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做一只优秀的兔子引发的思考台湾著名漫画家朱德庸凭借《双响炮》《涩女郎》等作品红遍了亚洲。鲜为人知的是,他并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美术  相似文献   

2.
每个学生的语言资质特点决定了潜在的语言人才成长为现实中语言人才的可能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每个人的资质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发掘学生语言潜能、发展语文才能的必由之路。主要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学既要面对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最佳发展。我认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至关重要。素质教育不再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个个成绩好,得高分,而是要求每个学生都成材,将来都能为社会和国家的建设作出贡献,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转变质量观和人才观。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特长,把他们培养成才。有的学生文化基础差,但在体、音、美等方面有很大的兴趣,而且也不是上什么课都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创新教育的开展,要求教师也要转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面对学生,特别是面对所谓的"双差生"的学生,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学生基础不同,学习能力差异较大,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不可能使每个人都学有所得,所以应根据学生的个人基础和学习目标,实行差异化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在社会中尽可能多的发挥自己的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由幼儿美术的现状引发的对目前幼儿美术教学方法的探讨,并对目前幼儿美术教学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如怎样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幼儿如何掌握绘画技能,如何品评幼儿绘画作品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们南宁二十中属于广西南宁市边远学校,生源来自周边工厂、农村及外来流动人口,他们的家庭条件一般较差,受教育的条件相对也较差,思想素质及学习水平都较低,当我们接手教的是普通班时,深感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责任也更大了。朱熹曾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并诠释说“材,质也”。用今天的话说“材”就是指人的先天和后天形成的资质,  相似文献   

8.
9.
在“四人邦”横行的时候,“因材施教”也遭到围剿。“四人邦”一伙攻击“因材施教”,把它一棍子打入“黑货”之列。至今有些同志仍把“因材施教”视为“禁区”,这对于改革教学和培养人才是不利的。下面谈一点个人意见,和同志们一同探讨。“因材施教”究竟是什么意思?我认为,“因材施教”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它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是科学地反映了教学上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0.
因材施教是孔子首创的教育方法,因其效果极佳被后人普遍推崇。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因材施教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延伸,由此也产生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意义。为了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客观需要,我们应深入挖掘这一传统教育方法的合理性,切实提升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中有两个元素,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对这两个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教育的目的不是"教",而是如何促进学生"学";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真正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也就是说,学生的"学"是决定因素。陶行知先生将这种关系概括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在其经典短文《我对教和学的思考》中,更强调"学"的重要性:"我终于感到,唯一能对行为产生意味深  相似文献   

12.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意义深远。现在重新研读这一原则,有种品茗啖香的感受,对当前的教学工作更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因材施教”就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区别对待。这一教学原则是我国古代最宝贵的教学遗产之一。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特点,才能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包括以下几点:一、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职中生在生理发展上,已接近成人的发展水...  相似文献   

14.
15.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进行因材施教的问题曾有过深人的思考,并做了一点尝试,现把自己的一些做法和点滴体会书之笔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因材施教”是孔子在他丰富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教育原则。这条教育原则不仅在孔子本人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检验.而且在孔子以后长达两千多年的历代教育实践中也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从建国到现在我国进行了几次中小学教学改革,每次教学改革都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2001年国务院提出的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改革,较前几次相比更是一种彻底的“革命”。身处改革之中的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经受了这场“革命”的洗礼,大家“洗新革面”后积极地投身于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  相似文献   

18.
“因材施教”是古老传统的教育方针,但这一方针主要是“教”的方针,而不是如何促进“学”的方针。“教”的方针强调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愿望、目标、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根据这些因素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强调不要按照一种目标--比如说单一的学术目标培养学生等。互联网出现之后,在基础教育阶段,西方出现了一些有趣的个案,凸显出“学”的重要性,凸显出学习者生机勃勃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以及他们能够造就何种创新者。  相似文献   

19.
什么叫做“因材施教”呢?《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因教施教”这一典故出自《论语·先进第十一》: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  相似文献   

20.
<正>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进行因材施教的问题曾有过深入的思考,并做了一点尝试,现把自己的一些做法和点滴体会书之笔下,以供同行参考。1 因材施教的理论依据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的认知、情感和个性都是不相同的,加上生活环境、家庭文化背景等其他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