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艺谋电影历来备受争议,特别是《英雄》、《十面埋伏》放映后,一边是评论界、媒体的口诛笔伐,一边是观众涌入影院,票房收入高扬。究其原因是由于视觉文化语境中文化精英的失语——影评人面对“叙事电影”到“景观电影”的变迁,无法解读“电视人”“跟着感觉走”的视觉消费。从而导致一边是大众的视觉狂欢,一边是文化精英对电影的叙事解读的固守所引发的社会失序。  相似文献   

2.
围绕着“电影与受众”这一课题,以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高潮期丰富的电 影创作实践为据,对当时的电影创作和理论发展进行探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不可背离时代而 违背广大观众的审美旨趣;第二,不可背离社会而脱离广大观众的心理体认;第三,不可背离生活 而与广大观众的生命感情相左;第四,不能背离艺术而违反广大观众的审美追求。总之,只有以 观众为本,才有创作的无尽源泉。  相似文献   

3.
消费社会的到来,改变了文化生产的逻辑,这在我国第五代导演身上得到了鲜明的体现。第五代导演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创造了有中国风格的浪漫审美主义的“文化电影”,在新世纪初,他们的国产大片迅速地转向审美消费主义,成为消费社会消费审美主义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4.
体验经济时代,观众收视心理正经历着从感官“服务”到“游戏”、再到“心理体验”和“审美体验”这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并由此引发了电影文本的转型.电影本身顺应经济形态产生了巨大变化,电影产业的发展又进一步推进了体验经济的前进.  相似文献   

5.
简论电影艺术概念的当代性修倜关键词电影艺术概念,当代性在20世纪的今天,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早已深入人心。但在电影诞生之初,它并不是作为一种艺术为世人瞩目,而是作为一种“新科学玩具”和“视觉消遣品”吸引观众,它的魅力在于它那“实地捕获的自然景象”。因此,...  相似文献   

6.
戏曲的文本传播与场上传播所派生的命题是案头之作与舞台之作。它们在差异和联系中互动,其联结点是观众心理学。观众心理是左右戏曲审美建构无形而巨大的抓手。研究戏曲美学必须加入观众心理这一维。中国观众的命运关怀心理、趣味性心理、观赏性心理、满足性心理等,规范和导引着戏曲的审美对象、方向、方式和形态。观众心理具有组合性、流变性、调控性等特征,它是一柄双刃剑,具有正负面价值;其反馈和制约、调节功能成为戏曲综合性审美机制及其诸种审美特征的重要基础,也形成了中国戏曲活力和情力的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观众越来越希望通过电影来与同样处在转型时期的其他人同享迷惘、欣悦与渴望,通过电影来理解、面对、解释我们所遭遇的现实。而中国商业电影对此却缺乏把握。本文较详尽地分析了中国观众的传统观影心理和当代娱乐文化心理,认为在当代,商业电影是一种时尚消费,中国商业电影的观众消费群落由“领潮人”中产阶级和“赶潮人”普通大众构成。  相似文献   

8.
性一直是电影中一个重要的表现主题,然而在不同的时期由于受到政治、宗教、道德宽容度等原因的影响,导演们对这一主题的重视程度以及表现尺度是不同的。统计表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电影中表现性这一主题的表品急剧增加,与之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性解放运动”的爆发,文化的后现代转向以及电影体的变都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建国后至“文革”前国产战争题材影片之所以受到一代又一代观众的青睐,一个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影片遵循了艺术创作规律,契合了大众审美心理。相比之下,新时期以来国产战争影片则存在着一些见“技术”而不见“艺术”、感官刺激多而审美效应少等弊端,应引起电影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儒家以“仁”为核心的文化观念与以血缘认同为中心的家庭伦理,以及“修齐治平”等社会道德理想,是20世纪20-30年代郑正秋等人伦理情节剧电影创作的思想内核。但由于时代和政治的影响,郑正秋对待儒家文化精神的文化姿态则从整体而明确的认同转向温和而坚决的反叛,对儒家文化合理内核的艺术表述顺应了历史局长要求和观众接受心理,产生了一定的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大后方戏剧观众审美心理需要论略李江审美心理需要是特定时代艺术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人类独特的审美方式之一的戏剧艺术的生产,与作为审美主体的观众的心理需求是息息相关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①从戏剧艺术...  相似文献   

