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汤淼 《百科知识》2007,(2X):37-38
我的一个表弟,在他出国留学之前,有一天,他的父母和他一起来到我父母家,说想要学习葫芦丝。我父亲在退休之后,到少年宫教小朋友学葫芦丝和竹笛。对于这个突然要加入的“大弟子”的学习动机,我的父亲很好奇。“这样一来,他将来在国外,如果觉得孤单,吹吹葫芦丝心里可能就会好过些。”舅舅说。  相似文献   

2.
一天,佛祖领着一位弟子外游,天气十分炎热,佛祖和弟子都出了很多汗。他们路过一个波光粼粼的湖,佛祖对他的弟子说:“徒弟,我渴了,你去湖里弄一些水来喝。”  相似文献   

3.
正他是河北省恢复高考后培养的第一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他苦心孤诣30年,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硕果累累。他是著名工业废水处理专家马中汉教授的关门弟子硕士、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杰教授的开门弟子博士,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教授指导的博士后。他34岁破格晋升副教授,36岁破格晋升教授。  相似文献   

4.
我的一个表弟,在他出国留学之前,有一天,他的父母和他一起来到我父母家,说想要学习葫芦丝。我父亲在退休之后,到少年宫教小朋友学葫芦丝和竹笛。对于这个突然要加入的“大弟子”的学习动机,我的父亲很好奇。“这样一来,他将来在国外,如果觉得孤单,吹吹葫芦丝心里可能就会好过些。”舅舅说。并非只有表弟吧,常常,  相似文献   

5.
《经络巨子——祝总骧教授的科学人生》的作者陈家忠和张培林嘱我为此书作序,陈是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的研究员和签约作家,张是“世华院”的副院长并为“世华院”成员中的“老大哥”,而祝总骧教授也是“世华院”的研究员,均系“一家人”, 加之我对这部书的形成自始至终参与其中,虽然近来诸事杂陈, 身体也觉些许不适,但还是未加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信息》2006,(6):75-75,72
刘洪来教授在学校也可算是位知名人物,这是他二十多年来在分子热力学领域辛勤耕耘的自然结果。当记者采访他准备撰写华理人专栏时,他露出惊讶的表情说:“写我?我有什么可写的呢,学校里比我更值得写的多了!”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谦逊,使人感到了刘洪来教授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所副所长郝跃教授足位身材魁梧,待人诚恳热情的年轻人,一直从事集成电路的基础研究工作。虽只有36岁,他已是国际电子电器工程师学会(IEEE)会员,国际工业应用数学学会(SIAM)委员和中国电子学会会员。几年来他先后被授予机电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家教委“中国高校优秀青年学者”,陕西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相似文献   

8.
《中国青年科技》2004,(12):54-54
1986年7月,清华经管学院推荐我考试通过了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邹至庄教授主持的经济类出国留学考试,即将去美国加州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朱镕基院长在我的毕业留言簿上赠言:“博采众长,学通中外”,他笑着说:“我这几个字不是随便写的,你要好好努力。”“学生一定不辜负院长的厚望。”我郑重地回答。  相似文献   

9.
<正>“麦穗效应”。有一天,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向他请教:“如何才能找到称心如意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弟子们带  相似文献   

10.
刘华杰教授(以下简称华杰)提出的科学传播“第四主体”问题引起我的兴趣。思之,产生些疑惑,提出来与之商榷。由于该文引述了他此前关于科学传播阶段划分及模型的论述,于是又读了他的几篇主要文章,发现他的“第四主体”与其早期的科学传播三阶段和三模型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因此,要谈“第四主体”问题就需要首先追溯其理论脉络。  相似文献   

11.
“我坚信,玉米从一个普通的粮饲作物变成一个高效的油饲兼作作物的春天即将到来。这是我付诸一生为之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它,我还要不停地试验下去!“日前,记者采访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玉米遗传育种学家、中国高油玉米奠基人宋同明教授时,已是70岁高龄的他仍不服老,对进一步提高玉米含油量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12.
赵俊卿 《科教文汇》2008,(16):162-162
董说经历了明清易朝的巨大社会变革。这对他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在20岁落第后顺慨不平。清兵南下,乃换姓名屏迹于丰草庵,绝意功名。后又由俗家弟子成为正式僧徙临终还叮嘱弟子“勿仕清朝”。  相似文献   

