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水目山是一个地名,因唐代开山祖普济庆光禅师用钖杖凿地,涌泉清莹而得名。水目山也是一个故事,因故事而成了滇西著名风景名胜区。水目山奇在形象,古人的赞叹至今依然动人:李元阳撰写的《水目寺诸祖缘起碑记》里就有精彩的赞叹:"对山遥睹,巍然弥勒跏趺;原野近瞻,宛尔宝莲千叶。左有云驿象山卫俯回顾;右有天华狮山护伏频呻。辅弼龙蟠虎踞,前列万峰,后靠玉枕。"让我们一起顺势游览,去探寻"水目"何在,一睹水目山"秋波",感悟水目山"柔情",领略水目山的诗意。  相似文献   

2.
李乙 《大理文化》2014,(8):72-74
正祥云持续三年的干旱,已经让许多人夏天出门都想不起带雨具了,我也一样。尽管手机天气预报说"今日阴,会有小雨"。我在出门时照样没带雨伞。此番出门是应几个北京作家朋友之邀一起去水目山。在出发前,我查阅了有关资料,据《大清一统志·大理府》载,水目山在云南县(祥云县)南二十五里处而大明一统志则将它称之为宝华山那  相似文献   

3.
水目年华     
李雪 《大理文化》2013,(6):70-72
水目山景区位于祥云县城东南方向,是滇西地区的佛教圣地,登山远望,群峰秀色蜿蜒,下川坝百里纵横,尽收眼底,主峰山势嵯峨,古树参天。水目山开创于南诏龙兴四年(唐元和八年),即公元813年,因开山祖师普济庆光禅师"锡杖涌泉"而得名,为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皇家禅林、云南禅宗第一寺院、滇西佛教文化传播中心。依山建有九庵十八寺,现保存有水目寺、普贤寺、宝华寺等佛教禅院,  相似文献   

4.
水目寻佛记     
徐霞客是经楚雄进入祥云后,经过云南驿,再从冉家屯(今阮营)后的水目山南麓上山的. 这是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十二月初十七日.他先到了玉皇阁,经过普贤寺,再到了灵光寺.想去访无住,不遇.然后到观音阁,看到了《渊公碑》.在普贤寺里,他看到了大香樟、木犬、枯井、风洞、寺抱塔.徐霞客在水目山歇息了一天.第三天,十九日,他准备下山了.但天气不好,下起了雨加雪.滇西祥云的冬天是很少下雪的,几年才碰得上一次.幸而天公作美,上午雨雪就停了,天朗气清.他便下了山,完成了他的祥云水目山之旅.  相似文献   

5.
郁东 《大理文化》2003,(3):25-26
滇西佛教名山水目山风光宜人,景色各异,山上生长着许多美丽的故事. 与大理千寻塔造型相似的水目寺塔,十七层密檐实心塔下的四十八个柱墩石多少年来一直新鲜如故.日晒风吹雨淋,山上的许多风物都改变了原先的模样,唯这些柱墩石那么年轻.年年岁岁人不同,岁岁年年石相似,看到那些青石柱墩,我多少感到四周有一种神灵的谕示,人们在惊奇之余形象地说:这些石头像刚刚被錾子錾过一样,多少年来不长青苔不变颜色.  相似文献   

6.
水目年華     
水目山景区位于祥云县城东南方向,是滇西地区的佛教圣地,登山远望,群峰秀色蜿蜒,下川坝百里纵横,尽收眼底,主峰山势嵯峨,古树参天.水目山开创于南诏龙兴四年(唐元和八年),即公元813年,因开山祖师普济庆光禅师"锡杖涌泉"而得名,为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皇家禅林、云南禅宗第一寺院、滇西佛教文化传播中心.依山建有九庵十八寺,现保存有水目寺、普贤寺、宝华寺等佛教禅院,有中国南部最大的佛教塔林,全国罕见的"寺抱塔"奇观和久负盛名的宝华寺"戒堂",特别是佛门圣物肉身"舍利子",更有"一见结禅缘、一拜保安康"的佛家禅缘.  相似文献   

7.
游在祥云     
正"祥云坝,是个好地方,高原平地鱼米乡。水目山色美,青海水汪汪……"祥云本土歌曲悠扬的旋律在耳际久久回荡,飘过祥云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飘过这块有着"云南之源、彩云之乡"美誉的好地方。徜徉水目山水目山是祥云县有名的风景区。"鼎足中原,只这鹿苑家风,与天目相  相似文献   

8.
这将是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进行顶礼膜拜的庄严圣地,它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水目山云遮雾绕的丛林里,谁都不可能想象得到,离祥云县城二十公里、紧靠着无量山的莽莽森林里,会安静地排列着这样一群古墓僧塔.……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人民英雄纪念碑,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这座丰碑的基石来自中国的哪一座山:它取自泰山的花岗岩,象征着“重于泰山”;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人民大会堂,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了解这座巍峨大厦的基石来自中国的哪一座山:它也来自泰山,象征着“稳如泰山”;在建国五十周年大庆的天安门广场改造工程中,所用石材依然取自泰山,意在“泰山安则四海安”。泰山就是位于中国山东泰安市境内的一座神圣大山。 古往今来,泰山被誉为圣山、神山、文化山,“五岳独尊”,天下第一山。欣逢当今开放发展盛世,她再膺…  相似文献   

