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联邦德国首都在波恩,我在那里担任新华社的常驻记者多年,其间,也曾多次访问西柏林,汉堡和慕尼黑等著名城市。无疑,每访问其中一个城市,我都带着一个主要任务。但在这个主要任务完成后,只要有可能,我便顺着采访的脚步,从一个方面转到另一方面;从这个领域进入那个领域,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猎取和捕获心目中的东西。这样,往往得到许多意料之外的猎物,写出许多意外之作。  相似文献   

2.
有些人和事,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地在记忆中淡漠了,遗忘了。有些人和事正好相反,时间越久,记忆越深,思念愈切。邓拓同志在我心目中就是这样。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侵略者战败,无条件地投降了,中国的革命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当时在晋察冀边区工作,被派往东北。但当我于十月赶到张家口时,形势发生了变化,国民党在美国的援助支持下,把大量的军队运往东北各地,占领了沈阳、长春、旅大等大城市和主要铁路线,山海关也失守了。我们原来设想的解放东北,以东北为依托进而解放华北的战略决策,不得不改为加强华北、支援东北的方针了。在等待分配工作的过程中,一天在街上偶然遇见了胡开明同志,他是我和我爱人的老领导,我们都在他直  相似文献   

3.
五十年代,《新华日报》派我驻徐州做记者期间,地委书记刘锡庚同志曾多次向我讲述过他在延安《解放日报》当过记者。他以自己的亲身体会,鼓励我在采访活动中要注意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发现新情况新问  相似文献   

4.
俞颂华先生是我国著名记者、新闻教育家。一八九三年生于江苏太仓,一九四七年十月病逝于苏州。俞先生的高风亮节,道德文章,特别是他终其一生对中国新闻事业所作的贡献,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相似文献   

5.
那是一个悲痛的日子,当我向翁少峰同志的遗体鞠躬告别时,我在心中默念:“一位看着我长大的老首长走了……”翁少峰同志是原《河南大众》报的社长兼总编辑.从1951年到1956年,我作为一个参加工作不久的“记者娃”和“编辑娃”,曾受到这位老首长的亲切关怀和培育.  相似文献   

6.
喝遍高原青稞酒,不辞长做西藏人。凡从西藏回来的人,不管过去认识不认识,总有一种特殊感情。一见面便格外亲切,话也格外多。西藏高原那纤尘不染的蓝天,那晶萦剔透的冰雪;那广袤无边的草原,那黑压压的牦牛;那金装银裹的寺庙,那五彩缤纷的帐篷;那喷香的酥油茶,那清甜的青稞酒;那缠绵的请酒歌,那欢快的踢踏舞……便历历如在眼前,是那样的令人心醉,令人魂牵梦绕。在世界屋脊度过的那段记者生涯,有欢乐,有酸楚,有成功,有惊险,也一齐涌上心头,又是那样的令人震颤,说起来便没完没了。神秘国土 1978年10月,我奉命调新华社西藏分社工作。对于即将要去的那片国土,我一无所知。只知那里很冷,因为政府特意补助布票棉花票,嘱我制做棉衣裤。  相似文献   

7.
凡事平平,没有做出过什么突出的成绩,名字也未曾见诸报端。其实不喜欢出名,只愿默默地作一名小卒。可是,在异国日本,不意中却当了一次报道对象。每日新闻1983年6月16日晚刊文化栏用显著地位登了一大篇,配了一个好大的照片。看了,只觉得有点儿“可怕”。不过,日本的报纸并不注重“美谈”——表扬好人好事,何况我也不在他们表扬之列。  相似文献   

8.
在每个人的记忆库里,大抵都有一些闪闪发光的珍宝。五年前我对叶圣陶先生的一次采访,便是一颗特别珍贵的宝石,在我的记忆里一直闪烁着璀璨的光华……那是1982年11月下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我参加了新华总社组织的大会报道组,负责上海,江苏,河南三个代表团的报道。我在江苏代表团的名单中发现了叶圣陶先生的名字,会务组的同志告诉我,叶老今年88岁了,但身体还很清健,他的家就在离招待所不远的东四八条胡同,说不定他老人家会来参加小组讨论呢。  相似文献   

9.
国外采访头一遭那是30年以前的事了。 1956年7月的一天上午,埃及航空公司的一架老式小飞机,载着乘客,从开罗机场起飞,向着西北方向飞行,越过褐黄色的利比亚沙漠地带,降落在突尼斯机场上。飞机掠过突尼斯市区时,一幅如画美景映入眼帘:一条白色的建筑群,散落在蓝色的地中海海滨,宛如一个身披白纱的阿拉伯少女,悠闲地躺在沙滩上。我原是国内记者,当时正转到北京外语学院学习法语,是“半路出家”。受团中央派遣,我和另外二同志组成中国大学生代表团来到突尼斯。时值整个非洲大陆处于民族独立运动高潮。法国当局迫于突尼斯人民斗争的压力,在这年4月结束了110多年的殖民统治,承认突尼斯独立。但是,法国占领军仍赖着不撤走。突尼斯的邻国阿尔及利  相似文献   

10.
王超 《海南档案》2007,(4):42-47
李振亚烈士离开我们已经五十多年了。每当我想起他牺牲的日子——1948年9月18日,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他那威武的神态与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回忆着我们共同战斗的经历,更加激起对他的无限怀念。  相似文献   

