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明  王馨 《新闻前哨》2011,(7):51-53
201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运会在中国广州举行。开幕式上,灿烂的焰火、华丽的表演以及极具中国特色的点火仪式,至今让人难以忘怀。这是亚洲综合体育最高级别赛事第二次在中国举办。此次羊城盛会,《湖北日报》派出了4名文字记者、  相似文献   

2.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0,(4):88-88
2009CCTV体坛风云人物评选揭晓,在罗马世锦赛上为中国夺得首枚男子游泳金牌的张琳摘得最佳男子运动员桂冠。他在获奖感言中称:“我打破了(说中国男子游泳不行的)谣言!”  相似文献   

3.
北京奥运会上,三大项最大的惊喜来自于游泳项目的刘子歌和张琳。奥运后,游泳中心明确表示,“走出去、请进来,扩大对外交流”将是未来发展游泳项目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翻开亚运会史册,亚洲名城新德里、马尼拉、雅加达、东京、曼谷、汉城,都曾作东道主为亚洲体育盛事作出过贡献。第十一届亚运会,东道主是中国的首都北京。北京日报是怎样进行报道,以迎接这次亚洲体育盛会呢?当主人,为“亚运”发光发热对在中国北京举办亚运会的意义,北京日报社领导和有关编辑、记者,是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的。起初,他们对决定在北京举办亚运会,理解不深。对资金  相似文献   

5.
亚运期间,金华市街头出现了争购金华日报的场面。9月23日,为亚运会开幕扩为八版,金华日报在金华市区的零售量突破3000份,比平时增加2.7倍。整个亚运会期间,市区零售量都在1600份以上,比平时增加1倍多。这届亚运会,金华有黄志红、郑晨、马苗兰、唐林华4位运动员参加比赛。金华日报从各个侧面对这4位金华籍亚运选手作了充分报道。亚运会开幕前夕,报社派出一名年轻记者赴京采访4位金华籍参  相似文献   

6.
“孙杨在2011年上海游泳世锦赛男子8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不负众望,成功卫冕。这是中国男泳在本次比赛中夺得的第一枚金牌,孙杨也成为张琳之后第二位中国男泳世界冠军。而孙杨也用冠军正式取代张琳,成为现在中国男泳一哥,而他改写历史的脚步还在继续。”(7月27日《搜狐体育》)  相似文献   

7.
亚运会上,场内群英角逐,场旁新闻大战。但是在场外还有一种形式的新闻战在悄悄进行着,这就是为数众多的没有获得采访证的地市新闻单位的记者们。南通籍运动员在亚运会获得夺取8枚金牌的好成绩,南通日报煞费苦心,把家乡儿女的赫赫战果及时告诉父老兄弟们。请看南通日报记者范计春《我们没有“E卡”……》的记述。  相似文献   

8.
概况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和第11届亚运会东道国最大的报纸,人民日报认真贯彻中央的各项指示以及编委会的意图,以空前宏大的规模、生动活泼的形式,对本届亚运会作了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有重点的报道。从去年9月20日到10月9日,国内版除一版外,在二、三版共出亚运专版39块,海外版出专版43块;本报创办的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份对开4版大型彩色日报《亚运新闻》共出17期,平均每期发行近10万份。这段时间的报道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前不久本报版面  相似文献   

9.
概况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和第11届亚运会东道国最大的报纸,人民日报认真贯彻中央的各项指示以及编委会的意图,以空前宏大的规模、生动活泼的形式,对本届亚运会作了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有重点的报道。从去年9月20日到10月9日,国内版除一版外,在二、三版共出亚运专版39块,海外版出专版43块;本报创办的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份对开4版大型彩色日报《亚运新闻》共出17期,平均每期发行近10万份。这段时间的报道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前不久本报版面(包括海外版及《亚运新闻》),获全国亚运会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评比特别奖,2篇作品、1个专栏获一等奖,6篇作品、2个专栏获二等奖,2篇作品、3个专栏获三等奖,5篇作品获荣誉奖。去年4月中旬,报社编委会批准了第11届亚运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播》2010,(12):I0007-I0007
2010年11月12至27日,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举行。中央电台充分发挥国家电台的作用,与亚奥理事会、广州亚组委签署协议。以广州亚运中国大陆地区唯一享有分授权权利的无线电持权转播商身份.与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合作,牵头中国广播联盟171家成员台,组成了我国体育广播史上首个“全国亚运广播联盟”。27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广播记者联合作战,以大联合、大规模、全覆盖的报道模式。全景式报道亚运会各项比赛和重要活动。  相似文献   

11.
第14届亚运会降下了帷幕,中国军团不负众望,取得了150枚金牌的骄人战绩。中央电视台为了完成釜山亚运会的电视报道,派出了238人的报道团,阵容超过以往历届亚运会,节目总播出量达到320小时,居亚洲各国和地区电视台之首。 本次报道中央电视台从为2008年奥运练兵着眼,在节目编排、制作上做了充分的准备,点面兼顾,全面、深入、生动,呈现出规范和成熟的面貌。  相似文献   

