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905年7月16日,清政府颁布遣派王公大臣随带人员出洋考察的谕旨,史称"清末五大臣出洋"。五大臣出洋的主要目的是考察西方宪政文明,为清政府能否乃至如何推行宪政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各国报刊媒体普遍对这一极有可能影响清朝政治走向的考察团给予密切关注。本文即本着清末中国政治走向与外论回应相结合的思路,一方面分析外论对考察团"形象"以及中国改革新面貌的宣扬,另一方面分析外论对清末宪政改革的评论,总结外论对清末宪政改革的基本态度、对中国政治走向的判断和期许,从而揭示清末宪政改革初期的国际舆论环境,以及五大臣出洋在近代中外关系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入侵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近代民营经济,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双重不足从诞生就受到政府的影响。本文以民营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探求民营经济与政府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护国战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进程。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蔡锷率先在云南举起了讨袁大旗,组织护国军,发起讨袁护国运动,并督率滇军主力入川与北洋军鏖战于川南。从双方战力、物资的投入来看,无论军备实力还是财政实力,北洋军都要远远优于护国军。在护国军兵力、物资难以为继之时,四川各阶层民众团体热情响应护国大义。军民、绅商、袍哥等以各种方式支持护国军,踊跃支援前线,成为确保护国军在川南取得巨大胜利的重要保障。护国军从民族大义出发,受到了民众的欢迎,力量由弱变强。袁世凯倒行逆施,违背民主共和理念,最终失败。民众是反袁护国斗争中活的力量,正是他们毁家纾难支援护国军,护国战争才取得了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5.
《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的出版,为研究清末新疆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支撑。新疆建省后,吐鲁番地区政治法律与内地接轨,从档案记载的史料中可以挖掘到当时的维吾尔族民众对于新移植而来的刑事法律体系的态度,这种态度体现在他们对司法机关的认知,在诉讼过程中的表现和在诉讼之后的心理感受。通过档案的解读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建省后的刑事司法渊源、刑事法律内容和刑事司法权威当时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民众都是比较认同的。  相似文献   

6.
<正>19世纪60年代,第一批新式学堂由洋务官员创办,新式教育由此在中国发端,但由于种种原因成效不彰。此后甲午战败促使中国官绅猛醒,经过深刻反思,他们认为教育的落后是中国失败的根源之一,其中师资力量的不足可以说是造成中国新式教育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救亡图存"大批  相似文献   

7.
清末,随着智识阶层的文化觉醒,思想启蒙的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下层。面对文盲阶层占绝大多数的下层民众,启蒙者们采用了以讲报演说为主要手段的口语启蒙方式。这一方式与下层民众的文化层次相吻合,迎合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取得了开启民智的初步效果,并对公共舆论空间的扩展、智识阶层的现代化转型和平民文化的兴起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清末尚武思潮是中国近代新型知识分子以武救国理想的体现,在近代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股汹涌的浪潮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青年毛泽东,青年毛泽东在对其批判吸收中,丰富自己的学养,科学地诠释了体育真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指的理智与情感的双重认同,主要从两方面而言。一方面,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作为"语丝同人"的顾颉刚参与《京报副刊》救国特刊的编辑、写作,表达一个知识分子对国事的关怀。从顾颉刚刊载在《京报副刊》的相关文字中,能看出两点趋势:顾颉刚探索采用通俗文艺形式的作品将观念传达给民众;在与其他知识分子的救国救民态度对比中,体现顾颉刚务实理智的救国思路。另一方面,1931年顾颉刚的内陆考察旅行,让他在情感上体会到了民众无以复加的精神苦痛,此次的旅行触发了顾颉刚兴起第二次新文化运动的愿景。  相似文献   

