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兰芳 《教育》2015,(8):32
作文,老师怕教,学生怕写。对于三年级初学作文的学生来说,往往更是发愁的事情。常常不写自己亲身经历或观察到的事,而是觉得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凑出的文章,内容空洞,没有真情实感。因此,教师要注重作文的片断教学,从片断入手,训练要求单一性,目标明确,一练一得,提高作文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什么是片断训练?所谓片断训练,就是指在写一篇完整的文章之前,就文章的某个片断或局部进行写作练习。例  相似文献   

2.
一、仿写起步,激发兴趣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1.仿片断(也称点仿)。即从局部上模仿范文作文。其内容包括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描写议论等。但并不是课文中的每一个片断都可作为仿写训练的材料。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分析范文,找准和把握仿写之“点”。如《翠鸟》中描写翠鸟外形的一段话,就是进行点仿训练的最佳片断。从结构形式上看,它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徐锐 《湖北教育》2007,(8):50-51
教师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启发他们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再认识、再理解,使他们由被动地写作文到积极主动地写作文。兴趣是学生学好、写好作文的动力。学生如果对作文没有兴趣时,他们便会认为写作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就会满腹怨言,即使勉强写了,也只不过是应付差事。教师  相似文献   

4.
当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真可谓瞄准高考命题的风向标,早已深深陷入"教师命题猜题,学生应付枯写,教师再命题再猜题,学生再应付再枯写"的恶性循环的泥沼之中。出路何在呢?一、做实依格循序写作教学一定要严格遵循学生的心理成长和思维发展规律,打破单元作文的框框,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定向定格、定序定量地布置课堂作文,并指导学生严格训练。高一阶段要侧重训练记叙类作文和说明类作文,高二阶段要侧重  相似文献   

5.
一、台阶式的作文训练序列把小学阶段所进行的每一次作文训练作为一个台阶,把句、段、篇、文体集中训练和穿插训练结合起来,由单项到多项,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到繁,由字到词,由词到完整句子,由句到写一个具体内容的片断,再由片断到谋篇布局,这样分阶段建立起来的作文训练序列,使学生写作能力沿着台阶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一、二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以写句为主,立足于语言实践,运用多种练习形式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的语言训练,使学生从低年级起就能用规范语言进行说话和学习写话,并把联想能力的训练渗透到低年级的教学中。一年级…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作文要想做到兴趣浓厚,做到表达学生内心想说的话,真正做到真情实感,仅凭课本中的几次作文练习和每周一节作文课上的写作技巧的指导,是很难达到新课标对作文的这一要求的。要想学生乐于作文,并在学习写作中学会生活和做人,我以为教师应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材料,根据学生发现的具体写作材料来进行写作指导。一、观察,材料在生活的感受中寻学生不喜欢作文,最大的原因是他们觉得没有材料可写。在书上看到别人写什么,自己也就跟着写什么。没有自己的材料,写起作文来就只能是人家怎么写自己也就跟着怎么编。作文缺乏真实的情感,语言…  相似文献   

7.
《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是一个层次体系。从低年级到中年级再到高年级,这个训练过程是一个阶梯式的过程。一、由说到写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要克服训练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循序渐进的训练。从低年级开始,光训练学生看图说话和当众说话的能力,使他们能说出意思完整、语句连贯的话,在充分进行口头语言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书面训练。书面训练要坚持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学生开始写一两句话,渐渐扩展,能写片断,再逐渐体现数量的变化,还体现了一个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的过…  相似文献   

8.
尚文香 《天津教育》2021,(2):148-149
作文写作练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小学作文训练中,首先要告诉学生作文的基本思路,先打好作文的腹稿,然后进行写作,最后修改加工成型,这三步非常重要。这种作文的基本思维过程,在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师不去讲解,这是作文教学的一个失误。作文的写作训练,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完整的作文过程,然后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这样就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循环日记",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分组轮流写作、循序渐进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不像作文,没有题目、体裁、字数的限制,允许学生要怎么写就怎么写,这种"随意性"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启发了学生收集生活信息的灵感。从2011年起,笔者就试着  相似文献   

10.
在许多教师眼中,作文似乎就只是学生的事。一上作文课,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要学生写的作文题目,或是简单讲一下作文的写作要求,之后似乎就没有教师的什么事了。选材,构思,撰写全由学生一气呵成。对于一些学习成绩较好,喜欢作文的同学来说,可能并没有什么困难,而对于成绩稍差,尤其是对语文对作文不感兴趣的学生来说,他们拿到一个题目,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选材,如何构思,于是迫于无奈只好求救于作文指导书,来模仿写作。这样下来,学生的写作思维得不到真正的发展,一旦到了考场上没法再依靠作文指导书时,就开始抓头挠腮了。  相似文献   

