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德 《知识窗》2013,(1):8-9
音乐与戏剧文学是歌剧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元素。音乐具有时间性、抒情性、表现性,而戏剧文学创作出戏剧所具有的空间性、造型性、再现性。音乐与戏剧文学同时进入歌剧这一综合体中,随之发生对比互渗的效应,从而造就了歌剧艺术空间性与时间性的统一、造型性与抒情性的统一、再现性与表象性的统一。本文将立足于古诺的歌剧《浮士德》这部作品,探寻歌剧脚本对同名诗剧的借鉴和歌剧脚本的艺术创新元素。  相似文献   

2.
蔡越 《知识窗》2013,(4):8-9
音乐与戏剧文学是歌剧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元素。音乐具有时间性、抒情性和表现性,而戏剧文学则具有空间性、造型性和再现性。音乐与戏剧文学同时进入歌剧这一综合体中.两者相互对比又相互渗透,从而造就了歌剧艺术空间性与时间性的统一、造型性与抒情性的统一、再现性与表象性的统一。本文从音乐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歌剧《浮士德》中的音乐是如何为戏剧服务的,又通过分析音乐对人物形象、矛盾冲突、场面三方面的描绘.探究了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相比.哪个更具戏剧性的描绘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华 《科技风》2013,(12):219+221
笔者从歌剧《弄臣》中吉尔达这一人物的音乐形象特征作为切入点,解读吉尔达其人,进一步的拉近我们与歌剧《弄臣》的距离,更深一步认识威尔第的歌剧和他的音乐精髓。  相似文献   

4.
张倩 《演艺科技》2022,(3):79-82
通过话剧《浮士德的悲剧》的戏剧视觉分析,从导演意图、舞美设计构思、舞台体现几个方面阐述将所要表达的主题转换为视觉形象的观念逻辑。  相似文献   

5.
《白毛女》是中国新歌剧发展历程中第一部真正建立在自己民族音调基础上的大型现实主义歌剧,无论是音乐创作上,文学创作上还是演员的表演上,都已经相当成熟,可以称为中国新歌剧的里程碑。它的成功,对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和表演有着深远的影响。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歌剧表演艺术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见证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歌剧《卡门》是比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世界舞台上久负盛名的剧目。本文以小说原著为依托,对歌剧的情节发展及戏剧冲突进行了分析,以期加深对歌剧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吴萌萌 《科教文汇》2011,(20):173-174
音乐与文学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都是人类表情达意,传递情感的方式。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广西不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地方原创民族歌剧作品,文章以歌剧《大秦灵渠》为例,从分析原音乐结构、保持原音乐声效、接受原音乐限制和保持原音乐风格四个方面探讨该歌剧字幕的翻译技巧,以促进更多具民族特色的歌剧作品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9.
《世界发明》2006,(5):26-26
继2005年囊括国内各大音乐奖项之后.蛰伏近两年的胡彦斌将要给乐坛带来什么样的新浪潮呢?保持每年夏天交验成绩单的胡彦斌.众所期待的第四张专辑却让歌迷等了又等。原来.2005年胡彦斌正式安家北京,并筹建了自己的录音棚,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虽然我们看不见它,可是文人们却可以用语言这种文字形式完美地再现乐声,把抽象的听觉转化为可视之物象,把一段段美妙音乐描绘的出神入化。本文将从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探寻语言与音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手风琴曲《夕阳萧鼓》是古曲《春江花月夜》的改编曲,具有板式结构、独特的演奏手法、鱼咬尾的旋律循环圈、独特的布局与手法等鲜明的音乐特色。在演奏手风琴改编曲《夕阳萧鼓》中,要处理好纵与横、刚与柔、松与紧、急与缓、形与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刘琼 《科教文汇》2010,(17):65-66
导演张经纬以音乐琴童黄家正6年的学习成长为主题,拍摄了纪录片《音乐人生》,以故事化的表现手法深入黄家正的内心,表现了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他的思索与挣扎。本文主要从纪录片的三个层面剖析影片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3.
由朝鲜国宝级艺术团——血海歌舞团历经50年精心编排的歌舞剧《红楼梦》,自今年5月2日起到中国演出以来,场场爆满,大受欢迎,近日成了文化界以及许多普通大众热议的话题。尽管《红楼梦》不仅仅是中国的艺术瑰宝,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掌上明珠",站在全球的立场看问题,中国人能演,外国人当然也可以演。但毕竟当外民族的艺术家将中国的国粹演绎得如此成功之后,作为中国人自身,如果完全没有酸溜溜的味道也就不真实了。朝鲜《红接梦》在原著宝黛爱情故事的基础上,不仅吸收了《卖花姑娘》和《血海》等朝鲜经典歌剧元素,而且还大胆将朝鲜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世界的"红楼梦"一个有别于中国《红楼梦》的新版本。它的到来不仅给中国人带来了一场美轮美奂的文化大餐,同时也是一记重重的提醒:中国的文化创新之路究竟缺的是什么?也许,"我们可以欣喜于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力、影响力,但同时也必须对自身的经典文化怀有敬畏和景仰之心,必须以开拓的勇气打造带有鲜明印迹的‘中国作品'。"  相似文献   

14.
分析歌剧《盼你归来》的舞台设计、舞美元素、灯光设计及视觉呈现。  相似文献   

15.
张敏 《科教文汇》2008,(4):156-156
才华横溢的歌德将一生的心血付与自己的鸿篇巨制《浮士德》之中,他曾说过这部作品是自己的“大片自白”,歌德想要在作品中表达什么?这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之一。本文将从作家多重身份这一前提下,探讨《浮士德》中作家不同身份下的不同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6.
对《乐论》的作者及其创作的历史年代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乐论》中的儒道家思想进行了分析,以及对《乐论》中的哲学思想分别进行了总结,在结尾对《乐论》的历史局限性加以评说。  相似文献   

17.
欧阳桂芳 《科教文汇》2008,(30):233-233
英国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是集众多文学传统之大成的“混血”精灵,熔圣经文学、神话传说、魔幻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于一炉,作品多角度、多层次地映射了社会生活。正是充分吸吮了传统文学的精华才铸就了《哈利‘波特》在世界文坛上经典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李军 《科教文汇》2012,(16):92-93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版颁布以来,有关《世界近代史》的主要思路和授课内容发生了诸多变化。本文针对《世界近代史》的起讫时间、发展线索和三维目标的学习内容做一简要阐述,旨在更好地帮助初中历史教师了解新修订课标并更快更好地依据新课标进行《世界近代史》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音乐、文学,素来以其深邃、厚重与博大,存在于世。它们的美,无与伦比。出台我们知道,任何一种一蹴而就的艺术行为,都难以成为传世珍品,音乐、文学不是炫耀,不是只有流行,它应拒绝媚俗与低级趣味。因此,没有必要去争一时之“显赫”。通过上述思考,理清了面对的现实,我们也就确定了《音乐与文学》节目存在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吕忠福 《科教文汇》2009,(29):267-268
音乐与文学往往是相通的,它们是姊妹艺术,然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毕竟有着它们各自无可取代的特点。本文仅以莎士比亚和柴可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分析比较同一题材的文学作品与音乐作品之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