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现代社会的公共领域拓展以及教育和道德的公共性等因素,决定了建构公共性是当前德育的必然要求。时代发展是德育公共性建构的历史逻辑,解答时代命题是德育公共性建构的现实逻辑,教育要服务社会是德育公共性建构的理论逻辑,追求人和社会的统一发展是建构德育公共性的价值逻辑,多元行动路径是建构德育公共性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2.
多元文化社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实。国家的公民构成多样化不断冲击着民族国家原本稳固的社会情感基础。这些文化群体在相互碰撞、融合过程中发生的冲突和对抗加剧了人们对于国家秩序和团结的担忧。在这样的国内外环境下,对于国家认同和归属的情感显得有些复杂。现代民族国家需要公民教育的整合功能,以强化公民的情感联结;现代民主国家需要公民教育的民主化功能,以实现公民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因此,现代国家必须找到一条与它们的新角色相一致的社会团结和凝聚的新途径和基础。多元文化主义思想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勇 《山东教育科研》2013,(7):20-22,56
当前,随着群体的不断分化、公共空间的不断压缩和公共言说话语权的不断丧失,乡村教师陷入了悖论性的社会角色困境,出现了公共性危机。危机的根源既是结构性的,又是建构性的。为此,建构乡村教师的公共性,应该从制度建构、知识建构、公共空间建构和自我建构入手,坚持专业性和专业角色优先,重塑乡村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4.
环境教育的社会建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教育的社会建构,指的是环境教育获得社会关注和认可,引发社会行为的过程。在环境问题被发现之后,人们一般是寻找科学技术进行末端治理,对环境教育的实际关注和投入都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环境教育的社会建构,既是环境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环境保护工作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窠臼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6.
消费主义在教育场域的蔓延促使影子教育的问题愈加复杂.影子教育通过构建规避现实差异的需求,在缺场参与中巩固与家庭的密切关系;受社会结构制约的家庭在调适中拆解着学校教育的神话,并再制着异化的教育观念,预示着学校与影子教育走向共生的新样态;消费社会则以逻辑替代的方式,建立教育参与者之间的联结进而维系着系统运作.影子教育乱象实...  相似文献   

7.
社会结构的转型与中产阶级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结构的转型与中产阶级的培育是互动互进的过程,即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促进中产阶级兴起,中产阶级兴起又促进社会进一步转型。中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政治明;有利于合理产业结构的形成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利于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结构的合理化。因此,要更新观念、加速经济发展、加强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为大力培育中产阶级提供化氛围、经济支撑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教育公共治理改革的主要策略,即教育多元中心治理和教育择校的有限尝试,是在学生学业"失败"上升为一个公共问题的条件下,因教育官僚制自身缺陷而必然采取的策略。它并不想整体突破教育官僚制和实现完全的择校自由,而是在持守教育公共性的前提下对教育官僚制缺陷的自我调整和弥补;它不仅仅体现为治理结构的改进,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卢梭式的追问中实现了更高层次的公共性。从这个意义上看,教育公共治理实现了公共性的转型。对教育公共性的内涵我们需要重新理解。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的生态性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教育论坛》2002,(4):69-69
  相似文献   

10.
现代公共教育的制度转型:公共性的失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公共教育的发生是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而产生的,产生以后的公共教育在官僚主义的支配下进行了第一次制度转型,这次制度转型使得公共教育被国家官僚机构所控制,公共教育的公共性被官僚主义所替代。20世纪70年代的市场化改革,公共教育又经历了第二次制度改革,这次制度转型使得公共教育的公共性被市场的私事性所替代。这两次制度转型致使公共教育的公共性几乎丧失殆尽。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的教育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征,也是当代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宏观背景。本文探讨了社会转型的实质和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强调了人的转型是社会转型的核心,认为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必须紧密结合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实现教育整体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处于转型中的各法律关系主体的利益关系不断发生变化,而教育法制建设明显滞后于转型社会各法律关系利益调整的需要,特别是现行教育法律中存在不少瑕疵,严重影响了实施效果,因此,必须加快教育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完善教育立法机制;清理、修改现行教育法;加快《学校教育法》、《教育财政法》、《教育投入法》的立法,完善教育法制,让教育法为我国教育的现代化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3.
论自然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及其教育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科学知识社会学对有关自然科学知识性质问题的研究有不同的论述。从实在论的建构主义观点看 ,自然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具有开放性、具体性、动态性、灵活性的特点。自然科学知识的性质与教育活动有密切关系 ,自然科学知识性质的改变对学校教育和课程改革来说 ,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政涛 《教育研究》2012,(3):4-11,34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一把教育的尺度来衡量,并以此作为判断当前社会发展状态的基本标尺之一。教育尺度的引入将改变研究思路,带来新的思维方式;改变研究问题,拓展研究视野;改变研究立场,确立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的教育学立场。"教育尺度"视域中的"教育基础"涉及人口、教育机构、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以及政府领导与管理教育事业的方式等。"在中国"研究"教育基础"更能凸显"中国自觉",为人类社会发展中教育尺度的形成与运用提供"中国参照系"下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15.
档案文化具有三层结构逻辑,从个人、行业、国家层面探讨了社会转型期的档案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对社会转型中的个人和社会的民主意识的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教育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主体性阶段、主体间性阶段与公共性阶段.这种发展不是理论逻辑自身的单纯演进,而是历史发展趋势的反映.对这一历程作历史性解读与判断,揭示其中的问题生成与转换、理论演变与发展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把握当代教育研究的生动的发展生态.  相似文献   

17.
教育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得以发展的土壤。教育市场的二元结构,尤其是农村教育市场的匮乏,已经成为农村教育发展、城乡教育均衡,乃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障碍。为什么要加强农村教育市场建设,能否建设,如何建设,是我们面对农村教育市场建设时必须首先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国家政体由专制转向共和,介于国家公权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公共领域开始形成。这一时期,作为公共领域的主体,民间力量由"遮蔽"转向"公开",经个人而及组织,通过报刊舆论、投身实践、组建社团等公共途径,对学制变迁的影响呈现出由"涓滴"到"管涌"再到"洪流"的形态。民间力量参与近代学制变迁的形式及内涵的变化,彰显了中国近代教育变革进程中民间力量的渐起轨迹,亦折射出社会变革的复杂面相。  相似文献   

19.
教育流层结构与社会阶层结构的对应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社会分层及教育分流的分析,可以找到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主要流入社会上层和中上层;初中、小学文化程度者主要流入社会下层或中下层;高中(含中专、技校、职高)教育程度者主要流入中层或中下层.这表明,个体在分流中必须接受一定的教育才能流入理想的社会阶层,要形成庞大的社会中间阶层,必须大力发展中等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期的时代背景推动了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如何系统化地认识与研究当下的教育改革,同时科学合理地设计教育实践的干预策略,是当下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两个核心问题。本研究从历史学、社会学和教育学三个视角出发,通过探讨教育实践及其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从认识论的角度梳理了教育社会实验生成演化的四个阶段,包括教育实践理论启蒙与初步探索的"前认识阶段"、教育实验形成与规范化的"前研究阶段"、从教育实践社会化到教育实验社会化的"后实践阶段",以及从关注教育实践到关注教育社会实验的"后研究阶段"。作为价值回应,"教育社会实验"在提升对教育改革的认识上起到了认识论的作用;"教育社会实验研究"在加深对当代教育改革认识的基础上,为实践干预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