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我国普通高中,是教育各种深层次矛盾相互交织、表现集中的地方.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投资主体混乱.普通高中既有财政拨款,又有市场收费,校际之间差距犹如天壤,马太效应突出.资金利用效率普遍不高.好学校,钱来得容易,显性浪费;差学校,办学质量低,隐性浪费.  相似文献   

2.
缩小教育差距是教育的理想与追求,因为它事关教育的公正和平等。教育的差距有显性差距和隐性差距。显性差距表现为教育的硬件设施和师资配备上的差距。隐性差距则表现为由学校软实力差距而造成的学生发展的差距,隐性差距不一定完全体现在学业成绩上,更多的反映在学生的内涵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上,是教育中更为重要、更需要重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倡导和厉行节约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校管理中,一些显性的浪费现象,如水电,粮食、笔墨纸张等等的浪费已经被学校领导者认识并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加以避免。但笔者认为,相对于显性浪费而言,学校中的隐性浪费更容易被忽视,其危害性更大,这一点在很多小学里普遍存在,需要引起学校管理者的足够重视。一、小学隐性浪费的表现所谓“隐性”浪费就是隐藏在背后不容易被发现的隐蔽性浪费。尽管造成这些浪费的原因有很多,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但在学校中由于领导者的观念、制度本身…  相似文献   

4.
当下中学德育课程以显性德育课程为主。其对学生品德的影响价值无可否认,但是显性德育课程内容的认知性与德育内容内化过程的体悟性之间产生矛盾.导致德育成效不高。隐性课程最初由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1968年提出,他认为:不明显的学校特征形成独特的学校气氛,构成了潜在课程.其对学生的社会化发生着不可避免的影响。布卢姆认为,隐性课程与学校所强调的品质以及社会品质有关,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教育中,那些有目的、有组织、直接施于学生的教育,称为显性教育,如课堂授课、个别谈话、团队活动、主题班会等。而那些非目的性、非组织性、以间接含蓄的方式施于学生的教育,则属于隐性教育。隐性教育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特别是在德育工作中,它更有着显性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它是以隐蔽的方式进入学生的无意识领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感化的,所以有远见的教育工作者,总是把隐性教育置于不次于显性教育的重要位置上。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摆脱贫困的关键途径。教育扶贫不仅要加大乡村学校资金投入、完善政策倾斜等显性帮扶,更要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为抓手,采取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动态均衡配置师资、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和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等措施,培养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解决乡村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不高,师资结构不合理等隐性问题,推进脱贫致富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7.
薄弱学校,顾名思义是相对于优势学校而言的,是在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方面处于弱势状态下的学校.由于这类学校在师资水平、学校管理方面的薄弱,其教育质量不高、社会声誉不佳,因此又影响到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和学校师资水平、生源质量、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的再提高.如此恶性循环,造成薄弱学校更弱积重难返的现实问题.我校正是一所这样的薄弱学校.  相似文献   

8.
论学校教育资源的隐性浪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各级教育机构应高度重视学校内部存在的惊人的教育资源隐性浪费问题:教育资源浪费主要表现为:目标错位造成的浪费、学校制度和机制及领导者观念造成的教育者和教育服务者人力资源的隐性浪费、学校科层等级及管理者观念造成的师生时间资源浪费等。为此.学校管理者当树立新的大资源观和服务观,变线性思维为横向思维,开发和挖掘现有资源潜能,实现领导“再造”,避免学校教育资源的隐性浪费。  相似文献   

9.
省域城乡师资失衡并不简单地表现为"城市高与农村低"的情况,而是更多地表现为结构性的不平衡。与城市相比,农村表现出"显性"超编与"隐性"缺编、"显性"缺编与"隐性"缺编共存的局面;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低,低学历、低职称教师比例大的特征;性别结构优于城市,年龄结构劣于城市,学科的结构性短缺更为突出。造成城乡师资失衡的原因主要是关系教师配置、教师需求、政府责任与动力的政策设计缺陷。改进策略包括:建立"省级统筹"分类实施的城乡师资均衡推进政策;建立以教师需求为导向、城乡一体化的教师发展政策;建立保障教师利益表达权的教育基层民主制度;建立教育投入向教师倾斜的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10.
薄弱学校,顾名思义是相对于优势学校而言的,是在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方面处于弱势状态下的学校。由于这类学校在师资水平、学校管理方面的薄弱,其教育质量不高、社会声誉不佳,因此又影响到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和学校师资水平、生源质量、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的再提高。如此恶性循环,造成薄  相似文献   