12.
艺术的大众化思潮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艺术思潮之一。这一思潮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化大众”到“大众化”的转换。毛泽东的为大众服务的文艺思想是艺术大众化运动的强大理论基础。在大众化艺术思潮的运动中,艺术的“话语主体”实际上是政治文化精英。他们的艺术理论与主张从属于他们的政治抱负和文化理想,在大众化艺术的表象后面彰显出艺术从本质论到功能论的转折。  相似文献   

13.
电影片名,犹如电影的品牌商标,有极强的“导视”作用。电影片名翻译应以影片观众的感受为重点,以观众是否理解接受乃至喜欢为主要衡量标准。而英语片名的汉译则应以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期待和文化心理为出发点,依据翻译中的功能对等理论,结合英语电影片名的特点,英语电影片名汉译有音译、直译、意译、创译等方法。译者应尽可能遵循简洁、适度、创新的翻译原则,以期吸引观众注意,获得票房成功。  相似文献   

14.
无名英雄     
陆利峰 《新读写》2012,(11):31-31
《英雄》是一部慢动作武侠电影。在传统审美心理主宰的评论中,它没得过什么好名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它的打斗没能震撼到习惯于血腥暴力的观影人群。快意恩仇在这里显得柔柔弱弱、忸忸怩怩,特别是最后无名放弃刺杀秦王,这样的“叛徒”行为让观众无法接受,无名也因此似乎配不上“英雄”这个称号。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台湾掀起了一场宣扬“健康写实主义”的电影运动,在台湾电影史上承载着重要的文化和美学意义。台湾健康写实电影一方面深受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关注现实和小人物的生活;另一方面受到台湾当时政治背景的影响,健康写实电影对传统意义上的写实主义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使其成为服务于高压统治的电影形式。  相似文献   

16.
以网络热词等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翻译进口电影成为近年大众热议的话题之一,从理论上揭示这一现象存在的客观合理性有助于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以翻译策略理论、接受美学理论和大众文化理论展开多视角探讨,认为:1)从翻译专业眼光衡量,本土化翻译是一种迎合电影受众的接受心理和审美情趣的归化翻译策略;2)从接受美学理论看,本土化、特别是网络热词是顺应观众“审美体验”争取电影受众的一种手段;3)大众文化理论揭示了翻译本土化是商品化娱乐性电影追求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从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否定大众文化到以费斯克为代表的肯定大众文化的嬗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各理论家所处社会环境变化对理论家的影响造成的,大众文化背景下的观众是很具有生产力的,他们的审美接受推动电影人去生产属于观众的电影文本。当前优秀华语电影的观众能动力既决定娱乐也决定电影的生存和发展。电影观众很大程度上是充分狂欢的人,在观众狂欢之时,代表当前电影的观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发生矛盾,并且在某种意义上获得胜利,开始了"殖民"。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起来。随着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滋生,大众消费文化已然牢固地掌握了时代话语权。文学与电影栖身于共同的文化土壤,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所处时代观念的影响。无论精英文化如何反抗,文学与电影的创作仍无法抗拒地走上"去精英化"、商业化的道路。电影作为新兴的艺术样式,虽然其发展历程不过百年,但其独特的技术性却迅速适应了大众文化市场,而文学虽有千年积淀,但由于其自身的抽象性和针对性,导致其无法适应"读图时代"的市场需求。文学创作在当代影像视域的裹挟下,正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根据电影叙事是否依据一个形式惯例传统,电影理论把电影分为类型电影和非类型电影。事实上,来自于既有惯例的类型经验影响看我们从日常生活到艺术欣赏很多行为中所具有的心理模式;我们的相关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也以此建立。本文讨论的是在观看类型电影的时候观众的欣赏态度,并将这个态度分为“作为基础的惯例经验”、“欣赏时建构的心理时空”和“态度的娱乐指向”三个部分,从中可以看到三个部分的相互关系和观众欣赏类型电影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电影艺术的多种功能与价值为主要依据,把新时期的电影创作分为三种类型:一,给观众以教育、启迪的社会电影;二,给观众以娱乐的通俗电影;三,给观众以知识的文化电影。这三种类型电影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指其主要倾向与趋势而言。它们之间彼此并存,相互依托、影响、补充与渗透,构成了新时期电影创作的丰富性、多样性与复杂化、精细化的特点。亦表现了不同层次的观众对电影艺术的审美心理与欣赏习惯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