10.
吉玉泉 《新闻知识》2005,32(2):23-25
宪政体制作为人类在反封建皇权的世俗专制和神权心灵桎梏的制度选择,是人类明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在宪政体制下,没有事先被假定为永远正确的君主或组织,一切政治的权力的运作要服从于宪政的安排。公共权力机构和公民一样,都必须服从宪法和法律。综观人类宪政思想和实践的历史,宪政观念的缘起和核心在于给出政府治权以合理性和公正性的根据,重心在于人民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陆宗霜 《兰台世界》2016,(11):117-119
贱民等级的存在是封建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在清代是以职业来划分良贱,在衙门中服役的皂隶、禁卒、门子、马快、步快、弓兵、仵作、粮差及巡捕营番役和家人、长随等官衙奴仆,也属于贱民。可是这些处于社会最低等级的贱民却是地方上有一定权势的人,而这些人对晚清的吏治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莎莎 《今传媒》2020,28(5):8-11
主流意识形态能否赢得最广大人民的认同,是检验意识形态建设成效的重要尺度。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性极大关系到意识形态认同度的提升。在当今感性传播机制下,意识形态信息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面临新的挑战,必然要充分利用感性传播的优势,从意识形态的本体维度、价值维度、实践维度的展开方面探寻新的传播方法和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介绍了清末明初我国学者及清政府官员对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的藏书及其藏书机构的考察情况,并简要论述了其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14.
欧阳湘 《历史档案》2011,(1):95-103
调解(和解)①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在外国法学家看来,"中国法律制度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是调解在解决纠纷中不寻常的重要地位"②.有的甚至认为,中国古代的官府审判也是"教谕式的调解"③.因此,调解制度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电国传统法文化的重要资源,"也被比较法学家划分远东法系或中国法系的基本标志之一"④...  相似文献   

15.
刘琛  董天策 《新闻界》2005,(6):73-74
2005年6月,重庆女性杂志《新女性》为了批判“女体盛”而策划了一次“男体盛”,美其名日行为艺术,目的是为了反讽大男子主义,从而引发了媒体关于女权主义的争论。9月,央视《社会记录》栏目播出的一期节目对这次“男体盛”事件进行了报道与分析。一时间,“男体盛”成了网络、平面和电视等各类媒体报道和评论的关键词之一,男性和女性的地位问题再次呈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从而将女权主义的讨论提上了’桌面。“男体盛”是否能如策划者所愿对“女体盛”作出批判,重构女性的性别认同呢?本文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裴艳 《中国出版》2022,(19):67-71
法学讲义是清末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基本教材,受国家政权的更迭以及教育制度改革的影响,清末民国时期法学讲义的编著出版经历3个阶段的发展,每一阶段都具有不同特征。法学讲义编著出版活动中反映出的出版与教育的关系、商业出版机构的作用以及知识生产断裂与承继的问题值得研究和省思。  相似文献   

17.
随着清末内政外交艰难程度的逐渐加深,以奕劻为首的各皇族在派系林立中不断寻求生存之道.若言在裁撤军机处、试办责任内阁的过程中,奕劻请辞首席军机大臣当属自然,但是早在筹办责任内阁之前,奕助就有了卸任首席军机大臣之举措,并先后力荐裁沣、载泽等继任其职,这除了与奕劻擅用政治权术,与"裁"字辈相抗衡有关之外,还与近代以来外务繁杂...  相似文献   

18.
清末政论报人的组织离合受到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双重影响。门户意识、省界意识等颇具传统内涵的政治文化因素成为政论报人组织离合的基本纽带。随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观念的传入,这一纽带逐步向以自主、权利、民主等为内涵的现代政治价值认同方向发展。“破门户”、“非省界”,成为政论报人组织离合的现代强音。但是,自主性的缺乏、无意识服从等传统政治心理,依然不同程度地发挥作用。它直接阻碍了政论报刊向具有理性的、主体性内涵的现代报刊组织方向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赵忠仲 《青年记者》2017,(23):122-124
圣谕乃帝王为训诫民众、臣子所颁布的诏令、训诫,明清历史上有三例圣谕在后世社会教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圣谕六言》、康熙《圣谕十六条》及雍正《圣谕广训》.这三例圣谕系国家制度层面在推行社会教化中的顶层设计,因此本文内容论述所言圣谕仅指以《圣谕六言》《圣谕十六条》及《圣谕广训》为代表的圣谕内容.作为重要的道德教化文献,它们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包括人际传播、文本传播、口头传播等.在这种历史传播进程中,国家与地方在教化体系中达成了“礼制”集体记忆下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当代中美政治修辞观念演进的历史梳理,对中美政治修辞文本构成的核心要素的比较,分析中美在政治修辞认识论与方法论上的异同,并尝试提出新时期中国政治修辞的策略要点。本文认为,政治修辞对实现跨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