10.
游白沙河     
白沙河是我故乡的一条河,悠悠的灵应山守望着静静流淌的白沙河,说不清是灵应山在等待白沙河,还是白沙河在等待灵应山了.只是听老辈的人讲,它们一起养育了山脚下的儿女,一起见证了一场刀光剑影的历史.也听浏览过它的人讲"我不能没有所思."那么白沙河到底是一处什么样的仙境呢?  相似文献   

11.
沉重的路     
正以礼河流过,把浑然一体的高原劈成两半。两岸的群山伴着流水,奔涌向未知的远方。从低处往高处看,一座山叠着另一座山,在云雾中耸立。苍凉的群山挂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一些稀稀疏疏的石板房躺在群山的褶皱里,低矮而破败。一个人终其一生也难于抚平大地纵横的沟壑,一个人终其一生也难以串起支离破  相似文献   

12.
<正>山陕会馆是山西和陕西二省商人在客地集资设立的"祀神、合乐、义举、公约"的同乡组织。山陕会馆作为工商性质的会馆,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并且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屹立不倒,保存至今,成为我国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山陕会馆在文化方面的作用,它传承着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儒家的"义"文化。因此,山陕会馆不仅是一个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它还散发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气  相似文献   

13.
山上的小屋     
山如天,小屋恰似蓝空的鹰一点;山似海,小屋宛如波浪里的帆一叶。山,滇西的山,在时间的刻度里纠结着沉重的叹惋。我从一座山辗转到了另一座山,山的出现,打破了岁月的单薄,一道山梁连着一道山梁,组合成了滇西的群山。滇西的山,在某种意义上,晓畅清丽,婉  相似文献   

14.
古镇的四周的山上是上帝洒落的干瘪种子——那些缺乏营养的村子。山路像一条条枯瘦的干蛇把山村无力的绕上几绕,从山的这边爬到那边,吸干了村人的汗水终究没变得丰润一些,山在人们眼里呈现着不规则的形状。人就在这种不规则中,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命舞蹈。  相似文献   

15.
散漫的天性     
国界真是一种奇妙的分界线。奥地利和德意志人各有三分之一边界相邻相连,共有着阿尔卑斯山;多瑙河先是流经半个德国,然后畅通无阻地直贯维也纳,站在萨尔斯堡的高山城堡上西望,倘若无人指点,从远景的画面上根本无从区分哪里是德国,哪里是奥地利。  相似文献   

16.
扩大尊重人的文化氛围凌山尊重人─-说起来简单,要付诸实践并不容易。这不是形式问题,而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尊重人,首先要从内心深处真正感到普通劳动者和自己是平等的,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从事着不同的职业。社会分工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感谢生活     
纳张元 《大理文化》2011,(10):23-23
生在山中,从小与大山结缘,抬头低头,睁眼闭眼,都是山。近处是山,远处是山,直到看不见的地方还是连绵不绝拥挤不堪的群山。山与山之间是令人头晕目眩的深箐,箐两边的人可相互对话,有时甚至能看清对方叼在嘴上烟斗的模样,却走得腿肚子转筋也到不了对方所在处。山里的  相似文献   

18.
伍振 《寻根》2012,(1):71-78
四川乐山大佛在很多人的心中就是一个梦,一个关于历史的和传奇的、美丽的和美好的梦。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这山,叫乐山;这佛,是乐山大佛。  相似文献   

19.
杨卓如 《大理文化》2021,(11):88-91
在志奔山的腹地,苍茫的林海之间,磅礴群山拱卫之中有一块高山草甸,一条晶莹透澈的小溪淙淙流过,草甸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水潭.传说这里有99个龙潭,而其中最大的一个则是志奔山龙王的宫殿,掩蔽在一片古木森天的柏树林里,清澈晶莹,深不知底.岸边一棵高可摩天的柏树上,长年累月栖息着一对金雀,每当有一片树叶落进水里,它们立即飞下来,将其衔出,使潭水始终保持一尘不染.据说,只有那种心地比潭水更加清纯的人,才有福气见到这潭真正的龙潭水.  相似文献   

20.
正在安徽省潜山市天柱山脚下的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群中,有四处石刻均与一位名叫赵希衮的人有关,尤其是一方笔力遒劲的巨幅"止泓"石刻让人印象深刻。赵希衮在天柱山的四方石刻天柱山又名"皖山""皖公山",是唐宋时期舒州之名山。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舒州升格为安庆府。舒州州治和继之的安庆府治都在今潜山市,因地利之便,景色奇美的天柱山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