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楼梦》是我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白话长篇小说,她的伟大贡献不仅在文学方面,在语言上对汉语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她历来被认为是典范的白话文作品之一,她的不少语法格式今天的现代汉语还奉为圭臬。王力先生曾以《红楼梦》中的语言为样本,写了著名的《中国现代语法》。《红楼梦》是一座丰富的语言矿藏,至今还远未被开发完毕。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长篇小说,是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萌芽。从语言出发,《红楼梦》是"白话的典范";从内容出发,《红楼梦》具有现代小说的"主体性"特征;从艺术思维方式出发,《红楼梦》具有现代的复调性;从哲学思想出发,曹雪芹第一次把"情性"提高到形而上学水平。《红楼梦》具备的现代特征体现了中国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之间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学的生命,语言运用反映出作家的艺术功力,体现出作家的独特风格和鲜明个性。《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经典,其作者叙述语言、小说人物语言以及作者对民间语言的提炼与运用,都达到了很高水平。《红楼梦》的语言艺术,为汉语叙事文学创作提供了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的人物语言达到了个性化的高度,能准确地显示人物的性格,其语言成就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最高的。其中创造性修辞格的运用与作品内容表达的完美结合是其语言方面的一大特色,生动展现了《红楼梦》语言通俗而典雅,准确而简练,纯净而规范的风格,极富生活情趣和神韵,产生了独特的表达效果,使《红楼梦》的语言呈现出动人的艺术魅力,达到了艺术美的境界。本文将从修辞的角度去审视文章的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5.
试论《红楼梦》中人物语言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新 《文教资料》2006,(8):89-90
《红楼梦》的人物语言达到了个性化的高度,能准确地显示人物的性格,这不仅表现在对《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描写上,也体现在对一些所谓小人物的描写上,其语言成就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6.
高寒 《现代语文》2010,(3):43-45
《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更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百科全书。它对北京城和北京人的描写可以说惟妙惟肖。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时间正处于连接中古与现代的过渡时期。现代人研究《红楼梦》过多地关注它的人物性格,整体的语言风格,对词类、语法现象的研究甚少,其中对人称代词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对《红楼梦》中的单数人称代词和复数人称代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考察了这些称谓代词所反映的人物的社会地位。对《红楼梦》人称代词的探讨,不论是对横向的近代汉语词类的研究,还是对纵向的历代人称代词发展过程的考察都是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习语是一种语言的精华和文化的结晶。大多数习语形式简洁,但是却有着丰富的内涵意义。与普通的表达法不同,它有着自身独特的特征。《红楼梦》是中国最伟大的古典小说之一,小说中的语言里包含了大量的习语。至今,《红楼梦》  相似文献   

8.
刘洁  杨超 《语文知识》2011,(2):75-77
《红楼梦》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在语言修辞方面造诣很深,其回目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特点鲜明。研究《红楼梦》回目的修辞方法,可以对《红楼梦》的语言运用艺术有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广泛吸收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对传统的写法有了全面的突破与创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小说的叙事艺术。本文从风格、结构、方式、语言四个方面论述《红楼梦》的叙事艺术成就。无疑,《红楼梦》的人物塑造和叙事的成功,使它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中,就语言的丰富内涵而言,《红楼梦》名列第一。阅读《红楼梦》读者无不赞叹作者精湛的语言艺术。作者在选词用字方面显示了极其深厚的语言功底,各种词性的词语都用得贴切自然、生动形象,人物语言用词也充分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红楼梦》这部经典巨著在海外也享有很高的声誉。上世纪70年代英国汉学家、牛津大学的讲座教授大卫·霍克斯与闵福德合译,由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The Story of the Stone),在西方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980年,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和戴乃迭合译出版了一百二十回版本的《红楼梦》(ADream of Red Mansions)全书。这两个《红楼梦》的英译本受到了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1.
