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晓春  杜杰 《档案与建设》2007,(1):27-27,37
地震档案工作是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地震部门长久以来形成的各类档案,记录了全省防震减灾工作重大事件和重要决策的始末原委,记录了地震工作者几代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是防震减灾事业历史进程的真实记录。做好地震档案工作,不仅对积累地震科学技术财富、弘扬地震工作优良传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地震工作者承前启后,探索地震预测预报方法,提高综合防震减灾能力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地壳板块构造学说主导了地震学领域。地震科学家将地壳分成若干大的板块,认为板块之间的断层活动和板块内部的断层活动,是破坏性地震的主要成因。开展历史地震档案资料编研,利用历史地震档案资料编研成果,是做好当前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地震科研档案是在地震科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记载和反映地震科学研究,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载体的科研文件材料。地震科研档案是地震科学研究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地震科学技术储备的一种形式.是重要的信息资源。随着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地震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日趋显著,科学、合理地做好地震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确保科研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安全,以利于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加强地震科普知识宣传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冬柏  闫俊义 《今传媒》2010,18(9):177-178
随着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社会和公众对地震科普宣传的需求与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遇到汶川8.0级突发大震,科普宣传就更加重要。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当前地震科普知识宣传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加强地震科普知识宣传的必要性,提出了当前做好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地震是世界上最具有突发性和毁灭性的自然灾害,严重威胁档案安全。档案馆防震减灾工作内容具有特殊性,既要确保档案人员安全,也要确保档案及档案信息安全;既要注重对地震直接灾害的应急,也要注重对次生灾害的预防。文章讲解了地震灾害对档案馆造成的危害,分析了当前档案馆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管理角度系统地提出了档案馆防震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6.
1997年8月27日下午18时,我看《广州日报》当天的报纸,二版有个引人注目大标题:《中国进入大地震期》,是“本报北京电”,出于记者叶小刚之手,写国家地震局局长陈章立“受国务院委托”在8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7次会议上,“就提请大会审议《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法(草案)》作说明”,指出“目前我国正处于本世纪以来第5个地震活跃期的高潮阶段,有可能发生数次7级左右的强震,并有可能发生7.5级以上特大地震。”这条新闻第二段简要报道了陈章立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认为“防震减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报、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方面的工作,是防震救灾工作取得实  相似文献   

7.
《兰台世界》2019,(Z2):79-80
<正>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向往越来越强烈。与此同时,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潜在地震危险也得到社会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更多的人逐步认识到防震减灾文化的重要性并投身于防震减灾文化建设的行列中。2012年,中国地震局党组印发了《关于推进防震减灾文化建设的意见》(中震党发〔2012〕12号),随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部门针对自身工作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防震减灾文化建设开始受  相似文献   

8.
地震科技档案是指从事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与救援的科学研究、仪器研制和基本建设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磁盘(带)、光盘、录像带、影片、照片等。我们在从事地震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充分认识到科技档案管理与利用对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地震档案信息资源,使地震科技档案在为防震减灾事业服务的同时,做到面向社会、面向科技、面向经济、面向市场,更好地服务西部大开发。从2001年起,就开始在优化管理上狠下工夫。根据中国地震局的统一部署,建立了甘肃省地…  相似文献   

9.
黄清 《北京档案》2023,(12):33-35
防震减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地震工程建设项目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论文以湖北省地震局承担的地震工程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震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的特点,提出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优化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地震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水平,更好地为防震减灾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0.
<正>地震学是一门观测科学,而地震记录图纸和业务数据是地震观测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地震科学研究的基础,对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随着我国地震事业现代化的迅猛发展,地震监测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从模拟时期地震监测图纸的数字化扫描,到数字时代地震监测数据的急剧增加,产生了海量的地震数据,优化地震业务数据档案的存储结构,为地震档案信息安全存储提供保障,成为地震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描绘了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并将“加强地震科技支撑能力”作为实现规划的一个重要保障。多年来,地震行业坚持以科技进步、科技创新作为防震减灾事业的强支撑,注重科研与任务相结合,取得了一批批重要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周恩来对地震灾害尤为重视.曾两次亲临河北邢台地震现场。渤海、通海等大地震发生后,他指示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地震工作会议,并作了《地震工作的统一和今后设想》的重要讲话。其后,周恩来对我国的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抢险救灾等作出了多次重要指示。他在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方面,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提出了许多科学严密而又可行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3.
刘宁 《兰台内外》2023,(12):24-26
模拟地震图纸是地震研究中最原始的、不可再生的国家地震数据资源,是地震模拟观测时代取得的宝贵成果,妥善保护利用好这些珍贵的地震档案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历史意义。本文作者系统梳理了湖北省模拟地震图纸整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提升地震图纸管理工作给出了一定的可参考建议,为今后防震减灾事业中图纸资料的整理归档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是山东省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既是以往工作成绩的真实反映,也是全面做好项目其他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不仅是项目建设的真实记录,也是项目建设、运行、维护、管理、扩建和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重要依据。2009年山东省地震局综合档案室接受了该项目档案管理的任务后,制定了《山东省防震减灾"十一五"规  相似文献   

15.
徐文杰 《编辑学报》2014,26(5):478-480
地震类科技期刊肩负防震减灾与科研预警等多重责任。新闻敏感对地震类科技期刊编辑的选题组稿、审稿、录用等环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认为编辑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新闻敏感度,广泛积累知识、深入实践以提高职业兴趣,并为全球的防震减灾事业做出及时且有价值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1739年1月3日平罗8级特大地震的档案史料,展示了地震的主要灾情、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以及清政府的应急救助、恢复重建等全过程。前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宝贵经验,在综合防震减灾工作中,仍有重要的启示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宋利萍 《档案》2008,(4):7-8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成为我国西北地区地震科研中心,也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个地球物理研究所之一,因而,保存了大量而丰富的第一手现场调查的地震档案。这些原始档案由于时间久远,又为当时的现场调查所获得的档案史料,是今天无法再得到的,所以尤显珍贵,也是我们今天开展防震减灾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8.
杨晓莉 《兰台世界》2023,(S1):196-197
<正>一、前言地震学是地球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地震资料的产出、收集、整理和应用同时涉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大地测量、数学、机械、电子、自动化、通信、计算机等多种学科和技术,绝大多数地震工作人员都无法同时具备上述专业背景,因此归属于不同学科的专业图书资料在开展防震减灾业务和研究工作时具备非常重要的学习、参考和指导价值,是地震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30日,国家档案局下发《关于做好抗震救灾工作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通知》,对各级档案部门做好抗震救灾工作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提出要求,并提出了归档的文件材料的主要内容。《通知》指出.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发生后,  相似文献   

20.
地震档案是人们从事地震活动的原始记录,是地震档案工作历史进程的真实轨迹。做好地震档案工作,不仅对于积累地震科学技术财富,弘扬地震工作优良传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正确地总结过去,指导现在,规划未来,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