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规则与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竞技健美操比赛中,难度动作是成套动作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体联2001年规则的提出对难度动作有了新的要求。本文根据1997年和2001年规则,对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关于难度动作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从竞技健美操中难度动作的级别和类别以及难度动作的选择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试图找到国际健美操难度动作发展的主要方向,为健美操的教学、训练提供点滴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竞技健美操2005到2013年三个周期的规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新周期规则下竞技健美操新增有氧舞蹈和有氧踏板两个竞赛项目,集体操人数由6人改为5人;竞赛场地统一为10m×10m,竞赛时间统一为90s±5s;难度动作经历了由少到多,再由多到精的一个发展历程;新难度动作不断增加,高分值难度动作数量和级别不断提高;成套动作的艺术评分细则更加系统化、具体化、明确化;成套动作难度动作完成部分增加减分要求细则和一致性错误减分。我国竞技健美操在新规则下应提高创新能力,取各家之所长,特别是在成套动作编排上,突出创编的新颖性、独特性;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加强运动员的个人艺术修养,提高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国际评分规则的修改对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国际体联健美操技术委员会所颁布的全部版本的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中的完成与难度部分的修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规则的演变引导健美操技术逐渐向竞技级别化的方向发展;对于成套动作中所采用的难度动作的编排和完成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周建社  周鑫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11):38+51-38,51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并结合2005—2008年和2009—2012年版竞技健美操比赛规则操化内容修改前后的规则相对比,时第十、十一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三人操前6名参赛队成套动作中的操化动作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指出了世界三人竞技健美操操化的创新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2009—2012年FIG竞技健美操规则变化的特点及竞技性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艺术编排、动作完成、难度动作3个方面,对2005-2008年版和2009-2012年版的国际体操联合会(FIG)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进行分析和比较,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和统计分析法对新周期规则的变化特点进行探讨,分析新规则对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艺术裁判评分的具体化使得对成套动作的艺术性要求更高,突出创新性和多样性;在完成裁判评分中,对错误的减分力度加大的同时细化了评分内容;难度动作类别的调整,数量和系数的变化使运动员选择高难度、高级别动作的余地加大等方面.通过分析对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进行竞技性展望,为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的训练和编排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FIG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改变对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艺术编排、难度技术、动作完成三方面,对1997~2000年版、2001~2004年版、2001~2004年修订版及2005~2008年版的国际体操联合会(FIG)竞技健美操规则进行分析,了解规则的改变对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的主要影响。具体体现在:成套动作编排越来越强调操化动作、过渡与连接、托举、难度等内容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对成套动作的艺术性要求不断提升,动作要结合特定的音乐加以完美表现;规则的改变使难度动作的分组、动作分值更趋合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2007、2008年全国锦标赛精英组六人操项目决赛套路难度动作的技术指标进行数理系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精英组运动员难度动作的编排设计思路、发展方向与竞技健美操规则保持了一致,精英组六人操选手在成套动作中表现出技术的规范性、难度动作的选择与动作的完成质量上尚有存在一定的不足,应进一步强化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对2005—2008年到2017—2020年版的国际体操联合会《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中的难度动作进行分析和比较,并从难度动作数量和难度动作的运用上进行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统计分析法对新周期健美操竞赛规则的变化特点进行探究,分析新的规则制度下竞技健美操发生的变化。指出在竞技健美操规则新制度下,健美操运动员在竞技场上动作的难易程度现状以及动作的未来发展境况。  相似文献   

9.
陈瑞琴 《体育学刊》2012,(5):123-126
对第10~11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我国与世界各项前3名运动员成套动作中所选的跳跃类难度动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成套动作中选用的跳跃类难度动作的数量和分值上均高于世界前3名选手;我国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选用的跳跃类难度动作类型主要偏重于屈体分腿跳类,动作的完成比世界优秀运动员选用的科萨克跳类的难度大;我国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选用的跳跃类难度动作主要分布在整套操的前半套,而世界优秀运动员主要分布在整套操的后半套,这对运动员的专项体能及下肢动力性力量的要求较高,这说明我国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下肢动力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周凯 《湖北体育科技》2017,36(7):612-615
目的通过竞技健美操技术规则及项目技术发展特点,来探析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的趋势。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国际体操联合会制定的2013~2016版与2017~2020版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竞技健美操发展更加注重自身项目表现的难和美的技术特点;对体能要求调低的同时更加强调提升技术组合的多样性;修改了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的编排,强调操化动作的重要性;降低难度组选择要求,使竞技健美操适应更多人群的同时更具观赏性。  相似文献   