模糊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模糊语言的存在能大大增加文本的美感,能使审美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扩大艺术空间,从而获得美感。《红楼梦》是我国最经典的小说之一,之所以能经久不衰,愈加璀璨,形成了众所周知的"红学",自然是因为它其中所蕴含的巨大艺术魅力。本文拟从《红楼梦》杨宪益译本中的模糊语言出发,发掘红楼梦译本中的模糊美,以便见微知著,对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与《红楼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金瓶梅》与《红楼梦》作比较研究:从题材选择看,两部书的表现内容均为:描写家庭日常生活;把妇女作为主要描写对象。但《红楼梦》选取的封建家庭更具典型意义,塑造的女性形象更具典型性。从人物塑造看,《金瓶梅》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主要有:通过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描写室内陈设,陪衬或反衬人物性格。《红楼梦》对此一一借鉴,而且更为摇曳多姿,各臻其妙。从语言运用看,《金瓶梅》的语言风格对《红楼梦》有很大影响;《红楼梦》吸取《金瓶梅》优点,形成自己独有的语言特色,语言艺术超过《金瓶梅》。结论:《金瓶梅》对《红楼梦》影响巨大,《红楼梦》对《金瓶梅》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的语言代表了我国古代小说语言的顶峰,其人物语言描写个性化价值体现在塑造了生动形象的人物塑造和曹雪芹独具慧眼的创新与突破精神上。《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是全书发展脉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其中代表封建礼教的典范人物以及最后的悲剧命运,都更加深刻阐释了《红楼梦》。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这一鸿篇巨著在海内外有着成千上万的爱读者,杨宪益和霍克斯等承担起这一煌煌巨著的翻译工作,杨宪益和霍克斯的《红楼梦》英译本各有特色、各有所长。本文借助Glo Wb E语料库,尝试将杨霍两位大师的《红楼梦》英译本中涉及的角色语言在Glo Wb E语料库中进行检索分析,希望能为《红楼梦》翻译研究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的叙事巧夺天工,新时期《红楼梦》的叙事研究,也日益成为红学一大热点。据统计,近20年来,尤其20世纪90年代以来,“《红楼梦》叙事学研究的文章不少于90篇,并有部分论著辟专章以叙事理论或借叙事学的观念审视与研究《红楼梦》”。这些研究新见迭出,对全面深入阐释《红楼梦》大有裨益。但研究的基本问题对《红楼梦》的荒诞叙事,却少有涉猎,更乏正面系统论述。而《红楼梦》的荒诞叙事可从叙述语言的荒诞和意味的荒诞两方面来分析,本文拟从语言的荒诞入手进行初步分析。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红楼梦》开卷即自题绝句…  相似文献   

16.
自然而深刻,质朴而传神,平淡而真挚……平中见奇、谈中有味的语言艺术,是《红楼梦》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大放异彩的重要原因之一,只要我们赏析一下《红楼梦》节选的《林黛玉进贸府》中的作者对王熙风语言的传神描绘,就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人物语言,大多是起介绍内容、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但《红楼梦》中人物的语言除开这些作用外,还具有传达人物心态、揭示人物个性、表现特定情景下人物之间的关系等独特的艺术作用。心理描写,一般服务、从属于人物的行动、语言描写,这固然反映了古典小说作家们对人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中充斥了大量中国底蕴浓厚的对封建制度的描写以及诗词歌赋、文字游戏。同时,《红楼梦》也以独具中国特色的修辞使其语言具有独到的中国美学。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于中国的文化感兴趣,《红楼梦》的翻译也因此始终受到关注。本文试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对其中用典、对偶、双关、委婉语几个修辞方面的翻译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但在《红》之前,也曾经出现过一些在语言上具有很高造诣的长篇小说,最著名的莫过于《水浒传》和《金瓶梅》.《水浒传》和《红楼梦》在语言艺术上可以说各有特色.《水浒传》的主人公多男性,大都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最为珍贵的瑰宝之一,其深刻的思想主题正是借助其完美的文学语言来表现的。《红楼梦》的语言具有修辞之美、纯真之美和个性之美,已达到了我国古代白话小说语言艺术的顶峰。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是一个很好的话题,既可以用自己的观点、经验解释《红楼梦》,也可以用《红楼梦》的故事、见解来解读自己的经验、观点。我们如果只是谈自己的创作显得狭窄了一点。在这里说明一下,《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其实《红楼梦》就是中国文化,谈《红楼梦》就是谈中国文化,《红楼梦》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毛泽东主席曾经有一句名言:中国有什么呢?中国有悠久的历史,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众多的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