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虹 《语文知识》2007,(4):30-31
沈从文小说的自然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反对伦理道德对文学的拘囿、注重挖掘人的自然属性、展示恣肆放纵的生命形态以及毫发毕现的细节描摹等方面。这一倾向既有郁达夫小说的影响,更取决于作家所受湘西文化的濡染及其独特的人性理想,并非作家刻意追求。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从切身的经历中形成了歌颂人的原始野性和生命强力的内容,企图建立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对现代文明中道德沦丧的人性的疗救。  相似文献   

3.
人性是沈从文创作的出发点和旨趣所归。在“美丽的忧愁”中,沈从文状绘着湘西少女自然的生命形态,挖掘着她们身上至美至善的人性,从而反观备受传统文化和商业文明毒害的所谓现代都市人的人性异化、人格萎缩和道德滑坡,为拯救我们这个日益堕落的民族精神、重适民族品德,进行着智性的思考和诗性的诉求。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的小说主要的是写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充满原始习俗的乡间人生,二是现代文明下的都市人生;他把人类病态精神看作都市文明对人性的扭曲。在他的都市题材小说中,他通过城乡对立视角中的人生体验来审视"乡下人"眼光中的现代都市人生。明显地流露出作为"乡下人"的自我主体所特有的对都市人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的强烈否定意识。展示形形色色的所谓城市精英的丑陋人性,他怀着对理想人性的执着追求痛斥这种人性的沉沦,并试图在现实与理想对比中揭示这种现象所产生的根源,体现了人类不可泯灭的对精神世界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5.
6.
表现人性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中心。他在小说中讴歌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表达对美好人性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边民扭曲变形人性的忧患以及对都市现代"文明人"人性沦丧的批判。作者有意让这几种人性形成对比,以"乡下人"的眼光来歌颂人性的美好,批判人性丑恶。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沈从文湘西题材小说中对于健康人性的描述,看到了作为现实主义者的沈从文的浪漫情怀。文章指出,沈从文笔稿湘西健康人性的唯美品格也是作家人生理想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8.
自然主义与张天翼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虹 《语文知识》2008,(4):18-20
作为中国现代左翼青年作家的代表,张天翼曾为文坛贡献了一批优秀的现实主义之作;但其小说创作尤其是三十年代初期的创作也存在着自然主义的印痕。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审丑意识、冷静客观的笔法及对于某些龌龊事象的精细描绘等。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在以湘西为背景的文学创作中,塑造了一群蛮悍而真诚、粗犷而纯朴、重义而轻利的水手形象.在对他们酣畅淋漓的生命形态的描绘中,沈从文挖掘他们至善至美的人性,从而表达他的无法言说的温爱,寄寓他的"重造民族品德"的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五四”以来受外国文学思潮尤其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在其小说中以浪漫主义的笔调、富于幻想的语言,将精神分析学说发挥极致,构筑了一个与同时代作品互补的异彩纷呈的人性世界。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的小说作品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通过讴歌原始生命力完成对都市人日益堕落、萎顿的人性的救赎,极具生命意识。本文从生命神圣的本质、生命神圣的维度、生命神圣的远景凝眸等三个层面,对沈从文小说生命神圣的特质进行了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12.
高晖 《考试周刊》2010,(49):22-23
沈从文的小说是沈从文文学成就的重要代表,沈从文在他构筑的湘西世界里,给读者呈现的是人性与大自然和谐的美景。本文阐述了沈从文多篇小说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3.
“生命”是研究沈从文小说的一把钥匙,沈从文小说的创作有中西生命文化的因子,同时,沈从文“地域”、“文化”的边缘身份也使他的作品与乡土的“生命”结缘。他的生命思维模式是,采取社会进程向后看, 把目光投注于“过去”(人类的童年),歌颂这种“人类的童年”的原始本真生命,生命道德提升向上、向前看的特殊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所走的文学道路是一条有悖于现代文学常规的道路。他对民族现代化的主流话语采取了一种保留的态度,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精神的"不合作者"。他的湘西作品系列以一个逸出主流社会的生命群落展现了人之生命存在的本然样态,在这里,人作为原初生命的自然原则和淳朴人性与人作为社会动物的理性原则和"道德"人性判然有别。沈从文取前舍后,于二者的张力中寻找到了提升人之生命境界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的小说深受西洋文学特别是日本私小说的影响,带有较浓的自然主义色彩;在开掘自我悲剧的社会根源方面,突破了“私小说”多写身边琐事的局限;在确立白话小说语文体成形和推动浪漫主义小说流派的发展方面,功不可没。但是,过分渲染了感伤忧郁的病态心理,以及由这种心理所造成的慢性自戕的生活方式;作品中的人物大都远离社会斗争,以颓废的生活方式逃避黑暗现实;在艺术上,缺乏连贯的情节和完整的结构,人物大多属于“扁平人物”,缺乏“圆形人物”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一生著述丰厚,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王,他的小说不仅充满了湘西神秘色彩与田园牧歌气息,在艺术特色上也是风格独具。《龙朱》作为沈从文创作成熟期的作品之一,基本可以代表同一时期沈从文作品的写作风格,通过对《龙朱》的分析,可以较好地体会沈从文小说中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对沈从文小说中的地域特色进行描述,并以小说<边城>为例,分析和探讨了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情节"和民族地域特色以及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8.
沈从以给他留下深刻烙印的湘西作为背景,在他的小说中营造了一个诗意朦胧的湘西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对爱、美和生命的赞颂。他从自己熟悉的生活领域里汲取了创作的灵感,选取对自己影响较大的事物作为题材,追求语言上的简洁、含蓄、平实、朴素,以超常的恒心和毅力进行创作,并本着经济、妥帖、恰当的标准进行修改。从而构成了他小说的特色:清新、自然、朦胧、诗意。  相似文献   

19.
生活于同时代的沈从文和川端康成在小说创作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人物塑造上:爱与美的女性形象;在人与物的对应关系上:情案交融,物我同一;在作品的基调上:淡淡的哀伤。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的不同又使二人的小说艺术表现形式有很大差异——在着眼点上:乡村陋习、丑恶文明的批判和因美的消失而表现的人生虚无的宗教观;在艺术手法上:民间传说、神话与意识流、象征、暗示。  相似文献   

20.
人性内涵始终在沈从文笔下得到充分的诠释。随着时间的流逝,沈从文同时清醒地认识到在历史的不断演变中,完全走亲人性疏政治这条路是行不通的。政治与人性并重是其代表作《长河》所带给人的最大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