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罗强 《知识窗》2013,(1):18-19
王尔德的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是一个充满死亡的道德故事,死亡是肉体生命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灵魂的重生。本文对王尔德小说中出现的死亡类型——新生性死亡进行分析,从宗教的角度阐释死亡的内涵,以此探索作者独特的死亡叙事方式,并对作者特有的死亡观及死亡的功能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道连·葛雷的画像》这部唯美主义作品文辞绚丽,意象新颖,带有王尔德特色的幽默和俏皮,一些似是而非的论断,矛盾诡辩之辞,可谓妙语连珠,精彩纷呈。小说还罗列了大量关于人体之美、艺术之美、文学之美,以及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种种描述和议论,虽然有堆砌的嫌疑,但内容却相当独特,值得耐心品味。本文主要从唯美主义创作风格上对《道连·葛雷的画像》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3.
顾芸 《科教文汇》2014,(34):113-114
马克·吐温在其名著《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运用了大量的死亡意象。通过这些意象,马克·吐温表达了他对当时美国社会的痛恨,希望它能随着死亡逝去。但从另一方面看,死亡又意味着重生,因此,这些死亡意象同时也表达了马克·吐温对新社会、新理想的追求。然而,面对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马克·吐温虽然表达了他的愿望,但是这个愿望是否能够实现,他对此也陷入了矛盾和迷惘之中。  相似文献   

4.
自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死之后,"死亡",像是一门艺术一样在西方文学中有了全新的含义,如何将人从在死中救赎出来,成了西方文学探讨的一个恒久主题.《罪与罚》是一部卓越的社会心理小说,它的发表标志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风格的成熟.在本文中,笔者试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对平凡的悲剧人物之死的塑造上探讨其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死亡艺术.  相似文献   

5.
楚苹 《科教文汇》2010,(2):44-45
在西方传统人文思想中,死亡作为生存的对立面,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许多杰出的人文作家都借助作品中的死亡叙事进行对个体的生命关怀。在哈代的悲剧小说中,人物常常笼罩在一种悲观、颓废、绝望的现代意识之中,自我受到约束,只有死亡才能帮助他们摆脱束缚、实现自我、获取自由。哈代运用"保护性死亡"的叙述,让人们在感受死亡的同时,也感受到生命价值和人性尊严的可贵。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传统人文思想中,死亡作为生存的对立面,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许多杰出的人文作家都借助作品中的死亡叙事进行对个体的生命关怀。在哈代的悲剧小说中,人物常常笼罩在一种悲观、颓废、绝望的现代意识之中,自我受到约束,只有死亡才能帮助他们摆脱束缚、实现自我、获取自由。哈代运用保护性死亡的叙述,让人们在感受死亡的同时,也感受到生命价值和人性尊严的可贵。  相似文献   

7.
对于《雅典的泰门》的传统解读主要侧重于讨论该剧的未完成性、其语言风格,缺乏戏剧紧张冲突和对主人公内心的深层探索等方面,但是如果从弗洛伊德视角来解读该剧可以为欣赏理解该悲剧提供一全新角度。如果从弗洛伊德视角来看,我们可以认为是泰门的死亡本能促使泰门走向自我毁灭。在剧中的后半部分泰门心灵的死亡本能淹没了其生命本能,其外在表现在于泰门的泰门的穴居、恶毒咒骂人类、自虐和他虐以及最后的自杀。  相似文献   

8.
陶丽君 《今日科苑》2010,(11):179-179
本文通过对《祝福》的女性主义分析,探讨鲁迅在女性问题上的立场,认为鲁迅批判了传统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戕害,但其人物刻画方式和典型的男性叙事表明,他仍未摆脱男权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永别了,武器》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作为小说的女主角,凯瑟琳·巴克莉不仅温柔漂亮,聪明勇敢,而且对爱情忠贞不渝,为了爱情能克服各种危险和困难。本文通过对凯瑟琳的简要分析,尤其是对其爱情观的剖析,展示出海明威笔下最温柔,最善良,最浪漫而勇敢的女性形象,并通过这一形象的悲惨命运表现了《永别了,武器》的反战性,揭示了海明威对摧毁人们幸福的战争的厌恶和控诉。  相似文献   

10.
刘冬阳 《科教文汇》2014,(32):72-73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以“美国梦”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美国社会底层人群为了摆脱自己落后的生活状况,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打拼,但是最终不得不向虚幻的梦想屈服的故事。这部小说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深刻地揭示了美国社会的弊端,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美国梦”的虚幻和缥缈,让我们看到这种梦想的无法实现性,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使个人命运发生了极为迅速的转折。了解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人物形象,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以“美国梦”为核心的时代背景下对人性的改变。本文将围绕着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对其形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对于出行主题、旅行叙事在小说中的体现已有一定研究,但是作为更为古老的文学范式,戏剧作品中的出行主题却未能引起中外文艺评论界的关注。本文试图从出行叙事模式的角度,分析尤金·奥尼尔的作品《悲悼》三部曲中体现的出行主题,以期能引起读者及文学评论者对于戏剧作品中的出行主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叶蕾蕾  马雁 《科教文汇》2009,(10):230-231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汤姆历险记》和《哈克历险记》堪称两部享誉世界的文坛佳作。本文从这两部小说的异同着手,比较了它们的诸多相似和关联之处,以及在叙事方法、语言风格、主题表达等方面的显著不同,指出在许多方面《哈克历险记》比《汤姆历险记》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3.
《伊豆舞女》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成名作品,该作品运用西方现代派顿悟理论,其中蕴含着日本民族独特的审美趣味,运用高超的艺术手法,通过敏锐的感知力将瞬间的美定格为永恒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4.
刘婷婷 《科教文汇》2009,(31):255-256
以第一人称叙述语气写成的《阿格尼斯·格雷》是安妮·勃朗特的代表作,有很强的自传性。安妮·勃朗特从叙述视角、女性话语和叙述结构方面颠覆了女性在文本中被动言说的传统,充分展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她还通过对阿格尼斯在现实生活、爱情方面的遭遇,分析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小说在揭示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合理的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女性地位的逐步提高。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对《阿格尼斯·格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程业清 《科教文汇》2009,(27):270-270
本文对海子的著名诗歌作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进行了解读和翻译,并就翻译过程中的选词问题进行了解释说明。  相似文献   

16.
以第一人称叙述语气写成的<阿格尼斯·格雷>是安妮·勃朗特的代表作.有很强的自传性.安妮·勃朗特从叙述视角、女性话语和叙述结构方面颠覆了女性在文本中被动言说的传统,充分展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她还通过对阿格尼斯在现实生活、爱情方面的遭遇,分析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小说在揭示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合理的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女性地位的逐步提高.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对<阿格尼斯·格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弗兰纳里·奥康纳的《好人难寻》是评论家们的宠儿.有的评论侧重文中的艺术特色,如怪诞,诙谐等.有的评论从奥康纳关注的暴力出发,揭示作者的独特视角.本文作者认为,暴力,死亡在奥康纳的笔下通过冷峻,诙谐的笔调令人震惊,二者统一与宗教救赎,反映了奥康纳对人生和社会和宗教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18.
《死亡诗社》是一部校园题材的电影。文章从教育基本原理方面探讨了基廷老师的教学理念,指出其教学理念于现今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海子的著名诗歌作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进行了解读和翻译,并就翻译过程中的选词问题进行了解释说明。  相似文献   

20.
通过将<一个后现代主义者的谋杀>作为玄学侦探小说分析,指出该小说以其叙事的零散化和碎片化,通过对传统侦探小说的戏仿与颠覆,反映出理性的怀疑和对世界虚无性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