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三的一次月考中,有几道物理试题的得分率极低,于是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仔细品味这几道题,觉得不但有趣,试题的思想性也很强.今写出来,讨论一下。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力学中,在牛顿运动学公式之后,升华出两个定理和两个守恒定律,即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1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适用于研究单个物体A,机  相似文献   

3.
冯建跃 《物理教师》2005,26(12):5-66,F0003
中学物理在讲授到动量和机械能时,必然要讲到有关“平板”的一类习题,这种习题因为涉及到两个(甚至三个或,n个)物体及其运动的多个阶段,使得习题情景变得扑朔迷离,物体的运动过程错综复杂,如果教师的讲解似蜻蜓点水,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性,最终很有可能导致学生对此类习题的学习不得要领,见到它就无从下手,产生畏惧心理.如何让学生能够顺畅地学会这种习题的解答,突破这个教学的难点,这也应算是我们中学物理教师的一个非常具体的、非常实在的研究课题.本文是笔者对此题教学的一些思考和研究,供大家欣赏,并请同行指教.  相似文献   

4.
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关键是深刻理解:什么物体,对什么参考系,在什么条件下,怎么守恒。  相似文献   

5.
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中学物理的重点内容,因此,课本上既安排有演示实验,也安排有学生分组实验。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历来都是研究单摆小球的摆动,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却略显单调,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笔者采用了在国外一本物理教科书介绍的、同样的演示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装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装置结构并不复杂,但演示起来十分生动、有趣,很受学生欢迎。现介绍给大家,感兴趣的读者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6.
郑国安 《物理教师》2005,26(8):40-40
1引言本刊2004年第2期中一文《对高中物理教材“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节的思考》(以下文[1]),认为机械能守恒具有相对性.首先文[1]提出的这个观点值得商榷.文[1]认为机械能在一个惯性参照系守恒,在另一个惯性系就不一定守恒,这样的观点曾在《大学物理》杂志上引起广泛的争议(文[2  相似文献   

7.
1教材分析物理课程是工科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掌握基本物理规律的基础上,熟悉物理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在后续专业课程的作用。在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五年制高等职业《物理》(第一册)中,第5章第五节"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建立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而机械能守恒定律又是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8.
蔡晓明 《物理教师》2007,28(6):35-36
传统的物理实验采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由于电磁打点计时器与纸带之间存在摩擦,影响实验的精度;2.提纸带的手的抖动不能保证重锤在速度为零开始计时;3.纸带上的点存在拖痕而较粗,影响处理精度.所以实验效果极差,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为了解决这一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势能是机械能守恒的知识基础,是本章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本节讲述重力势能及其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变化以及与重力做功的关系.由于与动能定理的表述不一致,学生往往不易理解,教学时最好能结合一些实例,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解开学生的困惑,为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0.
高中物理力学中涉及两个守恒定律,即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掌握这两个守恒定律,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能更进一步.这两个定律表示的是机械运动不同本质的规律,有相似和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11.
在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必须选定一个零势面来确定物体的重力势能.零势面的选取是任意的,通常选择便于解题的零势面.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阶段,应充分理解和掌握力学中的五个基本定律,即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和牛顿定律.以上5个知识点的排列顺序,也正是分析物理问题时,筛选适当的解决问题理论观点的先后顺序.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运用动量定理解决有关电磁感应问题是同学们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将通过例题分析来加深大家对动量定理在电磁感应中应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在物理的题解与教学中 ,有关系统内相对运动的习题既是高考的重点、又是难点。本文通过几个例子 ,说明如何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例 1 质量为 m半径为 R的小球 ,放在半径为 2 R质量为 2 m的大空心球内 ,大球开始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当小球从两球心连线的位置沿内壁滚到最低点时 ,如图 1所示 ,大球移动的距离为多大 ?析与答 小球沿光滑的内壁滚下。将小球和大球看成一个系统 ,它们在水平方向上的动量守恒。且初动量为零。这样系统的质心位置不变。设大球相对的地面移动距离为 s1小球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是 s2则有 :2 m…  相似文献   

14.
应用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时,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而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时,研究对象必定是系统;此外,这些规律都运用于物理过程,而不是对于某一状态(或时刻).因此,在用它们解题时,  相似文献   

15.
在解决动力学问题的过程中,对涉及求速度和位移问题,应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最简便;对涉及求加速度和时间问题,从牛顿运动定律入手分析最简便;对涉及求时间和速度的问题,从动量和冲量的观点分析最简便。  相似文献   

16.
机械能守恒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人教版物理教材中,这个实验的方案是利用打点计时器、重锤、铁架台等器材完成这个实验的.实验时,让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然后通过打点计时器获得的纸带上的点得到这个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和增加的动能,验证两者是否相等,则以此验证机械能守恒.  相似文献   

17.
舒建明 《成才之路》2010,(19):55-55
"动能"和"动量"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能帮助我们简便而快速解决许多物理问题。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将动量MV写成动能,或将动能写成动量,造成"动能定理"与"动量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相混淆,给学生的学习产生很大的障碍。为此,本人将"机械能"和"动量守恒定律"两章合在一起,以区别"动能"和"动量"为突破口进行小结,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功和能关系几乎贯穿于整个物理学。可以这么说:能否正确、熟练地运用功能关系解题(包括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原理等)是学生物理学习是否入门的重要标志,是教师判断学生掌握这方面知识程度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9.
弹簧类的问题一直是同学们较为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将弹簧的弹性势能与能量、动量结合起来的题目,这种类型的题目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将整个物理过程分析透彻后,再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去解答.对于弹簧及关联物这一系统的相互作用过程,同学们只需要把握好这样一个原理:如果不存在摩擦及其他方式导致的能量耗散,也就是说系统中只有动能与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之间的转化,则系统总的机械能守恒;如果系统所受的合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此外,一般情况下题中所涉及的弹簧都为轻质弹簧(质量可忽略不计),所以在计算动量与能量时,可以忽略掉弹簧自身的动量和能量.  相似文献   

20.
唐耀东 《物理教师》2000,21(5):30-31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要求选取第1、2点间距离接近 2 mm的纸带进行测量,为什么呢?教材上做了如下的解释:打点计时器每隔 0.02 s打一次点,自由落体运动在最初 0.02 Ss下落的距离1/2×9. 8×0. 022 m=0. 00196 m≈2 mm.所以,纸带第 1、2两点间的距离接近 2 mm,意味着纸带是在打第 1个点的瞬间开始下落.这个解释无疑是正确的,然而由于这个解释的文字说明比较简洁,使许多教师、包括杂志上谈到这个实验的一些文章、以及习题练习之中出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 利用打点计时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