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君》、《湘夫人》(以下简称“二《湘》”)是屈原《九歌》的第三篇和第四篇,它们实际上是同一首诗的上下两章。这是一首抒写“巫者”的失恋之歌.同时也是一曲“节妇吟”。以上是笔者对二《湘》长期思考所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从文章的内蕴来说,一篇作文成功的奥秘无外乎“情”、“理”二字。“情”和“理”是文章的两大内核。在写作过程中,只有释放出这两大内核的能量,文章的内蕴才会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3.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我校实施“四三二一”师训方案(即一月进四次阅览室,读三篇教育教学文章,摘抄二篇教育教学论文,写一篇读后心得),这对于鼓励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博览群书,增强自身理论知识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我们感到这些教育教学文章更多的是反映“别人”在教学中的问题,而不是“自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语文老师给他的一篇作文评为“优”,那篇题为《鸡》的小短文,没有什么精采之处,只是叙述清楚,较为流畅而已。儿子兴冲冲地捧着他那篇“获奖”文章,说让我“观摩观摩”。我看着那稚嫩的笔迹,顿发灵感,找出一个25K的软皮本,在扉页上信手写下“知湘(儿子的名字)作文选”几个字,往儿子跟前一放,“儿子,自己‘出版’作品吧。”  相似文献   

5.
二《湘》“恋爱”说 ,自宋人罗愿提出经历了近八百年的孕育和发展 ,成为当代二《湘》研究的主要观点。这一“神、神恋爱”说 ,看似新奇 ,却难以成立。如从神话背景和战国时代楚地祭祀风俗认真审视二《湘》便可发现 ,二《湘》为屈原时代望祀湘水之神的乐歌。  相似文献   

6.
何金生 《贵州教育》2010,(20):43-44
最近,看了一篇题为《“一语双文”时代渐行渐近》(原载《语文建设》2009.11,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二次文献期刊《高中语文教与学》2010.4)的文章。该文开宗明义重申了作者自己提出的将语文理解为语言、文章、文学的“一语双文”论(又称语文内容结构的“三足鼎立”说),并自我评价道:该论是对四种“一语一文”观的辩证否定,是对“六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朱(绍禹)、刘(国正)、顾(黄初)——语文观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上一期的“政策解码”中,我们刊登了一篇《曲径通幽:一本院校里的二本批次》。其实,在很多二本院校里,也有一些在一本批次录取的高校,它们就像蚌里的珍珠,需要你亲自打开蚌去找寻它们,这次,我们找到了一些“珍珠”,作为上一文章的“姊妹篇”,力求让同学们发现它们的闪光之处。[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去年第7期(总第295期)刊登了薛彩云老师所撰写的章《春风拂面润物无声——听特级教师娄湘生的口语交际课(我爱福州)有感》,篇末留下编的思考:为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娄老师在课始对学生说“福州市教委希望我留在福州”。课毕,被学生精彩表现打动的娄老师给学生开了一个“空头支票”:“我留在福州了,而且就留在福州师范二附小。”——是否有“造假之嫌”?是否为本课的“破绽”?对此.不少读来信发表了个人意见。现选登两篇“针尖对麦芒”的章,希望能给大家以启迪。  相似文献   

9.
细悟一篇篇用犀利言语阐述对训练看法的文章,笔者思索着:批评固然重要,但比批评更重要的是合理的建议。深情地期盼着,期盼着……于是,语文新课标登台亮相了,我们发现“训练”二字不见踪影了。缘由为何?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又拜读了新课标有关淡化训练的解读文章,但仍旧疑虑重重:“训练”真的不登大雅之堂了吗?训练惹了哪些祸?“祸”之一———“训练”导致语文教学的形式主义。“训练”,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用解剖刀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进行肢解———闪光的、启迪智慧的思想不见了踪迹,吸引人、感人肺腑的情感消失得无踪无…  相似文献   

