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有的化学教科书~([1])上,草酸加热脱羧反应的实验中,装置有欠妥的地方,提出来供老师们参考。 文献[1]图23(附图A)。试管口向下倾斜放置的理由有二:其一是草酸加热脱羧反应的实验,是加热试管中固体,为避免释放出来而冷凝的水珠倒流到试管的灼热处而使试管炸裂。其二是草酸在157℃开始升华~([2]),为避免升华的草酸冷凝在管口而不受热分解。  相似文献   

2.
现行高中化学(甲种本)第三册教学参考书第282页有这样一段话:“讲甲酸时可指出,甲酸是羧酸中酸性最强的,这是因为在通常状况下,烃基比氢原子有更强的斥电子作用,由此也可看出分子中各基团或原子的相互影响。”本人认为,这段话中至少有下列两点错误,现提出与大家商榷。一、混淆了羧酸与饱和一元羧酸的概念我们知道,羧酸的种类很多。根据与羧基相连的烃基不同,羧酸可以分为脂肪酸与芳香酸、饱和酸与不饱和酸;若根据含羧基的数目不同,羧酸又可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通过实验测定(水溶液中),甲酸的酸性只是在饱和一元羧酸中为最强,而并不是在所有羧酸中最强。例如下列的乙二酸(草酸)、丙二酸、顺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反应原理CO_2与NaOH的反应,实质上就是碳酸(H_2CO_3)与NaOH的反应。当n(CO_2):n(NaOH)≤1:2时,发生反应①CO_2 2 NaOH=Na_2CO_3 H_2O,溶液中的溶质为Na_2CO_3和NaOH,或只有Na_2CO_3;再向其中通入CO_2,则发生反应②Na_2CO_3 CO_2 H_2O=2 NaHCO_3;①②为连续的两个反应,可叠加得反应③CO_2 NaOH=NaHCO_3。即当n(CO_2):n(NaOH)≥1:1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NaHCO_3;当1:2相似文献   

4.
实验证明醛基对 [Ag (NH3 ) 2 ]+ 的还原作用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 6 - 8,而甲酸是较强的羧酸 ( 2 0℃ K =1 76 5× 1 0 -4 )。银氨液的PH值范围是 1 0 - 1 1 ,当向其中加入甲酸后若混和液的PH值小于 6时 ,澄清液会开始出现浑浊 ,加热条件下是绝对不能生成银镜的 ,因银氨液中的如下平衡 :Ag(NH3 ) + + 2H+ Ag+ + 2NH4+ 在酸性条件下向右移动而使银氨络离子受到破坏 ,因此曾有人提出应增强反应混和液的碱度 ,也有人提出用甲酸的强碱盐代替甲酸的方法 ,无论哪种作法都离不开要使反应混和液的PH都≥ 1 3时才出现银镜。笔者多次作了向银…  相似文献   

5.
酸条件下,铬的化合物与过氧化物反应生成过氧化铬.过氧化铬因含过氧键而很不稳定,在水中易分解放出氧气.若将过氧化铬萃取到正戊醇中,则反应速率较慢,容易控制.本文采用戊醇萃取分光光度法[1] [2] ,测定随时间的变化的吸光度值,探索不同金属离子对过氧化铬分解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6—5]中,浓H2SO。与Cu反应的实验现象表述为:浓H2SO4与Cu在加热时能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退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相似文献   

7.
钠与醇反应放出氢气 ,此反应现象明显 ,操作简单 ,因而人们常用钠来鉴别六碳以下的低级醇 ,并作为醇的分类试剂。除此以外 ,大家熟知的羧酸、酚类等有机物也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值得一提的是醛、酮等典型的羧基化合物分子中的α氢也能被钠取代 ,这一事实至今还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一些高中化学练习题、个别高校有机化学教材 ,都出现过以钠作为醇与醛 (酮 )的分类试剂的例题和习题的现象。为此本文将谈谈钠与典型羰基化合物的反应。羰基是吸电子基团 ,它能使α氢活化 ,由该氢的PKa值可知 ,一些羰基化合物的α氢在常温下就能被钠取代。同…  相似文献   

8.
铵盐的化学性质课本上讲了两点:(1)铵盐受热易分解;(2)与碱反应可放出氨.其中,讲铵盐分解时,重点讲了氯化铵、碳酸氢铵的受热分解,硝酸铵的分解较复杂,没有提示其具体内容.但是,很多同学对硝酸铵分解反应情形还是充满好奇的.下面以一信息题的形式来揭示硝酸铵分解的种种情形.  相似文献   

9.
笔者认为不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是一类很重要的反应,并指出最常见的羧酸及其官能团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比饱和碳原子上的反应更易进行;卤代芳烃和卤代乙烯的亲核取代反应不易发生,但是,如果卤代芳烃卤原子的邻位或对位有吸电子基团存在以及具有吸电子基团 Y 的 YCH=CHX 型卤代烯烃,它们的亲核取代反应则较易发生.文中对上述反应的规律作了理论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正羧酸是有机化合物中一大类具有酸性的物质,其结构的特点都具有羧基.一般来说,羧酸是由烃基和羧基连接而成,但是也有例外,如甲酸(HCOOH)和乙二酸(HOOC-COOH).另有一些有机物虽然具有酸性,能与碱反应生成盐,被称为"某酸",但是却不属于酸酸,例如石炭酸(苯酚)、苦味酸(三硝基苯酚)、抗坏血酸(维生素C)等,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有机酸均指羧酸.一、羧酸在烃的含氧衍生物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陆建源 《化学教学》2004,(12):42-44
了解性质是基础,掌握特性更重要(见表一)有机物类别醇酚酸酷醛卤代烃官能团名称醉轻基酚经基梭基醋基醛基卤原子官能团化学式一OH一OH一COOH一C00R一CHO一X主要化学性质与Na反应能反应,放出场易反应,放出珑易反应,放出HZ不反应不反应能反应与Na0H哪)反应不反应能反应易反应,生成盐能反应(水解)不反应能反应与NaHCoa〔盐)反应不反应不反应反应,放出COZ气体不反应不反应不反应与NaZC场(盐)反应不反应反应,生成N瓦HC03反应,放出C02气体不反应不反应不反应脱水反应L分子内脱水生成烯2.分子间脱水生成醚一般不能1不能2.在碱作用下…  相似文献   

