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1,(12):14-17
焦点 国务院常务会决定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会议研究了中央部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预算有关问题。会议决定,在2009年和2010年大幅压缩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今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2.
新政解读     
国务院:地方须比照中央公布"三公"支出国务院研究部署了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工作,强调地方政府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公开"三公"经费,即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以及行政经  相似文献   

3.
古代历史表明腐败导致人亡政息是一条规律《周易·既济》爻辞说:"君子以思患而豫(预)防之",说的是君子总是想着可能要发生的祸害,事先做出有效的防范。从治国安邦的角度看,腐败就是国家之大患,应时常预防和治理。虽然每个王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很复杂,但都与腐败有着密切联系。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表明,腐败导致人亡政息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历史规律。"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私有制出现后,腐败就有了产生的条件和  相似文献   

4.
自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中央部门公布“三公”账单之后,陆续有许多部门公开了“三公”预算相关数据。只是有些部门公布的信息较为详尽,有些部门公布的信息却十分简略。但不管怎样,国务院各部门向公众公布“三公”经费开支情况,似乎尚算第一次。  相似文献   

5.
热闹一时的国务院决定98家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的话题,随着8月底外交部宣布它的“三公”经费属于国家秘密而告一段落。虽然舆论(包括大众媒体和自媒体)对很多部门的迟缓拖拉、内容的参差不齐以及连究竟应该是哪98家部门也是一个谜团等等不无非议,但是由于没有得到权威部门的任何响应,也就逐渐淡忘。  相似文献   

6.
热闹一时的国务院决定98家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的话题,随着8月底外交部宣布它的“三公”经费属于国家秘密而告一段落.虽然舆论(包括大众媒体和自媒体)对很多部门的迟缓拖拉、内容的参差不齐以及连究竟应该是哪98家部门也是一个谜团等等不无非议,但是由于没有得到权威部门的任何响应,也就逐渐淡忘.笔者只是看了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解释《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又想起了“三公”话题中的一个小插曲,就是有一位名叫李劲松的律师,因为恭候外交部门实在等得有点不耐烦,就向它们发去了EMS,要求他们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提供关于“三公”经费的信息(政府的“财政预算、决算报告”属于“条例”规定“重点公开”的内容),但还是似泥牛人海无消息.  相似文献   

7.
2009年的“两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互联网开始的。在会议开幕前的2月28日15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网友在线交流并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数以亿计的海内外网民纷纷登录新华网发展论坛,就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向总理提问。BBC中文网在当天的报道称,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两会”前夕作客中国政府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涉及话题不仅包括金融危机、防止腐败、就业住房,  相似文献   

8.
政经资讯     
【话语】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温家宝总理只有民主才不会出现人亡政息。——温家宝与网友在线交流中说事情不怕报道、不怕公开,只要报道得客观公正就好。  相似文献   

9.
赵凯 《大观周刊》2011,(31):163-164
2011年中央各部门“三公”经费的公开是我国财政公开的一个重要进步。财政信息的公开体现了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也会对国家宏观经济与政治民主产生积极的影响。透过“三公”经费公开的始末,研究我国财政信息公开所面临的诸如政府主动性、公开内容、公开形式、意见反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你是人民代表,有要求我的权利。"温家宝认真地对她说3月10日上午9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