11.
如何搞好作文教学,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学生作文起步时,首先应注意激发写作兴趣,然后要让他们懂得“怎么写”和“写什么”,进而写出具体通顺的一段话,乃至一篇短作文。在教学中,大体可以分为五种教学形式。 说说写写 学生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就要先学会有条理地说一段话。听故事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了解生活的方式。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有意识地选择学生喜欢的故事定期讲他们听,并要求他们边听边记下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复述。有了这样的要求,学生听故事的目的性增强了。教师让…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中学生学习更紧。压力更大,自由思考独立想象的时间也相对较少。为了避免学生思维僵化,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语文老师不仅要在作文课上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更要在平时的课堂上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使学生由平时的“要我写”跨越到“我要写”的层次,并逐渐由“先乎情,始乎言”向“切乎文,深乎义”的作文阶段过渡。这样,新型的作文也就应运而生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郑华仙 《小学校长》2006,(6):18-18,9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教师的“导”在先,学生的“写”在后,这样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循着教师定下的框框写作,自己不动脑筋,教师怎么讲,他们就怎么写,因而写不出有新意的文章来,甚至出现雷同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的创造性被扼杀,这是先“导”后“写”的作文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相似文献   

14.
沈正权 《考试周刊》2014,(61):52-52
写好每一个作文片断,是使作文训练快速见成效的一种方式。作文片断练习具体做法分四步:积累、吸收、消化和应用。语文教师如果能够教会学生写好每一个作文片断,就能够让学生轻松找到打开写作大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5.
施美娜 《成才之路》2014,(20):65-65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把写作的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一个过程。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呢?一、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快乐写作 “兴趣”是指一种学生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是一种内在动机,属于非智力因素。兴趣是引导学生写作的起点,如果学生对写作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想写和爱写作文。教师在出作文题目的时候,宜新不宜旧。旧的作文题目会使他们对作文产生讨厌的情绪。而有特色的作文题目,会使学生一看到题目就产生兴趣,思维会活跃,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就会写出有特色的作文来。比如当学生为班级参加唱歌比赛获得第一名的时候欢呼雀跃,我就及时布置学生课后写一篇《我们班级获奖了》的作文,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写出了我们班级因为大家一起努力而获奖的高兴心情,从而增强了写作兴趣。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因为年龄小,认识事物都是由直观再到抽象,由感性再到理性,他们对于比较直观的形象或者鲜明的事物就会很感兴趣。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枯燥的文字资料变为生动的、具体的彩色图画,通过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小学生心中的表达欲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快乐地写作,提高了作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李方 《现代语文》2006,(1):89-89
一、片断训练的涵义。片段,多指文章、小说、戏剧等整体当中的一段。所谓“作文片断”,是指用一段或一节的小篇幅,或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或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或谈论对某事或某现象的一点看法,做这种片断的写作练习,就叫“作文片断训练”。作文片段最突出的特点是篇幅小,训练目的明确,反馈比较及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完整作文概念,所以训练起来很方便。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片段系列训练,并且使之成为训练系统和训练体系,学生将受益匪浅。《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每个学年练笔的数量不小,如果单从大作文这种形式着手,那是很难达到要求的,倒是片断训练这种“细水长流”的形式很容易汇成“大江大河”。作文片段训练如同当前大家都喜欢的小品表演,虽然简短,但长期的训练可以使小品演员成为出色的影视演员。  相似文献   

17.
低年级学生由说话到写话,再由写话到作文,这期间有两次飞跃的过程。怎样从第一次飞跃过渡到第二次飞跃呢?具本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说完整的话要让低年级的孩子提前作文,第一步应教会他们说通顺的话。年年级学生平时喜欢“打小报告,好出风头。教师可利用这一点,加强他们的口语训练。比如某学生向老师报告:“他打我。”教师犹趁机要他讲清为什么打,怎样了起来的。班里每逢召开故事会,教师可要求每位学生上台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上课提问时,要求学生注意回答完整。二、看图写话教师可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学会看图,继而…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指导学生写作,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片断写作训练;教学生自批作文修改文章是写作的重要环节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指导。  相似文献   

19.
利用教材,培养写作兴趣:语文课堂教学除了进行听、说、读训练外,写的训练更应重视。教师不应只在每个单元基础训练中才进行,更应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作文教学。讲读课文时,应帮助学生体会写法,加强学生作文能力训练,课下教师可适当布置读后感、片断作文或练笔作文等。  相似文献   

20.
自能作文     
“自能作文”是根据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阐述以及许多优秀教师总结的宝贵经验和教例的基础上,由黑龙江哈尔滨市一批年轻有为的教师提出的实验课题。“自能作文”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开阔他们的视野,努力丰富学生写作语言,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达到量的要求。还要通过学生互批互改以及这个重要环节的加入来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经过语言、思维、说话、写话、写片断、成文的训练来完成小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