13.
就科学主义及反科学主义答客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2月6日1:03,北京大学吴国盛教授给我发来电子邮件,约请我就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以及相关问题做一对谈。他在邮件中这样写道:最近,有一些老先生……接二连三地登台批判我所倡导的“科学传播”和“反科学主义”。我知道这里固然有复杂的历史的和非理性的原因,但是有些则是基于学理上的分歧。历史的非理性的原因,我们自然不去管它。学理上的分歧似乎可以再说得明白一些。我知道你一向是不同意“反科学主义”的,但  相似文献   

14.
孔子借伞     
正有一天,孔子率弟子外出,途中遇雨。他没有雨伞,就让弟子子路去附近村庄借伞。有弟子说:"子夏就住在附近,可到他家里去借。"孔子一听就说:"不可以,我们还是到另一家去借吧。"事后,子路请教老师其中的原因。孔子感慨地说:"子夏这个人比较吝啬,我借的话,他不借给我,别人会觉得他不尊重师长;借给我,他肯定要心疼的。我不去借伞,既可以不让他痛苦,又能保全他的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相似文献   

15.
放下与珍惜     
一位年轻人去求教了了禅师:“我怎么样才能够活得快乐和幸福?”他愁眉苦脸地诉说了他的故事: 生意不顺,曾经说爱他的第三者这时候却提出要和他分手,而他正想将自己另有所爱的事情向妻子说明,准备和妻子离婚……一连串的打击让年轻人已是万念俱灰。  相似文献   

16.
马佳 《今日科苑》2007,(7):10-11
当有人对你说“我爱你”的时候,你是否在猜测,这句话是真心实意还是虚情假意;一个初次见面的人对你彬彬有礼,你却有可能在想“其实他并不高兴见到我”……每天恐怕都有上千次我们会不自觉地通过表情猜测别人的内心,但是有多少人肯定自己能够“看穿”别人。不过,美国心理学教授保罗·埃克曼却擅长“读脸术”,任何细微的表情变化,他都可以看出破绽。近日,通过电子邮件,埃克曼教授向《北京科技报》透露了他的“读脸术”。  相似文献   

17.
“当你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你就可以说我无愧于人生”。一片片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果林间,一位学者驻足凝视,表情如孩提般欣喜,回首往事,这句被他当作一生座右铭的话他的的确确的做到了。他就是果树研究专家张加延教授。  相似文献   

18.
幽默与漫画     
幽默生物学问题太简单了某生物学教授经常到各大学去讲授《遗传学》。有一次,在前往讲课的途中,为教授开车的司机突然对他说:“教授先生,我听您的课已不下50次了,那些演讲内容早已记得滚瓜烂熟。我敢说,这堂课我都能教。”“哦,是吗?好啊!那等一下我们互换角色吧!”到了学校,司  相似文献   

19.
2014年8月,我作为中科院公派访问学者,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开展“留学华人科学家研究”。8月底的一天,我的合作者之一、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学院普莫纳分校的王作跃教授帮我联系到了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院士侯一钊教授,希望能够对他进行一次访谈。  相似文献   

20.
与大多数互联网用户一样,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律系教授Lawrence Lessig对垃圾邮件(UCE,“未经请求的商业邮件”)也是恨之入骨。事实上,Lawrence对垃圾邮件的厌恶程度已经到了极点,他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清除垃圾邮件的工作上。他在谈到自己的计划时说:“我想我的计划一定会奏效的。”Lessig计划清除网上数以兆计的垃圾信息,如:阴茎增大器广告、伟哥报价表(Viagra offers),家庭办公邀请函、墨盒打折广告以及“紧急援助”尼日利亚申请并从中赚取2000万美元的好处费之类的商业广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