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教育     
《中国教师》2011,(1):67
<正>编者按:2010年1月21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签约共建"石景山区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绿色教育以尊重生命,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为核心,包括以"绿色—生命—爱与尊重"为主题的师德教育、基于  相似文献   

2.
正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更是生命的象征,也是沧州市水月寺小学的文化基色。水月寺小学开展的"绿色生命教育",紧紧围绕"蕴育绿色童年,探寻生命美景"的办学理念,依托"七彩阳光生态体验"教育工程,通过生命与成长、生命与安全、生命与关怀、生命与价值的教育活动,唤醒学生的道德体验,使学生经历生命感动,体认美善人生。1.在活动中感受生命教育的精彩。帮助他人,快乐自己。三月是学雷锋月,学校号召学生们发挥最大能力为学校或社区做好事,各班评选出身边的"小雷锋",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学生们还自发组织起来,用自己积攒的零用  相似文献   

3.
绿色教育最早源于环境教育,后来拓展到教育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绿色教育的精神实质是"尊重"。从哲学视域出发,尊重是主体对客体作出的反应,绿色教育"尊重"的主体为教师,客体主要为"生命""规律"和"差异",称为"三尊重"。绿色教育要求教师对于"生命""规律""差异"分别加以注意、遵从,予以积极评价,并表现出适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绿色代表着我们对自然的尊重,对规律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绿色教育”是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激发每一个儿童生命活力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5.
<正>一、问题的提出2010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北京市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合作开展了石景山区绿色教育发展实验。绿色教育实验吸收、传承了已有的绿色教育理念,更致力于"绿色"的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北师大教育学部绿色教育理论研究组提出:绿色教育理念包含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促进学生可  相似文献   

6.
绿色教育惩戒由绿色教育衍生而来,是教育惩戒的理性回归,具有尊重生命、尊重差异、尊重生态和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四重意蕴。绿色教育视域下的中小学惩戒方式包括"诊疗式"惩戒、"延时式"惩戒、"联合式"惩戒、"无声式"惩戒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师》2013,(13):22
编者按:绿色教育理念认为,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生命价值,改善学生成长的环境,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在绿色教育的理念下衍生出的"绿色课堂",以学生为本,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什么是理想状态中的"绿色课堂",如何构建"绿色课堂"?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在绿色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了中学数学绿色课堂改进的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8.
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绿色"象征着春天和希望,象征着科学与先进,象征着生命与生机.大学与绿色有着本源上的联系.大学应该是绿色的,因为大学校园是绿色的,大学精神是绿色的,教育理念是绿色的,个体生命是绿色的.然而,当今大学层出不穷的学术腐败、大学师生的自杀以及师生教学中存在的功利现象,昭示着大学离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大学还有很大的差距.依靠社会、高校等多方努力,建设具有真正绿色含义的"大大学",让绿色成为大学亘古的风景线,才能找寻到绿色大学.  相似文献   

9.
2010年1月21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签约共建“石景山区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绿色教育以尊重生命,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为核心,包括以“绿色—生命—爱与尊重”为主题的师德教育、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课堂改进行动、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名校品牌建设工程、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优秀师资培养项目和北京.  相似文献   

10.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生命因为有了绿色而变得生机勃勃。绿色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实践为手段,通过师生共同亲近自然,聆听生命物语:感知生命,体验生命历程;对话生命,感悟生命价值: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罗克坚  柯彪 《成才之路》2022,(14):40-42
绿色教育是在包含环境保护教育和生命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绿色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环境保护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将绿色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教师将绿色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要做到以下几点:按照课程目标要求贯彻落实绿色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相似文献   

