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一句名言:"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现行的教育中,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常用的直接手段有:表扬、批评、奖励、惩罚、谈话等,固然能收到一定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所以,隐蔽德育的"教育"意图、淡化被教育者的"受教育"意识是进行德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愈少感到落到自己头上的教育设想,任何一种教育现象的教育效果便愈大。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在课堂中,恰如其分地应用隐性教学,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无痕教育是指把教育意图和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问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不留痕迹),给学生以教育的教育方式,其前提是隐蔽教育意图。它既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育人技巧,是一种教育的美学哲学境界。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永正说:“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这是“无痕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7.
徐斌 《江西教育》2014,(3):12-14
无痕教育,是指“把教育意图与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给学生以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是能够找到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基础”。杜威在论述“什么是教育”时也指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渗透体验感染是我们智慧德育的主题词。实践证明,无痕教育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大。渗透——帮助形成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健全的心理适应是保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合群、善于接纳与容忍他  相似文献   

9.
吴洪华 《师道》2011,(9):44-45
教学是一种启迪感化、心灵交流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而无痕教学恰能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通过问接、暗示等方式给学生以教育。教学无痕、情智共生是课堂教学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10.
故事是小学生钟爱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当你想教育学生时,将其转换成故事的激励,效果可能会更好。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隐蔽自己的教育意图,开掘别样的治班点子,能收到不错的效果。下面是我的一些有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祁卫军 《考试周刊》2014,(84):137-137
<正>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浓郁的情趣一直被认为是学习的"润滑剂"。"寓教于乐"可以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看法。一、教师语言幽默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讲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精制的钥匙,它不仅可以开发情绪记忆,而且可以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物理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幽默艺术则是教学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幽默是教师的魅力活力能力的重要标志是教师知识智慧灵感修养在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提出了淡化教育痕迹,隐藏教育意图观点,它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充分理解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在教育过程中尽量不暴露自己的目的,改变学生总是以被动、应付的态度去接受教育的状态,浅化他们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在充分的自开放地区意识支配下,自觉自愿或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内容。本文就谈谈隐蔽教育意图的两种策略。  相似文献   

15.
徐斌 《江西教育》2014,(8):12-14
无痕教育,是指“把教育意图与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给学生以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是能够找到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基础”.杜威在论述“什么是教育”时也指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  相似文献   

16.
既然“人的关怀”是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那么,现代德育至关重要的一条是:隐蔽德育的教育意图,淡化被教育者的受教育意识,以实现人的最大自由与最大尊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丁慎武 《中国教师》2013,(Z1):238-239
"教育无痕"是当前教育界盛行的教育理念,它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极高的教育境界:没有夸夸其谈,没有正襟危坐,没有训斥责备;有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心灵与心灵的融合,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无痕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一种"将教育的意图掩盖起来"的真正的教育艺术,一种充满人性化关怀的超凡的教育智慧,她让被教育者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切身体验、自觉自悟。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爱的艺术.莎士比亚曾精辟地指出:"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需要有渊博的知识,更重要是有爱心和教育智慧.对幼儿来说,爱心和教育智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多一份赏识,少一份批评"就是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9.
教育无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这道出了“无痕教育”的真谛。教育者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轻描淡写的一句鼓励,富有深情的一个眼神,不露痕迹的一个暗示……都会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产生极大的影响。“无痕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育人技巧。与各学科相结合的思想品德教育就需要如此,它不应该是口号式的道德说教,而应该由我们每一位教师结合本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无痕”渗透。那么,如何做到“无痕教育”呢?笔者在写作和中学语文教法课教学中,总结出如下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0.
常坤 《青年教师》2004,(5):13-14
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富有人情味的、和风细雨似的批评体现了教育的真谛——以人为本。我们不妨从下面中外教育家们的如歌批评中学点批评的艺术,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添些艺术和人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