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0 毫秒
1.
高芳 《黑河教育》2013,(2):26-26
数学课上的“说”是一种特殊语言,它要求准确、精练,而且强调严密的逻辑性,,严谨准确的语言是培养思维逻辑性和周密性的“良方”,清晰精练的语言是培养思维独立性和深刻性的“妙药”。本文试从概念教学的课堂语言要有准确性、启发性和完整性三方面,探究如何运用数学课堂的语言艺术提高概念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2.
规范的教学语言是教师长期实践、细心揣摩、不断优化而渐至佳境的结晶。是教师人格魅力与学科特点、语言艺术有机融合的产物。规范的数学教学语言应有以下特点:一、准确性与条理性数学语言要求准确明晰.富有严密的逻辑性。对概念、定理、法则的表述必须严密完整、准确无误。不可随意编造、简化;对证明求解过程必须条分缕析、因果有序、引用精当。准确的语言常体现在对关联词语和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上。如“当”“仅当”“当且仅当”“有且只有”“和”“或”“且”“却”“不都”“都不”“任意”“唯一”等。例如“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平行公理)。”就不能去掉“有且只有”。  相似文献   

3.
人教社修订出版的供1988年冬季使用的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中选入了高占祥同志的《当说必说》一文。这是一篇针砭时弊的杂文式的议论文。文章针对当时关于“说”的议论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当说必说”的论点。《当说必说》一文是作者在党的十二大以后写成的。当时作者看到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志而对歪风邪气该说的不说,该顶的不顶,甘愿充当与世无争的好好先生。而当时报刊上一些谈“修养”的文章,也在提倡“少说”“慎说”。作者对上述情况很反感,于是便写成了说“说”的这篇文章。著名学者唐(?)同志曾提出杂文的特点是“所言者小,所见者大”。这种见解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姚文元之流当成靶子  相似文献   

4.
《当说必说》是一篇针砭时弊,言简意赅的好文章。由于作者是站在“真正的革命者”的立场上,以“对于人民、对于革命事业”的态度如何来判定是非的,这就确定了这篇文章坚定的原则性、思维的明晰性,和尖锐泼辣的战斗风格。文章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的观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在教学中,知识的传授,思想的引导,认识的提高,都要通过运用语言来实现。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运用语言艺术来增强政治课的教学实效。 一、把握语言的准确性,做到表述科学,无懈可击 思想政治课传授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知识,教材本身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在讲授中,教师必须语言准确。政治概念和术语都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在表达中不能有半点随意性,若用词不准确就会使其面目全非。如初三《思想政治》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同“人民代表大…  相似文献   

6.
说“迎取”     
赵运普 《语文知识》2000,(12):38-40
《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也常省作《焦仲卿妻》),这是中等学校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照一般情况说,文字注释该没有什么大疑问了,然而问题并不很简单。就拿焦仲卿迫于母命不得不遣送刘兰芝之时,与刘兰芝相约“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的“迎取”来说,就很值得探讨一  相似文献   

7.
“古音韵至谐说”是古音学的重要理论,但用韵“至谐”,只能存在于同质的语言中,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状态.“古音韵至谐说”是古音学研究的立论基础,否认这一理论,就没有充分的理由以《诗经》作为上古音的主要研究对象,上古音的研究就不可能走向深入.面对上古音这一特殊的研究对象,古音学家总结的理论及规律都难免有许多例外,但他们却总是力图在例外之外寻找更深层的规律;“古音韵至谐说”与“合韵说”、“同谐声必同部”等诸多理论相互补充、环环相扣,共同构建古音学研究深厚严密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当说必说》补注江苏陈友宝《当说必说》一文中最突出的引用,莫过于那则墨子的寓言故事。但遗憾的是,文中缺少有关该寓言的必要性注解,多数同学因此多有不明。现就其中两个必要的地方作一补注。一、关于该寓言故事的作者:同学们通过读文中的预习提示,以为作者就是墨...  相似文献   

9.
本单元《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理想的阶梯》、《说“勤”》、《事业篇》四篇文章均是议论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运用名言和事例作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难点是议论文的结构以及议论文中事实论据叙述的详略。本单元的可考点有:①全文或主体段落的结构层次分析;②名言的记诵与恰当运用;③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的比较区别;④准确、严密、生动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咱的地盘咱做主!”欢迎大家来到互动隧道领地——“作文QQ站”!今天,客座咱这儿的是《中学生》杂志的特约记肴徐锡同学,我们邀他一同来讨论作文中的词语运用的问题。说真的,老师一批作文就告诉我们文章不生动,语言干瘪,像个“瘪三”;加上修饰语吧,又说词语华而不实,没有真情实感,你说这词语怎么才能巧妙地活用?  相似文献   