11.
农村中小学师资短缺与建设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中小学师资存在显性短缺与隐性短缺。显性短缺主要表现为合格教师缺口很大,骨干教师不断流失;隐性短缺主要表现在结构性短缺、文凭虚高、专业不对口及教师从教不力、人心思走。其原因有:教育投入不足、地域经济不平衡造成城乡教师收入差距明显;教师任用制度疲软;教师能动性被漠视。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教师任用制度改革、民主管理机制创建与农村中小学教师主体意识回归应是确保高素质农村师资队伍形成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在努力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育教学质量依然成为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一项主要指标,而其中尤以毕业年级的质量为直接的显性指标,为社会、家长、学生、学校所高度关注,我校作为一所集小学、初中为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在以毕业年级工作为龙头的教学质量管理中,对如何抓好毕业年级工作,并以毕业年级的工作带动非毕业年级的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生源较差、师资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使我校近年来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教师流动,一般可分为显性流动和隐性流动.教师从一所学校流动到另一所学校或从事其他行业,称为教师显性流动.教师虽然没有离开本职工作岗位,但"身在曹营心在汉",消极地在学校工作,工作之余或假期在校外从事有偿家教或在培训机构兼职,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现象,称为教师隐性流动.教师隐性流动必然导致教师人力资源的隐性流失.因为这些教师尽管没有离开其工作岗位,也很少主动提出辞职,但其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从而形成"隐性怠工".从人力资源管理学的角度看,人才资源如果不在本职岗位上发挥作用,或者虽在本职岗位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都属于隐性流失.  相似文献   

14.
开发隐性课程 提高德育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隐性课程的界定及其特征所谓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潜移默化作用的教学内容。《国际课程百科全书》将隐性课程定义为:“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它蕴涵在学校的各种情境中,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筑、设备等,人际情境如班级气氛、人际关系等,文化情境如校园文化、习惯、礼仪等。隐性课程具有隐蔽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制约高校规模扩张的因素分为显性制约因素和隐性制约因素两个方面。显性制约因素包括 :管理水平 ;教育质量 ;科研实力。隐性制约因素包括:学校定位;办学宗旨;生源质量。应该排斥在外的有关因素是:实验设施;师资数量;图书藏量;校舍面积  相似文献   

16.
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00年,全国有中学千余所,北京市现有中学754所。[1]这些中学分为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到1982年末,北京市有53所重点中学,占整个北京市中学的6.5%。[2]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之间,由于人为的因素,形成很大差异。学校之间的这种差异,使学生认为进入什么样的学校,或多或少地就决定其将来的升学机会甚至人生。袁振国教授认为,这种差异即有隐性的也有显性的。[3]显性差异主要表现在经费、师资、设备、校舍等方面,显而易见,本文关注的是该差异中的隐性因素。教育具有社会化功能和选拔功能。当学校制度具有强有力的选拔功能时,人们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学生体质差,健康水平不高,体育,设施,场地缺乏,农村中,小,学体育开课率不到50%,体育教学效果普遍低劣的现状,笔认为学校体育教育应进行如下改革,将《全民健身计划》纳入国策,认真贯彻执行《体育法》,转变学校领导重“智”轻“体”的办学观念,实现体育目标,大纲,教材一体化;全面推行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制;建立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实效为中心的成绩考试制度,增加学校体育投资,加强师资培养和培训。  相似文献   

18.
连国平 《教师》2013,(1):22-22
一所学校的使命就是培育有用之才,造福一方人民。而如今的一些农村初中学校面临着种种问题,诸如教学设施较差、硬件设备不齐全、学生素质不高、师资力量良莠不齐,等等,使学校教育水平进步缓慢或者停滞不前。从内部因素上看,师资力量是推动教育事业腾飞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是教书育人的直接行动者,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榜样。下面笔者结合这些年来在提升师资水平方面所做的努力,浅谈四点见解。  相似文献   

19.
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和职业教育的出口被堵死或不畅,使农村考生升学比例始终保持较低水平。经济困难是造成农村学生无法继续升学的重要原因。一些地方在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时,盲目集中农村学校,使得原本能就近上学的孩子因交通不便等原因纷纷辍学。此外,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水平不高,导致许多农村学生难以在激烈的应试竞争中取得主动。  相似文献   

20.
隐性课程是显性课程的拓展和延伸,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英语口语隐性课程的“显性控制”,对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对课程组织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英语口语隐性课程的研究背景、涵义和特点,阐述了对其研究的重要性,着重强调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对英语口语隐性因素加以“显性”控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口语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