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人为本写典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想方设法深入采访 我是第一个向有关负责人提出采访许振超和他的家人的.负责人板着脸答复说:"有13家新闻单位呢,都要排队,你等安排吧."我和陪同的青岛港的人"密谋"后,没有按照有关方面的安排计划,就偷偷跑到许振超家中.进了家门眼前一亮,三室一厅的房子,养着郁郁葱葱的花,有钢琴,有跑步机,有电脑,还有一个大地球仪.看来,这个先进典型的日子过得还满不错么.与他的妻子和女儿进行了几个小时的长谈,了解到他付给了妻子、女儿浓浓的爱.记者开始从心底里赞同这个男人了:"一个责任感强的男人."但心中对他仍然没有找到感觉,只是好奇.  相似文献   

2.
反思 反思近年来的IT深度报道,最大的误区源于这是一个基本判断:IT深度报道不是社会层面、具有广泛意义、能够影响最大多数人的报道;而是行业层面,受到业内关注、并在小圈子里反复传播的报道。 反思之一:业内新闻何其多 所谓深度,在于把一件属于某个领域的事件,发掘出普遍存在的意义,如张建伟关于中国第一批MBA的报道,它不是报道这些人如何生存,而是揭示中国人才制度、人事制度的痼疾。而在现在中国媒体的IT报道中,充斥着大量长篇幅的业内深度报道,比如网易卖不卖,无数记者发表长篇大论,发表各种观点:这不是记者们该做的,卖不卖是企业家的事情,合不合理是管理者的事情,记者们需要揭示,这种卖是否有社会意义?如果有,做出来;没有,把事件放到一边去。  相似文献   

3.
因为心疼所爱的男人,女人便选择了一种如水般的温柔,呵护她的男人. 他成为单身父亲的时候,女儿刚7岁.肿瘤医院送走了那个善良女人之后,女儿的小手抓了他一整天.从此,他开始娇惯女儿.女人说,"我也是因为他的那个样子喜欢上他的……那天,他带着女儿去春游,他牵着她的手并排走,很称职的一个慈父."他们的爱情是在那之后不久开始的."你知道吗?你做父亲的样子比做情人还要好,温厚极了.'"这是她对他说的第一句情话.  相似文献   

4.
品味自知     
MSN上有一个人的签名是“从一个国家的教育看这个国家的未来,从一个男人的袜子看这个男人的品位。”品位这个词,我一直是比较关注的,总不愿意被别人说是一个没有品位的人吧。  相似文献   

5.
这年3月17日,我们从来信中发现了一封来自辽宁省凤城满族自治县城乡建设局名叫王延礼寄来的信。信中介绍了下列情况“我的原籍是山东省蒙阴县野马店乡寅马村。祖父名叫王清君,祖母是王赵氏。1927年春,因家乡闹灾荒,我的祖父母带着全家5口人逃荒到了周村。为了一家人活下去,我祖父母忍着悲痛将年仅8岁的大女儿,以20元钱押给了周村一个有名望的戏班子——张家戏班。姑母没上过学,所以没有学名,只有个小名叫大妮子。”这位读者要寻亲人。我们想,这封信要寻找的亲人,已经失散了59年,现在是不是还有这个人?即便人还在,是否还在本地市?况且信上  相似文献   

6.
《出版经济》2006,(3):8
王小波身后出现了一个奇特而略带神秘感的现象,那就是,有不少读者不约而同表达过这样一种感觉:王小波就像一个接头暗号,这些人从别人对王小波的喜爱程度辨别对方是否同类.我们当然知道,这些人并不是什么圣殿骑士,他们也没有什么关于圣杯的秘密盟誓,那么,这些人所感觉到的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他们引为同道的是些什么样的人呢?这个问题使我陷入深思.  相似文献   

7.
杨晓白 《青年记者》2008,(16):81-84
记者:灾难的最先应答者 (作者:乔·海特<俄克拉荷马人>执行总编辑,分管特写版、调查报道等,是该报灾难报道小组组长) 你是否曾经第一个到达灾祸现场?你是否曾经把文字或摄影记者派往灾祸现场,而没有清楚地考虑后果?你不是特例.整个世界几乎都把记者看作灾祸惨剧和暴力行为的最先反应者,这包括新闻界对自然灾害,大的事故、恐怖袭击或是犯罪行为的报道.让记者知道如何防止自己和受害者遭受进一步伤害非常重要.对于新闻组织的领导层来说,关心那些为他们工作的人的福利也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8.
对一个典型,只有全面掌握材料,才能衡量这个典型,是否可以报道。如果轻易地去写一篇典型报道,往往会造成失误。君不见,那些贪污受贿者,曾几何时还是记者笔下的廉政模范;那些违法乱纪的人,在一些记者的笔下,也当过遵纪守法的模范。为什么会这样?除了别有用心者外,大部分还是调查研究不够所致。新闻工作者应该引以为戒。那么,如何去对待不同意见呢?这就要靠记者在深入上下功夫了,要去找不同意见,采访先进单位或个人,把成绩部分说得差不多了,就要召开提意见座谈会。这个座谈会不能让被采访者本人召集,找来的人要包括这个单位的各类人。座谈会开始要讲明,记者的意图是为了全面了解情况,把文章写好。道理讲清了,是能够了解一个人或一个单位的缺点和不足的。  相似文献   

9.
王健 《新闻实践》2006,(10):46-47
反腐倡廉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新闻媒体宣传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反腐倡廉报道?笔者认为,要创新反腐倡廉宣传,必须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采用全新的报道方式,在可读性上下工夫。我们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一些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犯了法,正在监狱中服刑,是否可以到监狱采访这些人,并开办相应的专栏?这个想法得到了金华市纪委、金华日报社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类似的专栏还没有在其他报纸上看到过,连法制类的报纸过去也没有开过固定专栏。  相似文献   