12.
根据体育特点报道体育“体育报道无非是老一套的比分、成绩,一般化。”从某种意义上,是说对了,是击中了体育报道的弊病。问题是,体育运动本身就只能写成一般化呢,还是我们记者和编辑在体育新闻写作上和体育版面组织上的一般化?看来原因是属于后者。试问:有哪一类报道象体育运动那样争夺激烈和变化万千?一场篮球赛要在40分钟内来决雌雄,一场足球赛90分钟定胜负,短跑、游泳、速度滑冰都是用电子计时,以零点零几秒来分出高低;体操、技巧、花样滑冰  相似文献   

13.
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团结、友谊、进步的亚洲体坛盛会,已经尽现于新华社记者的笔下了。新华社抽调了146名报道业务熟练的编辑、记者投入了这场战役性的报道。在通讯技术和后勤服务人员的密切配合,以及全社各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新华社这次的亚运报道为今后报道大型体育赛会开创了一条路子。亚运会报道分为三个阶段:赛前报道,从1984年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通过表决,决定由北京承办第十一届亚运会第一天起,一直到亚运会隆重开幕。在这一阶段,新华社及时报道了亚洲各国和地区对中国的信任和支持,宣扬各行各业和各界人士支援办好亚运会的感人事迹;讴歌参与亚运会工程建设的科学技术人员和广大工人的力量和智  相似文献   

14.
举世瞩目的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亚运会期间,在规模空前的新闻大战中,北京晚报经受了考验。为了充分报道亚运会,北京晚报在人员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将平时出四版、周六周日出八版改为每天出八版,从9月10日至10月10日持续一个月,工作量增加近一倍。北京晚报的80多名编辑记者,在中央、市委的宣传方针指引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以亚运精神投入工作,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宣传报道任务,赢得了领导和广大读者的好评。这次亚运会报道,北京晚报发稿数量之多,时效之快,宣传效果之好,在晚报的历史上是空前的。一亚运期间的北京晚报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信息量大增,可读性强。北京晚报出八个版,容量加大,信息量增加。据统计,从9月10日至10月10日的31天中,晚报仅刊登亚运会的稿件就达816篇,图片154张,美术作品52幅,平均每天26篇稿件,6幅图片和美术作品,使亚运会的各种活动都得到全面、充分的反映。此外,每天的日常新闻版、五色土副刊和专刊都坚持办好。纵览亚运期间的北京晚报,内容五彩缤纷,基本上满足了多层次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9月23日下午,第11届亚运会新闻中心二楼第三会议室,10多名新华社记者神色紧张地盯着电视机屏幕,亚运会女子举重比赛正在进行中。新华社第11届亚运会报道组的大本营就设在第三会议室里。34台电脑依次排列,这些电脑终端与总社的发稿系统相连,编辑可以坐在终端前发稿。比赛仍在继续进行。这是本届赛会产生第一块金牌的项目,也是参加本届赛会的近5000名中外记者争夺第  相似文献   

16.
国人竭尽热忱、世人亦为之瞩目的第十一届亚运会闭幕至今已经两月有余。记得圣火刚灭,盛赞亚运雄风吹进中国新闻界,把报纸版面设计推向前所未有高峰的文章便连篇累牍,读了让人振奋。然而,许多经验还未及仔细学习,又忽见一些报刊发出“报纸又变样了”,“照片不见了”,“版面画得那么没劲”的叹息。我此时提笔回顾亚运摄影报道,兴致已实在不堪与两个月以前相比。然而,细想想,哲学家早已点拨我们: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螺旋式地向前发展。可不,现在的报纸版面纵然不如亚运期间那么好,也不见得比亚运前差到哪儿去。对于曾经亲身参加了亚运报道的人来说,我们毕竟一度辉煌。如今记下那一度出现的辉煌,即使起  相似文献   

17.
广州地区有三大报业集团,旗下有6张日报:南方的《南方日报》和《南方都市报》,羊晚的《羊城晚报》和《新快报》,广州的《广州日报》和《信息时报》。这6张日报平时就在广州市场上打得难解难分,亚运会在家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亚运会的中外记者如何抢新闻?如何争时效?又如何废寝忘食?这里,记者写记者、拍记者的几个小镜头,可窥见其点滴。  相似文献   

19.
张清华 《新闻知识》2003,(10):24-25
近些年来,我们在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记者以体验、暗访等形式进行的参与式报道,如有的报纸开辟的“记者换岗”、“记者体验”、“记者打工”、“记者暗访”等栏目,有不少记者“客串”当起了  相似文献   

20.
再过一个月,亚洲人的体坛盛会——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的圣火就要熊熊燃起了。通过本届亚运会筹备全过程的报道,宣传我国政府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魄力而且有能力举办这届大型的综合性的国际运动会,对于提高全民的爱国主义,激发民族自豪感,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加速两个文明的建设,以及发展国际友好往来,树立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集中精力,专心致志,报道好有关亚运会的一切活动,并且做好大赛时的报道准备,此其时矣!当前,我们要把迎亚运报道的锣鼓敲得更加铿锵有力,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