11.
周谊 《科技与出版》2012,(10):73-74
杨永生同志是一位资深的建筑图书编辑,1931年11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2年7月30日因病去世,享年81岁。永生同志1957年4月进入基本建设出版社,开始出版生涯。1958年4月随机构调整进入建工出版社,长期参与建筑图书的编辑和组织管理工作。1979年起任建工社副总编辑。1984年4月中  相似文献   

12.
采访是新闻记者获得新闻素材的一个主要渠道。而采访中运用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向采访对象提问。传统的新闻采访学教育,更多地强调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尊重对方,尽量不要提对方不愿回答或令对方难堪的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记者应该遵循这一原则。然而,采访的题材千变万化,被采访者也各不相同,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针对一些特定的采访任务、特定的采访对象,当常规的采访方法无济于事时,不妨使用一些非常规的采访提问方法。“激将法”便是其一。以采访国际政坛风云人物而著称于世的意大利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在70至80年代曾采访了…  相似文献   

13.
一个记者,应当具有哪些基本素质?他应当怎样严肃地对待生活,对待工作,做一个称职的新闻记者?28年前,新闻界的前辈、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邓拓同志,曾经就这个问题,不是用说教,而是以自己的实际言行,给我上了毕生难忘的一堂启蒙课。 (?)夜挥就“英雄路” 1957年岁末的一天早晨,我在人民日报驻陕西记者站接到报社记者部的电话,说邓拓同志要前往成都参加宝成铁路通车典礼,当天中  相似文献   

14.
干了十多年的新闻采访,见了无数的采访对象,大多都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忘了。可有一个人,我们却时时想起,因为他是路遥的胞弟,他让我们听到了一个活生生的路遥.他叫王天乐,现在陕西日报社工作。  相似文献   

15.
1988年,是淮海战役胜利四十周年纪念。我作为当年一名《支前快报》兼新华社支前支社的记者,有幸参加了这一伟大战役。我和上百万浩浩荡荡的民工们一起,在前线度过了一百多个日日夜夜。奔赴前线 1948年冬,解放区军民经过近三年的艰苦奋斗,已消灭国民党近300万主力部队,并夺取了许多大中城市。我们所在的山东解放区军民,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取得了莱芜、孟良崮诸战役的重大胜利。鲁中鲁南两大解放区已连成一片。1948年春夏之间成立了鲁中南行政公署和鲁中南区党委。当时,我在《鲁中南报》工作。《鲁中南报》是区党委机关报,主要由《鲁申报》和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泰国曼谷出畈的进步华侨报纸——中文全民报,就象一颗灿烂的明星,永远闪烁在我的心中。它也是广大华侨不能不感到光和热的事物。全民报1945年10月10日创刊,1952年12月23日停刊,前后经历了八个年头,总共出版3,264号。在那些风风雨雨的日子里,全民报作为泰国进步华侨的一面旗帜,作为东南亚华侨报业的一个活跃阵地,广泛地影响了一代人,培养了不少的革命力量,可以说是鞠躬尽瘁地完成了它所负担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一位很著名的新闻界人士说过这样一句话:“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访问是决当不好记者的。”这话似乎绝对了些,但确是真知灼见。我从事新闻工作廿年间,每一篇成功或失败的作品,几乎都可以从采访中找到原因。可以说,廿年来,我采访的功夫每提高一步,新闻工作的水平也就上升一些——不仅写作的作品如此,就是编辑工作也是这样。因此,找笃信,采访不仅是新闻工作音的基本功,也是提高新闻工作水平的关键环节。采访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采访能力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成功的采访,往往需要采访者具有诚挚的态度、聪锐的头脑、广博的知识、深入的作风、机敏的谈吐、适宜的风度和充分的准备等。提高采访能力需要一个过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本文所谈是自己实践中的点滴体会,但愿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我近距离接触并采访美籍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是在全国科学大会举行以后的第二年,即1979年的春天。这是粉碎“四人帮”以后,国内外炎黄子孙都感到欢欣鼓舞的一个春天。此时的李政道教授正值中年,他不远万里,不辞辛劳地从美国归来,在北京科学会堂做了为期7周  相似文献   

19.
从事新闻工作20余年来,我有幸陆陆续续采访了我军200多位开国将军。他们中有上将王震、张爱萍、许世友、陈锡联、陈士榘、王平、划震、陈再道、韩先楚等,中将张震、廖汉生、莫文骅、皮定钧、媪玉成、张才干、杜平、聂凤智、胡奇才、刘兴元、刘昌毅、苏静等,以及少将刘华清、郭林祥、向守志、尤太忠、李德生、严政、龙书金、丁盛、周世忠等。目睹将军风采,耳聆壮士谈吐.使我写出了一批将军素描或专访。这些文章发表后,不少被全国数十家报刊及海外报纸转载。  相似文献   

20.
一丁钢是中国青年报社原国内部的老主任。我在中国青年报工作20多年,诸多的人和事定格我的记忆。丁钢就是其中的一位。就职中国青年报社,特别是做报社机动记者那段时间,我与丁钢主任交集甚多。老丁一家除小儿子外都是新闻人,他和夫人郭梅尼、女儿郭蓝燕三人都担任过中国青年报社记者部的主任,被中国新闻界传为佳话。老丁调入中国青年报社编辑部之前,在东北、江浙、上海等地做过地方记者,穿行滇藏边界,翻越唐古拉山,报道中印自卫反击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