12.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不选用硫酸、浓盐酸或硝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反应?答:因为硫酸与块状的石灰石(大理石)反应,开始时有二氧化碳产生,同时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钙会覆盖在石灰石(大理石)的表面,使其不能与硫酸接触,反应就会逐渐停止。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入较多的氯化氢气体,从而使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不纯。硝酸虽能与大理石反应,但硝酸很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时易发生分解反应,放出二氧化氮和氧气。反应方程式如下:4H N O34N O2↑ O2↑ 2H2O因此,用这种方法制得的二氧化碳纯度不高。二、实验…  相似文献   

13.
新编六年制重点高中化学课本第二册第47页(实验2-7)中硝酸钾受热分解实验,按课本操作步骤不易观察到有气体放出,带火星的木条更不能燃烧。若把带火星的木炭放到盛有加热熔融的硝酸钾试管里,虽见木炭燃烧,但这不是氧气和木炭的反应,而是硝酸钾和木炭的反应,因此我们把硝酸钾改为硝酸钠不违背教材内容——活泼金属硝酸盐受热分解生成氧气和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14.
笔者认为不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是一类很重要的反应,并指出最常见的羧酸及其官能团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比饱和碳原子的反应更易进行;卤代芳烃和卤代乙烯的亲核取代反应不易发生,但是,如果卤代芳烃卤原子的禽位或位有吸电子基团存在以及具有吸电子基团Y的YCH=CHX型卤代烃烃,它们的亲核取代反应则较易发生。文中对上述反应的规律作了理论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点燃”是引起反应发生的一种条件,其反应现象一定是燃烧。“加热”是指将反应物置于酒精灯的外焰(400℃-800℃)受热而发生反应的条件,但反应出现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硫与铜丝反应时将装有硫粉的试管用酒精灯加热,使硫呈蒸气状,再把铜丝插入盛有硫的试管中,观察到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做H2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首先用H2将试管中的氧气排净,再加热氧化铜,只能观察到试管中的黑色物质变红,而看不到燃烧的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1.已知脱羧反应: OH_3—COONa+NaO—H CH_4↑+Na_2CO_3 学生在学习脱羧反应之前所知有机化合物的知识还很贫乏,还不具备对脱羧反应本质的揭示,所以教学中应通过以下反应①→②的类比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思维训练题(完成下列反应式):  相似文献   

17.
银镜反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镜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鉴别醛基存在的典型实验,该实验的条件要求严密,科学性强,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精神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索生成光亮银镜的实验条件、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实验条件及操作技术和实验成败关键等。1实验原理银氨络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醛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把醛氧化成羧酸,而银氨络合物的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附着在试管内壁形成银镜,故称银镜反应,可以鉴定醛基的存在(1)CH3CHO 2[Ag(NH3)2]OHCH3COONH4 2Ag↓银白色 3NH3↑ H2O(乙酸铵)总之:凡含有醛基的有机物(如:醛、甲酸、甲酸酯、葡萄糖等)都可…  相似文献   

18.
移IJ掺请设计实验,证明三氧化二铁能加快氯酸钾分解的化学反应速率. 解析:(1)验证加热Kclos时放出o:的情况,(2)验证加热Fez0,是否有0:放出,(3)加热两者混合物,观察Kcl0,放出0:的情况. 在此要注意的是:描述现象时语言的表达要准确,而且现象和结论要一致. 首先要看清题意:本题是要证明Fe2(),能加快氯酸钾分解的化学反应速率.其次要能看出命题的暗示:题目已给出三个实验步骤.暗示要设计三步实验. ★答案★★:(1)加热Kcl0,,并检验是否有0:放出 反应所需温度较高,有0:放出 (2)加热Fe20。,并检验是否有0z放出加热后,没有0:放出 (3)加热KclO,和…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6-5]中,浓H_2SO_4与 Cu 反应的实验现象表述为:浓 H_2SO_4与 Cu在加热时能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退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_2SO_4(浓)+CuCuSO_4+2H_2O+SO_2↑笔者做该实验时,出现了异常现象,反应后的试管内有大量黑灰色沉淀,加水后溶液呈现蓝色,是什么原因造成现象不同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验证实验。  相似文献   

20.
一、保护措施必须符合的要求1.只和要保护的基团发生反应,和其他基团不反应;2.反应较易进行,精制也比较容易;3.保护基易脱除,在除去保护基时,不影响其他基团。二、常见的基团保护措施1.对羟基的保护在氧化时或某些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反应中,往往要对羟基进行保护。(1)防止羟基受碱的影响,可用成醚反应。如:R OH R→'OH R—O—R'(2)防止羟基氧化,可用酯化反应。如:2.对羧基的保护羧基在高温或碱性条件下,有时也需要保护。保护羧基最常用的是酯化反应。如:3.对不饱和碳碳键的保护碳碳双键易被氧化,对它们的保护主要是用加成反应使之达到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