12.
面对上海教育的转型发展,在提倡教育绿色生态化的今天,虹口区海南中学在新一轮发展规划中提出"构建绿色课程,实施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绿色是生命的原色,绿色课程寓意课程建设要顺应学生的天性,满足学生差异发展的需求,凸显"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绿色是学习的效能,学校尝试在课题引领下开展课程建设,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释放学生的潜能,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办学之路。绿色是校园生态,绿色课程寓意学校着力营造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3.
绿色代表宁静、自然、生命、成长、生机、希望……浙江省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萦绕于绿色,师生浸润于绿色,使绿色成为生命的底色。我们先不看这被绿燃烧的过程,只看其美轮美奂的结果:学校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特色学校、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绿色学校、全国环保大奖"地球奖"、全国低碳文明生活一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绿色教育课题曾获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首届"中国教育学会奖"二等奖。新华社、《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众多媒体对其绿色教育进行专题报道……看完这些荣誉与报道,我们不能不为之喝彩,不能不说万银巨校长有思想。一根"绿"线牵在手中,抱起梦想就勇往直前地飞。很显然,他善于从平常的管理中发现、思考、尝试、总结,并不断优化。于是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绝招,振兴了东风小学教育集团,也成全了他本人。对话中的陶继新先生则一展专家的评判风采。他先用扎风筝的技巧,"口传心授"绿色"团队"组合的秘诀;再借放风筝的原理,剖析出深邃的寓意。不但给人一种心相感应、极目长空的快感,还让人觉得清晰通达、深厚广博,犹如彩虹横贯。  相似文献   

14.
绿色教育在中国:思想与行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教育在中国既是思想上的探索,又是行动上的创新,是思想与行动相互促进的结果.中国绿色教育的第一种理解源于世纪之交的环境保护浪潮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保护教育的需要,无论是“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还是全国性的“绿色学校”创建都是如此.中国绿色教育的第二种内涵是把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结合起来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探索与行动创新.随着生命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提出和传播,中国绿色教育又开始了对生命教育思想的交融和借鉴,这构成了第三种中国绿色教育内涵.面向未来,中国绿色教育应该在可能的涵义范围以及国家社会与教育使命中寻找其社会与教育内涵.  相似文献   

15.
当今,绿色是一个非常时尚的词语,如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绿色新闻、绿色通道、绿色人际等等。“绿色”已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颜色,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绿色”也成了一种教育理念,一种艺术化的教育,一种敬畏生命的教育。作为职高语文教师,如何在绿色课堂中进行生命教育,也成为追求时尚和未来的话题,面对现实,我作了以下的理性分析和大胆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绿色教育”是指要关爱、尊重学生的生命和价值,构建生动、活泼、民主的教育环境,培养具有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敢创新、肯实践的新一代人才。“绿色教育”要求我们必须构建一个生态和谐的教育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包括绿色育人理念、“绿色”课程体系、“绿色”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绿色,是生命的色彩;绿色教育是尊重学生人格、生命价值,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010年1月,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委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正式启动了“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共建项目。走进中小学课堂的大学研究者,与一线教师、教研员共同探讨教学目标的实施、找寻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途径,研究促进教师进行反思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现代教育应该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成为一体的绿色教育。”“绿色”象征着春天与生命,象征着成长与生机,象征着健康与未来,象征着文化与文明。“绿色”寓意学生朝气蓬勃,多姿多彩;寓意莘莘学子有如青苗般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9.
绿色,是生命的色彩;绿色教育是尊重学生人格、生命价值,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010年1月,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委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正式启动了“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共建项目。走进中小学课堂的大学研究者,与一线教师、教研员共同探讨教学目标的实施、找寻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途径,研究促进教师进行反思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犹慧 《教师》2016,(4):5-7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万盛小学(以下简称"万盛小学")创建于1907年,是一所百年老校。它环境优美、绿意盎然,是孩子们热爱的"家园";它朝气蓬勃、宜教宜学,是师生上进的"学园";它和睦如春、其乐融融,是孩子们生活的"乐园"。近年来,学校融汇教育教学资源,积极探索、精心构建,发挥全体师生的创造力和参与意识,通过"环境优美、行为规范、活动丰富"创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氛围,营造"绿色校园",打造"绿色教育",凸显"孕育绿色生命,奠基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