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我国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是经由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组评选,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是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和智慧结晶,是民族文化多元性的象征,是具有国家级别文化价值的档案文献遗产。受自然环境变迁与现代工业文明冲击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正面临着老化、遗失、难以识读等诸多问题,保护工作目前进展仍很缓慢。本文在界定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统计分析,对我国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状况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总结保护过程中现存问题,最后从国家层面和珍贵少数民族文献遗产收藏机构层面,对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需求进行总结:国家层面的需求包括完善政策法规、建立保护管理组织;收藏机构层面的需求包括入选《名录》后的保护、收藏机构协作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旨在推动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工作进程。  相似文献   

2.
合作储存:关于珍贵文献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珍贵文献普遍欠缺符合文献保护标准的环境。由于我国珍贵文献数量庞大,仅仅依靠国家的专项保护计划和资金,只能先行重点保护部分级别较高的珍贵文献,级别较低的珍贵文献与潜在珍贵文献短期内不能纳入保护体系。借鉴国外建立区域合作储存图书馆的方式,在我国区域内合作建立珍贵文献储存图书馆对国家保护计划可以形成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3.
浅析划定珍贵档案王永煜《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对重点和珍贵档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为了保护好利用好珍贵档案就须搞清楚什么是珍贵档案,并将其从馆藏档案中区分出来,才能做到有效保护,便于利用。那末什么是珍贵档案呢?笔...  相似文献   

4.
西部散存有丰富的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这些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价值珍贵,大多具有古籍、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元性,除散存民间外,为诸多政府部门和文化机构所收藏。本文认为应采取切实措施,将散存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进行集中保护,以更好地对这些珍贵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发掘利用。  相似文献   

5.
云南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遗产。对云南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进行分级保护,即对复杂多样的对象进行分级,进而根据不同等级的情况和特点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其目的是将较为重要和珍贵的档案文献遗产从众多档案文献遗产中区分出来,集中保护资源,对其实施更为特殊而有效的保护方法和策略。文章从云南档案文献遗产的价值分级、破损分级和流失分级三个方面制定分级标准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保护、修复民族古籍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保护、修复民族古籍的意义进行阐述,提出了保护民族古籍迫在眉睫的问题,对保护、修复民族古籍进行思考,呼吁尽力作好此事,不让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更严重地损毁。  相似文献   

7.
档案仿真复制是抢救和保护档案资源、传承和传播档案文化的重要手段。珍贵档案是馆藏档案之瑰宝,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延续,珍贵档案仿真复制品,能够形象逼真的再现档案原貌,既能替代原件提供利用、举办展览、促进文化交流,又能起到珍贵档案再生保护的作用,使珍贵档案文化遗产得以世代相传。  相似文献   

8.
2000年,陕西省档案局决定对民国时期珍贵档案进行抢救性保护,并积极组织专家对民国时期纸张,字迹材料进行了调研,经过论证,初步形成了先进行裱糊。再进行字迹显色加固、脱酸、防虫、防霉、纸张憎水性保护的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9.
10月28日,市档案学会、市档案馆、上海音像资料馆在市档案馆外滩馆联合举办珍贵历史档案抢救与保护专题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也是市社联第八届"学会学术活动月"项目之一。市档案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朱金铃致辞。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刘志成在会上要求,一是要刻不容缓地对珍贵历史档案进行抢救保护;二是要不断创新档案抢救保护的技术和方法;三是要通过多渠道、  相似文献   

10.
2000年,陕西省档案局决定对民国时期珍贵档案进行抢救性保护,并积极组织专家对民国时期纸张,字迹材料进行了调研,经过论证,初步形成了先进行裱糊,再进行字迹显色加固、脱酸、防虫、防霉、纸张憎水性保护的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11.
当前,珍贵档案保护存在一些突…的矛盾和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研究探讨了加强珍贵档案保护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关于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3):130-133
就基层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工作,提出引入“寄存制度”,改善珍贵古籍的保护条件;突出珍贵地方史料的保护,将民国早期文献定为古籍四级,同时有计划、有选择地影印出版,有利于地方珍贵史料的抢救和保护以及采用“缩微技术”复制、抢救古籍等方面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档案数字仿真是抢救和保护档案资源、传承和传播档案文化的重要手段。珍贵档案是馆藏档案之瑰宝,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延续,珍贵档案数字仿真复制品,能够形象逼真的再现档案原貌,既能替代原件提供利用、举办展览、促进文化交流,又能起到珍贵档案再生保护的作用,使珍贵档案文化遗产得以世代相传。一、档案数字仿真的必要性珍贵档案因年代久远,受自然衰变和保管条件限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褪色、脆变、  相似文献   

14.
为保护黑龙江省珍贵的满文文献资料,黑龙江大学与黑龙江省档案局开始合作对黑龙江省满文档案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15.
我国档案保护技术研究成效显著,但仍然有很多课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提出当前我国档案保护领域亟待研究的四项重大课题:珍贵特藏档案的单元环境研究、档案库房空气治理研究、珍贵特藏档案入库前的虫霉检测和珍贵特藏档案抢救的工程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彝文古籍是彝族人民十分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应用现代数字技术对其进行保护、开发与利用十分必要。首先调研了我国彝文古籍的分布和收藏现状,然后研究它们的种类和载体特点,最终分析了进行数字化保护所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甘肃清代戏曲剧本是中国传统戏曲研究的珍贵文献。文章对这批文献的价值和急需进行抢救性保护、整理的必要性做了介绍,以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2013年7月15日,经陕西省古籍保护整理出版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最终陕西省22家单位的409部古籍入选《第一批陕西省珍贵古籍名录》。作者将自己在参与此次珍贵名录工作过程中对陕西省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工作现状的感触,从存在问题简析和保护方案建议两方面做了阐述,以期对陕西省接下来基层古籍保护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尹泽 《新世纪图书馆》2013,73(10):56-65
民国时期文献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保存者以及见证者,有责任保护、整理和开发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遗存”.黑龙江省图书馆从自身职能出发,对民国时期文献的保护和开发进行了有益尝试,并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积极参与文化部启动的“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对省内民国时期文献的保护工作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探讨,希望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对珍贵文献进行保护和开发.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精神,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古籍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我国建立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制度,并以此带动古籍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自2007年9月开始,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我省在推进建立古籍保护工作机构与机制、开展试点、古籍普查、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等项工作中,进展较快,成绩显著,受到文化部表扬,省古籍保护中心以此为动力,克难奋进,扎实工作,使得安徽古籍普查工作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