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月珍 《兰台世界》2012,(28):74-75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及诗人,但是长期以来,曹操在大多数人心中仍是一个反面人物的形象,如京剧中的曹操就是一个奸臣形象.历史上对曹操形象的评价是:"富有谋略与才智,治军严谨,有胆识."罗贯中在其《三国演义》中成功塑造了人们家喻户晓的曹操形象.  相似文献   

2.
赵伟 《兰台世界》2014,(10):138-139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枭雄,他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诗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政治黑暗,曹操曾三次颁发“求贤令”,充分体现了曹操的用人心理。本文主要对“求贤令”中曹操用人心理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枭雄,他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诗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政治黑暗,曹操曾三次颁发"求贤令",充分体现了曹操的用人心理。本文主要对"求贤令"中曹操用人心理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曹操,可以说是千百年来争议最多的一个历史人物。有人认为历史上的曹操是个杰出人物,小说中的曹操是个反面角色,并且认为曹操的形象都是被小说歪曲与丑化了的。20世纪50年代末,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翦伯赞等人,曾发起为曹操恢复名誉的讨论,人们称之为“替曹操翻案”。  相似文献   

5.
曹操,可以说是千百年来争议最多的一个历史人物.有人认为历史上的曹操是个杰出人物,小说中的曹操是个反面角色,并且认为曹操的形象都是被小说歪曲与丑化了的.20世纪50年代末,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翦伯赞等人,曾发起为曹操恢复名誉的讨论,人们称之为"替曹操翻案".  相似文献   

6.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东汉末年著名人物品评家许劭对曹操的风谣评语,流传千年,被世人铭记。这是怎样的一个人物,众说纷纭,争议不已。《卑鄙的圣人曹操》拨开历史迷雾,以幽默的语言讲述一个官二代曹操的奋斗之路。阅读时与曹操的奸诈与智慧同行,随其成长过程一同体会  相似文献   

7.
不少社科类图书中涉及历史人物,但往往出现讹误。 《中华上下五千年》下册第532-533页(长城出版社)有这样一段话: “三国的时候,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攻打东吴,孙权是东吴的皇帝,他和蜀国的皇帝刘备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的谋臣诸葛亮借东风用火攻的办法把曹操的军队打得大败。这次著名的战役历史上叫做‘赤壁大战’。”  相似文献   

8.
<正>曹操,字孟德,是我国东汉末年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曾经担任汉朝丞相,获得魏王的爵位。曹操的儿子中比较有名的是曹丕和曹植。曹丕在继承魏王爵位后不久便接受汉献帝的禅让成为魏朝的开国皇帝。曹植是曹操比较看重的儿子,曾经想传位于他,后曹植被封为陈王,死后谥号"思",因此经常被称为陈思王。曹操、曹丕和曹植是建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诗人,被后人尊为"三曹"。曹  相似文献   

9.
魏武帝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即公元220年在洛阳去世,历史文献中除了记载其葬在高陵外,其他记载非常简略。其究竟埋葬在何处成为了一个难解的历史之谜。近年来.随着考古新发现的不断出现,许多历史之谜得以解开。曹操陵墓的位置又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特别是南水北调工程固岸墓地发掘的开始,网络上对曹操陵墓的位置更是热不断。那么,曹操陵墓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在音乐方面的造诣也非常高。他从国家政权的统治需求出发,大力推进雅乐的建设,本文结合曹操个人生平事迹,对于雅俗共赏的音乐造诣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1.
在历史学家的叙述里.曹操是一个文韬武略,历史上罕有的政治家、军事奇才和诗人。  相似文献   

12.
王迅 《兰台内外》2013,(6):18-19
《三国演义》人物众多,有名有姓的就有1200人。既有曹操、诸葛亮、刘备这样的大腕儿,也有名字只出现一次的历史过客;更有一些深藏不露的配角,悄悄改变了历史能走向。历史作家马伯庸的新书《三国配角演义》,将这些着墨不多的人物推向了前台。"历史有无限可能。比如官渡之战时,曹操的卫士许褚如果不是心绪不宁在下班之后回去多看了一眼,阻止了一场刺杀曹操的阴谋,三分天下的历史就不会发生。"官渡杀人事件、宛城惊变,马伯庸将一串串改变历史走向的事件幕后的主使人指向了贾诩。在他心中,这是个比诸葛亮更聪明的谋士。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是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固定在受众心目中的,具有脸谱化的人物效果。文学形象和历史人物各自的功能迥然不同。对于曹操的文学形象理解不能影响对其历史人物的公允评价,要区分二者的不同,给予各自专业性的评判。  相似文献   

14.
曹操七十二疑冢,以讹传讹 史料记载曹操生性多疑,生前搞了七十二疑冢,那是后人以讹传讹。曹操怎样去世、怎么安葬的历史上都有明确的记载,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在诗文中也有叙述。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曹操在去世前两年,曾经下了一个遗令:“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明确说明他死后要埋葬在西门豹祠西边的高地上。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在叙述官渡之战经过时,认为曹军兵力为三四万人。关于官渡之战中曹操的兵力,史书并无明确记载,可是人教版却将学者的一种推断作为定论来叙述,这是不严谨的。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在叙述官渡之战经过时,认为曹军兵力为三四万人。关于官渡之战中曹操的兵力,史书并无明确记载,可是人教版却将学者的一种推断作为定论来叙述,这是不严谨的。  相似文献   

17.
早在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宋丹丹在小品《火炬手》中有一小段让我印象深刻:历史上谁跑得最快?曹操,说曹操,曹操就到,曹操跑得比谁都快!宋丹丹貌似专业的回答让人不禁捧腹大笑,同  相似文献   

18.
屯田制起源于西汉时期,在曹操治理下,屯田制发扬光大。历史上的曹魏屯田是有着重要影响的,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闲置人员、土地和农用工具的管理,缓解了战乱时期粮食供求的紧张关系,加快了曹操对北方疆域的扩张。  相似文献   

19.
纵观中国古代社会,许多帝王在政务之余往往沉醉于琴棋书画中,或吟诗作赋,或抚琴赏乐,或挥毫泼墨。书法与绘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艺术修养,尤为帝王雅好,几乎成为他们的毕生追求。三国魏武帝曹操不但是历史上著名的诗人,而且写得一手雄逸酣畅的漂亮“章草”;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成癖,甚至要求离世后把千方百计弄到手的王羲之《兰亭序》真迹随同埋葬;宋徽宗赵佶是北宋最昏庸的皇帝,整天不理朝政,以致半壁江山沦陷于金人之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安徽的《亳州晚报》、河南的《许昌晨报》、《安阳日报》联合发起的曹操文化联盟以及三家报社追寻曹操历史轨迹的媒体互动活动为例,为媒体间以历史文化为媒、实现跨区域合作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