11.
体操难度与美感的辩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迟振国 《体育与科学》2001,22(1):49-51,48
难度,体现了体操的竞争实力,使体操运动具有激烈的竞技性特点;美感、体现了体操的核心价值。使体操运动具有艺术性特点。体操中的难度与美感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难度与美感只有交融在一起,才能产生高水平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难度动作是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的核心内容。以运动技能迁移机制的分析为切入点,研究了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技术链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结合专项体能训练实践,探寻了难度动作体能训练与技能训练的融合关系以及专项运动素质的形成路径,丰富了竞技健美操专项体能训练理论。  相似文献   

13.
难度动作是竞技健美操发展和竞技的焦点。其创新方法主要从"难度动作组合"和技术创新采取逆向、递进、移植、组合等方法进行。通过对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的创新因素和方法进行分析,旨在对我国竞技健美操项目难度动作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归纳、录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10年艺术体操"全国冠军赛"成年个人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4项器械成套动作进行研究。主要依照2009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变化特点,对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难度的选编特征进行系统、深入的剖析,并顺应规则的变化规律探索器械难度的发展走向。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对圈操难度选编与技术驾驭的最好,其次为绳操、球操,带操为弱势项目;各项器械熟练性动作的选编形式较为简单,缺乏多样化;提高带操器械难度技术与惊险性是目前关注的重点,选用器械惊险性动作作为成套结束动作是艺术体操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不用手"运用器械将是今后艺术体操技术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本文对第39届和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体操比赛团体、全能和单项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和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规则对竞技体操运动发展具有导向性;稳定性是团体决赛制胜的首要因素,世界男子体操的格局趋于多极化;全能比赛呈现出强项突出,单项均衡发展的特点;单项比赛的竞争呈现出垄断性的发展趋势。要求在动作难度和编排上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6.
试论竞技体操难与美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竞技体操的内涵、发展的内部动力及竞技体操“难”与“美”的界定与分析 ,论证了竞技体操难与美的辩证统一关系 :难是竞技体操的生命 ,美是竞技体操的灵魂 ,竞技体操难与美的矛盾斗争运动推动其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创编一套中老年健身调理操,通过遥测心率仪,分析受试者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变化,并结合问卷,调查运动员的主观感觉效应,评价此健身操对中老年人的锻炼功效,为中老年人进行科学合理的锻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有氧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有氧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方法:实验组的女大学生采用自编的有氧操3套,进行18周的训练,3次倜,60-90min/次。利用锻炼感觉量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等研究工具,对实验前后实验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实验前后存在锻炼感觉的显著差异(除疲劳感外);对照组实验前后除积极参与感存在显著性差异外,无锻炼感觉其它指标的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后存在心理效应的显著差异(除疲劳感外);实验组在实验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则没有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后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适宜的有氧操锻炼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增强女大学生的运动愉快感。  相似文献   

19.
对获得第11届健美操世锦赛男单决赛第五名的中国队与前三名队的难度动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单与前三名队相比,难度动作的总分值偏低,提高难度动作是今后训练的重点;中国男单在B组只选择了一个难度动作,存有一定的风险性,今后应加强和丰富B组难度的训练;中国男单与前三名队在体能方面相比,有一定差距,发展运动员的体能是今后训练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通过查阅近年来竞技体操大赛的资料和对1993-2008年国际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的全面分析和比较,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探讨了新规则变化的主要特点,得出未来竞技体操动作技术的发展方向:发展难度和动作的创新将是竞技体操发展的主流,掌握全面动作提高成套动作的起评分将是竞技体操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