11.
《新思维综合英语》这套供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英语专业专科学生学习的教材,首先从名称上就突出了这套教材编排使用的“新思维”和“综合”性。《新思维综合英语》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既侧重语言交际的流利度,又强调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同时注重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整体语言教学强调语言是一个整体,语言能力是综合性的,在整体语言教学的课程实践中,教师应使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学习活动中,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在活动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对于《论语》中“必也正名乎”(《子路》)、“必也使无讼平”(《颜渊》)一类句子,不少注译者将“必”仅看成是修饰语,把全句当作单句理解,这是值得商榷的。个人认为,《论语》中的这类句子,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假设复句,“必也”是偏句,表示假设条件,后面是正句,表示结果。一从文意看,这类句子都是前有所承,往往表示从反面或另一角度来说明问题,都包含着某种假设条件。试将这些句子逐一分析如下: (1)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八佾》)  相似文献   

13.
该文的语言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和幽默性等特点,下面分别谈谈。1.准确性如“美国的白皮书,选择在司徒雷登业已离开南京,快到华盛顿,但是尚未到达的日子——八月五日发表,是可以理解的?”其中“业已”“快到”“但是尚未到达”这些修饰语的运用,看似文字游戏,其实不然,因为美国政府发表白皮书的目  相似文献   

14.
公文语言是公务实践的理性反映和语言概括。由于它长期根植于社会生活的土壤 ,应用于公务活动领域 ,故在词汇方面有一些自身的特点。1、单义性。一般是一个概念只有一个词语形式 ,一个词语形式仅表示一个概念。如“命令”、“纪要”、“施行”等。这些单义词语 ,是公文术语的构成要件之一 ,它有利于准确地理解和运用 ,不易造成歧义。公文词语的单义性特点 ,公文语言表达准确性的基础。2、专业性。工作的专业性必然与语言的专业性相同步 ,这种特征表现在词语的适用范围和术语程度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依存 ,互为条件。一般地说 ,词语适用范围愈…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培养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是:“学前儿童要学会安静地倾听别人说话,知道认真倾听是一种尊重人的表现;能够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地倾听,迅速、准确地掌握别人说话的内容,从而正确理解;而且要引导幼儿乐意交谈,讲话有礼貌,能听懂普通话,会说普通话。”  相似文献   

16.
徐京魁 《教师》2011,(29):31-33
“说课”是教师运用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的一种述说,好的说课稿和准确的解说语言可以准确地表达出教师的设计思想和具体实施。本文结合湖南省公共课语文组一等奖的说课稿展示了大学语文说课的模式和解说语言技巧。  相似文献   

17.
语言准确严密,是议论文语言的突出特点之一。写议论文的宗旨就是要讲清道理,以理服人,这就要求文章应有明确的概念、准确的判断、严密的推理,要达到这样的要求,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常体现在句中的定语、状语等成分上。如“洪秀全、康有为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句中“在中国共产党出生以前”和“向西方”两状语,前者限定了他们“寻找”的时间,后者说明他们“寻找”的范围和方向,使句意非常明确。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还体现在恰当的词语或句序上。如“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句中“怀疑”、“思索”、“辨别”三者前后相承,有明显的层进关系,既明确了“怀疑”的具体内容,又指出了“怀疑”的三大步骤,先后次序分明,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18.
《说文解字》“同意”本意辨说陈建裕《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造字结构、探求汉字本义的专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体系完整严密的字典。许慎创建的编排系统和释字体例等,成为我国历代辞书编纂的楷模。《说文》在对汉字形、音、义的说解过程中,运用了很多术语,...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当然,积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学生从勤于积累到学会运用,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着力引导、点拨。具体说来,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最大限度地促进其转化。 一、品味比较,引导学生运用准确的语言 运用准确的语言,这是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教师可通过造句或选择填空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如,“究竟”一词有两个意思。于永正老师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水上飞机》时,  相似文献   

20.
凡感人之文,必有作者渗透之深情。前人评《水浒》创作时说:“水浒者,发愤之所作也。”《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说:“看来字字都是血,十年辛苦非寻常”,“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说自己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