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着重阐述了民事抗诉的概念、民事抗诉权的性质以及民事抗诉的特点三个基本理论问题,旨在正确理解和把握立法实质,以期检察机关的民事抗诉监督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民主法治的不断进步,公民的法律素养得到了很大提高,诉权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权利是有限度的,诉讼权利的行使也要在合理的范围。然而,司法实践中部分不法分子却滥用诉权,恶意提起诉讼,损害他人利益。随着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出台,我国第一次在民事诉讼法中对民事恶意诉讼进行规制,这无疑是我国规制恶意诉讼立法上的一次进步,但是这些规定远远不足以遏制司法实践中频发的民事恶意诉讼,因此,本文主要从程序法视角对民事恶意诉讼进行规制,对民事恶意诉讼的基本概念、成因及立法现状进行了论述,最后从程序法角度提出我国应对民事恶意诉讼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3.
一、网络著作权的概念 著作权。也称版权,是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产生的法律赋予公民和其他组织等民事主体的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  相似文献   

4.
文章参照了有关法律规定,弄清了平等法律关系中政府或其部门的民事主体特性,认定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民事合同,并分析了该合同被误解成行政合同的错误根源.  相似文献   

5.
崔晓宇 《职业圈》2007,(10X):69-70
文章首先界定行政合同概念,并将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加以比较,然后以行政合同理论为基础,并结合经济行政合同产生背景对经济行政合同界定,认为经济行政合同存在宏观调控法中,是政府为了履行宏观调控职能,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行政相对人经过协商一致达成的协议。  相似文献   

6.
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民事关系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就理论意义而言,民事法律关系理论是民法学的核心与本体理论,也是全面理解民法属性的基本路径。从实践意义上来说,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行为赖以进行的基础行为模式,是民事立法实现社会利益衡平的依托与结果,为民事纠纷的解决提供了救济根据,同时还是保障基本人权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如何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一直是我国司法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多种解决途径的作用下,如何切实达到理想的效果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刑事上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给为解决民事执行问题提供了思路,利用民刑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切实执行的目的。目前在民事执行程序与拒执罪之间两种解决路径的衔接问题上,立法对此的着墨较少,而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操作困难。从民刑两种解决路径的价值角度出发,对二者的选择与衔接问题进行分析。放眼国外,民刑手段结合的衔接程序如裁定调查开示程序、检察官情报收集制度等对我国民事执行程序与拒执罪之间的衔接问题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各地法院对是否受理城镇集体企业财产权益纠纷的态度不一致。有法院以《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单位清产核资产权界定暂行办法》第十九条规定为由,拒绝受理城镇集体企业财产权益纠纷中涉及“没进行清产核资的待定资产”的案件。然而,不少法院以《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受理条件为标准,受理上述类型案件。此类纠纷的受理条件应以《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为准,拒绝受理不但使受损权益得得到救济,还违背了权利具有可诉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公证赔偿概念及公证员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探讨了关于错证撤销后,公证员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构成要件、实现程序和保障机制等,提出了为完善我国公证民事责任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德国<饭对限制竞争法>第七次修订前后关于损害,赔偿主体问题的立法发展和理论研究进行了探讨,重点分析争议较大的市场相对人的请求权主体资格,以待为我国今后完善反垄断民事损害赔偿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言论集纳     
《对外大传播》2010,(9):63-63
针对环境污染事件的频发,我想有几个基本的因素可以应对,包括清晰的法律制定。界定涉及企业和个人的民事和刑事责任:独立、完善的司法体系,以贯彻法律的执行;媒体自由的讨论空间,以增大污染事件的传播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游走于法律与道德之间的"人肉搜索"引发了全社会对于"人肉搜索"乃至整个现代网络发展的深入关注和全面反思.其所涉及的网络侵权及隐私权保护问题尤其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完善民事立法,全面确认隐私权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李实 《职业圈》2010,(24):196-197
近年来。游走于法律与道德之间的“人肉搜索”引发了全社会对于“人肉搜索”乃至整个现代网络发展的深入关注和全面反思。其所涉及的网络侵权及隐私权保护问题尤其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完善民事立法,全面确认隐私权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高韵 《职业圈》2007,(21):178-179
既判力理论是民事诉讼的传统理论之一,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却面临诸多困境,特别是与民事再审制度的冲突甚为明显.文章从既判力正当性角度分析其与再审制度的相互关系,通过探询再审制度的价值本源,寻找到改革再审制度,使之与既判力理论相协作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崔晓宇 《职业圈》2007,(20):69-70
文章首先界定行政合同概念,并将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加以比较,然后以行政合同理论为基础,并结合经济行政合同产生背景对经济行政合同界定,认为经济行政合同存在宏观调控法中,是政府为了履行宏观调控职能,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行政相对人经过协商一致达成的协议.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现行诉讼法中的证人作证制度 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将作证作为证人的义务。《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  相似文献   

17.
张舒婷  李倩 《职业圈》2012,(18):159-159
一、中国现行诉讼法中的证人作证制度 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将作证作为证人的义务。《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  相似文献   

18.
尚潇潇 《职业圈》2012,(23):66-66
一、我国现有的法院调解原则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该及时判决。”根据这一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要多做说服教育和疏导工作。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解决纠纷。自愿、合法进行调解作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其含义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  相似文献   

19.
督促程序是顺应商品经济社会对资金快速流转的需求而产生一种非讼程序.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将督促程序作为专门的章节来规定,可见督促程序的重要意义.但是,从统计数据来看,督促程序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应用很少,这是什么原因呢?文章通过时督促程序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对完善督促程序立法的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20.
检察机关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对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然而,在实践中我国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的监督在监督机制、监督措施、检察人员的监督理念和监督能力上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各级检察机关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机制和诉讼监督措施,进一步明确检察人员的诉讼监督理念,全面提升检察人员的监督能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