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境作为中国化文论的一个"专利",可谓源远流长,其基本特征及其意义就是情景交融、虚实相依、富有含蓄空灵之美。本文从"空间美"的角度略论了意境在抒情性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意境作为中国化文论的一个"专利",可谓源远流长,其基本特征及其意义就是情景交融、虚实相依、富有含蓄空灵之美。本文从"空间美"的角度略论了意境在抒情性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张劲松 《文教资料》2013,(14):77-78
老子的《道德经》并不是谈论道德修养的,而是谈他所认为的"道"与"德"的基本概念。老子所说的永恒之"道",就是个"无"字,"无"就是"道"。孔子讲的"道",不论是自然之道,还是仁爱之道,都是具体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老子所讲的"上德",说得完美无缺,一尘不染,实际上他是把"德"束之高阁,是谁也无法做到的"德";其"下德"看上去是在谈德,实际上已把"德"说得一无是处了。孔子所谈的"德"属于伦理范畴,重在修身。  相似文献   

4.
在诗的自由的王国,吴玉磊的诗写的厚重大气、坚实,具有史诗化的倾向;吴玉磊的诗又是轻盈飘逸的、充满诗性的,他的诗想象奇特、意境空灵,显得隐逸超脱。从整个诗风来看,他的诗既有着山的厚重和粗犷,又有着水的轻盈和婉约。诗人较好地把握了"虚"与"实"的关系,曾提出了"有距离的写作"的审美诗学观念。  相似文献   

5.
纵观对王朔各种评价,褒贬不一,偏激者有之,冷静自持者亦有之。今天,虽然"王朔热"已经过去,但如何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王朔热"和王朔创作的"顽主"人物形象,还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将王朔重新放回他的青少年时代——"文革",试图从他重要的成长阶段中找出他浑身"刺人"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谢灵运曾是东晋末期谢家子弟"乌衣之游"的重要人物,他在仕途屡遭坎坷后,转而寄情山水,与谢惠连、何长瑜等人结为"四友",共为"山泽之游"。谢灵运在山泽之游中创作了大量情、景、理相融的山水诗,这标志着谢灵运诗歌创作由玄言诗向山水诗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温锁林 《中国语文》2012,(1):29-37,95,96
本文讨论现代汉语的"有+数量结构"(如:他在教室坐了有两个小时/他的身高有一米八)中的动词"有"。这个"有"的用法很特殊:句法作用模糊,语义上空灵虚化,即使省略也不会影响到句法与语义的完整性。根据"有"的这种句法语义特点,文章运用焦点理论对"有+数量结构"中的"有"做出了统一的解释,认为"有"具有凸显自然焦点的功能。文章还指出了"有+数量结构"在表意上表现出强烈而明显的表多表大的语义倾向,这种语义倾向的形成来源于动词"有"最基本的"领有、拥有"义。"有"由于与数量成分共处于自然焦点的位置,在语义上与被突出的数量信息相互影响,不仅强化了数量信息多而大的特点,也使其原有的超乎寻常的领有义得以保留,并最终出现句法与语义功能虚化,成为凸显数量信息的焦点的专职标记成分。  相似文献   

8.
"自我"意识之觉醒是当下的普遍追求,"自我"的存在论根基在于在"对象性"活动中自我与他者的积极呈现,"自我"之觉醒目的在于"自我"与他者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9.
黄婕 《文教资料》2021,(4):16-17,28
诗眼是古典诗论中诗词创作和鉴赏的重要概念。古诗教学可以把"诗眼"作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以诗眼连缀全篇的内容和情感,探究诗歌的主旨意蕴。《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经典之作,除"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外还"诗中有禅",利用诗眼对其进行解读可以析意象得山色之"空",感诗眼凝诗境之"空",品诗眼悟心境之"空",在欣赏独特山色中感悟诗人充满禅性的空灵诗境。  相似文献   

10.
在汉字中,"他"是一个后起的俗体字,最初写作"它"。最古的字书《说文解字》没有"他"字,只有"它"字,段玉裁注:"它,其字或(假)‘佗’为之,又俗作‘他’;经典多作‘它’,犹言‘彼’也。"徐灏笺注:"古无‘他’  相似文献   