10.
报道什么? 11月中旬,中共八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发动一个增产节约运动”的号召以后,我们作经济报道的记者开了个碰头会,大家觉得应该立即行动起来,用自己的报道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这个会上,大家肯定了要进行增产节约报道,但是报道什么呢?没有成熟的意见。有的人主张先宣传节约方面的先进  相似文献   

11.
电影学院进修班的老师出了个题目,要我讲讲文艺评论的写作。这个答卷很难做,因为评论文章没有现成的写作法。做菜有菜谱,标明如何配料,如何掌握刀工,如何掌握火候,等等。关于评论,是否也可以编一个类似菜谱那样的东西呢?前些日子北京街头卖文学描写辞典,其中罗列了各种各样的描写方法:怎么写热恋,怎么写失恋,怎么写思乡,怎么写怀旧,等等。关于文艺评论文章的写作,是否也可以  相似文献   

12.
如何判断一组报道是否成功?有两个简单而直观的标准:它是否能口口相传,迅速在社会广泛传播,成为新闻亮点;这个新闻亮点是否能不断放大,让尽可能多的读者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保持对报道的注意力.如果达到这两项要求,报道就具备社会影响力,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热点.  相似文献   

13.
陈小手     
我们那地方,过去极少有产科医生。一般人家生孩子,都是请老娘。什么人家请哪位老娘,差不多都是固定的。一家宅门的大少奶奶、二少奶奶、三少奶奶生的少爷、小姐,差不多都是一个老娘接生的。谁家会请一个男性的医生来接生呢?——我们那里学医的都是男人,只有李花脸的女儿承其父业,成了全城仅有的一位女医人。她也不会接生,只会看内科,是个老姑娘?男人学医,谁会去学产科呢?  相似文献   

14.
"一次不实报道就能让农民桔子卖不动""一篇虚假新闻足以阻挡上市步伐""一波走偏的舆论竟能导致社会不敢扶老人"……行走在基层,总能听到不少人对新闻不良现象的吐槽。他们的微观感受,在媒体那里折射的正是道德滑坡的笔端、责任缺失的镜头和没有灵魂的点击率。可以说,正是这种"新闻雾霾",把社会生活空间污染了。而这个污染的源头,则是从一些媒体人的心灵蒙尘开始的。如何净化心灵?如何强化职业伦理?如何让道德约束刚性起来?新闻  相似文献   

15.
7月上旬,短短几天,赵薇事件的话题参与人数和讨论热度都已经“爆”了.假如你追踪了这个话题,也会觉得网络上群情激愤,事态越发严重,甚至一场事关意识形态的斗争即将开始.但现实世界里,这个话题鲜有人问津,既没有几家纸媒报道,也没有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关注度和网上大相径庭. 按照新媒体时代热点话题的传播规律,如果一个话题在网上能雄踞热点榜一周以上,那么基本可以成功将热度从网络传导至纸媒,继而打入现实话题榜.是什么造成赵薇事件在网络和现实中冰火两重天?为何这一热点话题没有将热度从线上传导至线下?到底哪个传导环节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记者到底在社会活动中扮演一个什么角色?是仅仅扮演一个“喉舌”角色,把发生的新闻告诉受众吗?现代社会各种矛盾较多,记者如果只是就事论事进行报道,老百姓看了不满意,也解决不了问题。这时,记者就应该充当“社会活动家”,通过自己的活动为老百姓做实事。很久以前有这样一篇报道。某居民楼里因为有一户居民没有交电费,结果电力部门将全楼的电停了。对此,居民意见当然很大,处理不好容易使矛盾激化;电力部门自我感觉也很有理:只有一个线路,要停只能全停。记者就此进行了简单地报道,报了就没有下文。我认为这个报道就只当了一次“喉舌”,没有担当起“社会活动家”的角色。在这个事件中,电力部门明显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合同法》。居民在实际用电过程中,已经与电力部门形  相似文献   

17.
分享财富     
世界上到处都有聪明的、智商高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但不是所有人都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成功.也许他们最后找到了一份薪水很高的工作,足以满足他们基本的需求,但是他们的最终目标还是离他们很遥远.这个世界上同样有很多没有学历、没有什么技能的人,就像我一样的男人和女人们.他们开始创业的时候什么也没有,只有梦想的支撑,希望有一个巨变能够给他们带来成功.但是巨变也不会光顾到很多人的身上.  相似文献   

18.
没有内容生产力,到哪里都会被当成“人手”,跳一次贬一次值. 前段时间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被问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媒体从事评论工作多年,在人员流动率高的媒体圈,这样坚持不容易,您是否考虑过‘转型’?”我明白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问:纸媒不景气,为什么还不赶紧跳槽换个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一篇文章或一部书稿,是否应该发表或出版,如果在出版编辑部门和某些“首长”、领导者个人之间存在意见分歧,怎么办? 这是一个出版工作当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我们有一个几十年来形成的积习,到现在还远远没有解决好,这就是许多事究竟是由组织决定还是由个人决定?提拔干部有这个问题,处分人有这个问题,执法有这个问题,审定稿件也有这个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在这封信中,我向你们谈谈南县报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情况.九月份起,我们开始试行和公社党委合作编专页,进而又将一部分版面下放,由公社党委和有关党委代编了几个专页,效果很好.九月上旬,我县建成了第一个人民公社——育才公社.这个公社是全县的一个榜样,需要集中报道.但是,报社没有派人参加育才公社的试办工作,要靠本身的力量完成这个报道任务是有困难的.怎么办呢?我们和育中公社党委书记李桐春同志研究后,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