果没有事业心,其他一切素质都会失去作用。所谓事业心,就是指从事某一行业全力以赴、兢兢业业的不断进取之心。具体到通讯员的事业心,我以为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热爱新闻报道工作。以从事这项工作为荣。具体表现在:对新闻报道工作入迷,十分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对自己发表的每一篇文章,即使是“豆腐块”,也能“敝帚自珍”。  相似文献   

13.
新闻照片是一张报纸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兵种,它是报纸的眼睛和脸面。但现在的大部分报纸都有一种相同的难题和症状,那就是缺少好的新闻照片。从每天大量的来稿中就可以看出,一般性的新闻照片占很大的比例,真正独具新闻价值的照片相对来说确实太少了。所谓“独具新闻价值”首先是具有独到新闻理念的拍摄者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其中包含着记者本人判断、把握  相似文献   

14.
新闻敏感与事业心张骏德新闻敏感,通俗地讲是指新闻工作者迅速准确地识别新闻事实的能力。这是一种职业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包括记者、编辑、通讯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有了新闻敏感,新闻工作者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迅速发现和准确判断新闻线索与能构成新闻的...  相似文献   

15.
戴正坤 《新闻窗》2007,(5):45-46
“新闻讲究的就是真实,连日的假新闻让人心寒!”、“真搞不懂这些真真假假的事是欺骗感情的事,白白气了我两天”、“这个社会还有让人相信的吗,骗你没商量的媒体、利欲熏心的教育、黑心又无奈的医院”、“到底还有多少是真的。一个星期就2件诈骗!这个社会还有真话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许君,1994年7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从事新闻工作7年来,在省以上报刊发表稿件1000多篇。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成为今天新闻报道行列中的佼佼者,许君是靠一颗执著的事业心,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功的。1988年1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当兵第二年的许君走向了新闻报道这条路。那时,他正在王机炮连担任文书,团里正好在该连组织新闻报道培训班。小伙子的灵气,加之对新闻报道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引起团新闻干事许虎的注意。一来二去,俩人便成了朋友,许君也就不知不觉地与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常的工作之余,不管多…  相似文献   

17.
刘宗银 《军事记者》2002,(9):38-39,42
写稿见报,是每位作者的愿望。然而不少同志,辛辛苦苦写了许多稿件发往报社,结果石沉大海。出现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稿件没有质量,从内容到形式都显得“一般化”。那么,稿件如何才能突破一般化呢?我联系实际谈点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平常心、责任心、事业心这“三心”,是我从做人、做事到干事业这个顺序排列的。我觉得,人活在世上,第一位的是要学会做人,然后才能干事,干出大的事业来。 记者这种职业,有时被人称为“无冕之王”。在我看来,这种“无冕之王”是没有的,无论是国内或是国外,记者的工作有很大的自主性倒是真的,可以想做自己认为可做的事,当然这必须有利于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行。所以,我认为要当好记者,首先要学好做人。  相似文献   

19.
1993年2月26日,河北省委召开克服新闻宣传“一般化”研讨会,省委书记、省长程维高到会并发言。由他自己起草的发言稿只有800个字,他的发言几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他首先说:克服新闻宣传“一般化”,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这个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意义很大。我最近很忙,有四五个会都要我去讲话,说老实话,我非常苦恼,非常不愿讲。我不愿在讨论克服新闻宣传一般化的会议上,再来讲些一般化的意见。我认为一个人讲话有没有力量,不是看讲话人的官有多大,而是看讲话是否有道理,是否能说服人。那种自己都没想清、都没看透、都讲  相似文献   

20.
一、稿件要想上水平,作者必须下基层,我觉得,任何一篇有点味道、有点份量的新闻稿件,都不是凭借大手笔写出来、编出来的,更不是靠撞大运碰上的、蒙上的,而是作者在人民群众丰富社会实践的沃土中,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如果把价值较高的新闻素材喻为“大鱼”、“活鱼”的话,那么,勤劳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