11.
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曾提出"心斋"一词,成为道家"虚静论"的核心概念。"虚者,心斋也"。此一"虚"字是理解"心斋"概念之内涵的核心要点。"心斋"之"虚"从工夫论上说具有消解、否定的意味,是对"听之以耳"和"听之以心"的否定,也就是要使人不执于外物,亦不执于心念;从境界论上来看,"虚"又具备某种肯定的内涵,即"虚室生白"所蕴含的生命力和对心之光明本性的能动发现。而这两方面又统一于人心之上,"心斋"的过程也就是在人心受扰后发明本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庄子》一书“德”之内涵极为丰富,大体有三种含义:其一,“德”是得之于“道”之德;其二,与“形”相对而言,“德”是内在充实之德,表明其在现实生活中、在生命自觉走向“逍遥”过程中作为人的精神性根源和理想的生活状态;其三,“德”是一种虚静空灵的心灵境界。基于以上理解,“道”与“德”、“德”与“性”之间的关系更为明确。“性”作为生命的本质是本然的、天然的现实性,而“德”则是一种内蕴在万物“性”之中的“潜质”。“道”则是“德”与“性”的终极性根据。同时,“德”的葆有需警惕名利、知见、形体等诱使“德”形于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作文如做人,陶行知先生人"真"文也"真"。他的文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着为大众彻底服务的真情;代大众立言,为大众享有教育权而呼吁;拓展大众教育内容与时间,使大众不做时代的落伍者;通俗易懂,能打到大众心里去;浸蕴着"爱智求真"情怀,只求真理,不迷信权威;讲真话,不趋时从势,有很高的"至用"价值,是指导教育改革的灯塔。读他的文论,如同读他高尚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有意"的"无意"是艺术活动的应然状态。本文认为,"无意"也是美术教学的理想状态,并提出了相关的应用策略,认为它具有如下美感:无中生有,拓展想象空间;计白当黑,点燃教育力量;偶然之必然,蕴含教育本真;突破与重构,激发人生感悟;无心之有意,获取心灵共鸣。  相似文献   

15.
贾平凹散文创作中的“月”意象,是他追求、探索的美学象征,也是他主体精神的象征。“月”意象给我们展示出了一种空灵静寂的禅宗式的意境,使其散文呈现出浓郁的禅宗韵味。  相似文献   

16.
吴江市实验小学在认真梳理学校发展历史、深入探究学校办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办"生动·大气的教育",这一教育主张是对"求真"精神的生动践行。基于对"真"的哲学思考,认为教育"求真"应求规律之真,求现实之真,求可能之真;生动的教育是对现实之真的适度尊重,大气的教育是对规律之真的自觉皈依,"生动·大气"的教育是对可能之真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7.
"学"与"术"兼备是曾国藩的重要特点。曾国藩的学问是以通识之学和躬行实践为特征的"士大夫之学"。曾国藩既能"躬行践履",又能"涵养本原",做到了本末兼修,体用兼备,在"学"——"术"——事业的模式下,以"诚"为"术"之本,以醇正之学,化成其贞正之术,终以成就其事业、事功。  相似文献   

18.
陈世发 《考试周刊》2013,(24):12-13
坚固的山寄托坚定的情怀,山是遁世者"屏蔽"外界生活的工具,山是隐者寄托旷达心理的载体,山可寄托离别之时的复杂情感,山还可寄托时易事移的特殊感情,山体现了道心诗歌的神秘,山体现了佛心诗歌的空灵。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名作《"今"》(一九一八年四月十五日)一文,阐发了他对"今"的观点。他指明了"今"最可宝贵的道理,"现在"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必要环节。李大钊对于厌"今"是持批评态度的,对于乐"今"也不赞成。李大钊要大家努力的方向不是返回过去,而是走向将来,而走向将来必须要以今日的努力创造为根本。他的"今"论有进化论的影响,就其实践性来说显示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昂扬的奋进精神;是辩证的"今"论,具有高度的哲学思辨性,复古倒退,沉迷将来,都不能说是真正把握了"今"之真谛;"今"论还实现了时间观与人生观的相合。这对于今天我们青年珍惜时光、重视今日进行创造有着直接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吉林教育》2008,(12):54
子曰:"不愤不启……"(《论语·述而篇》)意思是教导学生,不到他百思不得其解时,不要开导他……"其实,两千年来,这"不愤不启"之模式一直未被国人真正从心理上接受,只是附庸风雅地、言不由衷地跟着说说而已,很少有人拿它当真事儿;而这恰恰是万幸!多亏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