10.
《鸟的天堂》是一篇散文,更是语文课堂上的一篇经典的课文。课文从榕树的静态美渗出情谊深厚,耐人寻味;鸟儿的动态美透出生动热闹,灵活逼真。这一“静”一“动”,动静结合,使得文章语言自然流畅,气韵贯通。汪秀梅老师根据文章的语言特点、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不求全、不拔高,紧紧围绕着“大椿树的特点”展开了第一课时的教学,彰显了文章的静态美。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关“启事”和“启示”的辨析、“作客”与“做客”区别的文章屡见报刊,但我们发现它们的误用并不见好转。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大家忽视所致;二是以往的文章对两者的辨析不具有可操作性。以往的文章大多从意义上区分,这样的辨析,道理虽然讲清楚了,但缺少一定的操作性。本文主要从形式的角度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2.
<正>一、引子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文章句子和词的分析讲解上,注意力在于传授语言和语法知识上。这种停留在句子水平上的教学只注意个别细节,而忽视了从语篇水平上阅读整篇文章的技能训练,因而学生不能更全面理解文章,针对这种弊端,笔者把语篇分析法引入了阅读教学中并进行了初步偿试。 二、语篇分析法的含义 关于语篇,英国语言学家魏多森(H·G·Wid-dowson)定义为“结合起来的句子的使用”(the useof sentences in combination)因而,语篇分析法在阅读教学中的注意力在“篇”而不是“句”,在文章的“意”而不是在文章的语法上。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时,应该以整个段落,整篇文章为单位,引导学生从上下文,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内在含义来获取信息,也就是使学生从以单句为基础的学习上升到语篇水平上的学习,即对文章从段落结构,段落大意到总体结构,中心思想来进行分析理解。 三、语篇分析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1)寻找主旨句 一般来说,每篇文章,每个段落中,作者会用一个句子来告诉读者这个段落,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即中心思想。这个包含主题思想的句子就是主旨句。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应首先教会学生如何抓住主旨句,只要找到了主旨句,学生就能很快理解这个段落的主?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文章思想初论郭新和在邓小平的思想宝库中,其“文章思想”是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举国上下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候,决不可忽视文章写读这个精神生产的领域。《邓小平文选》载有218篇文章,包括一卷39篇,二卷60篇,三卷...  相似文献   

14.
扈畅 《职业技术教育》2002,23(28):70-71
高职英浯语篇教学强调从语篇整体出发,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重视语言形式、语言功能,同时还注意文章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相关知识。语篇教学突破了语法、句子的格局,立足“使用”和“交际”。语篇能力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对语篇进行梳理以增强理解的能力,是一种分析组成文章的字句、理清文章或段落的脉络、抓住主……  相似文献   

15.
上篇不吃西红柿皮的妈妈这一次单眼皮叔叔要和小朋友们聊聊“朋友”。我啊,在小朋友们几百篇的来稿中间找有关“朋友”的文章,可奇怪的是,单眼皮叔叔只找到了两篇写同学们之间的友情的,难道小朋友们上了小学之后,没有交上很好的小伙伴吗?为什么在你们的文章里面看不到呢?你们可以写信来解答单眼皮叔叔的疑问吗?叔叔手边这一篇有关同学之间友情的文章啊,是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二(3)班陈嘉伟小朋友写的《快乐的生日》,讲他的好朋友徐山山从家里带了两个双层蛋糕到学校过生日的事情,老师刚把蛋糕发下来,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吃起来…  相似文献   

16.
丁丁经常听到人们称赞某篇好文章时说“写得漂亮”,这“漂亮”二字就说明一篇好文章既要有内在,也要有外在。所以丁丁就开设了一个文章美容培训班,请来形象设计师,教教大家怎么把自己的文章打扮得更“漂亮”。  相似文献   

17.
结束语     
结束语本刊举办的“中学生应该学会写什么样的文章”的专题讨论,截止到本期历时一年零一个月,共收到稿件80多篇。我们从中选了20篇刊登出来供大家研究探讨,这些文章分别登载在95年1、4、5、6、7、8、10、12期和96年1、2期上。文章从作文教学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教书育人》2006,(3):9-9
新学期,上海对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要求作出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即将进入第二学期学习的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将从530个减少到445个,课文总量将从53篇删减到48篇,听说练习也将由8次减至5次,这是记者日前从上海市教委举行的“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学调整意见”发布会上获得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将《九歌》与《九章》的体式进行对比,发现二者篇幅一短一长,体式一复杂多变一简单,其中“二湘”与“二司命”在篇幅、句式及押韵换韵等方面都相同或相似。因此,推测《九歌》既是据楚民间“九歌”的改创之词,又是倚“九歌”曲调而填写的歌词,即屈原《九歌》是据“九歌”的九支曲调填写的十一首诗歌;进而论证“倚声填词”之法并非起于唐宋或六朝,而是古已有之。  相似文献   

20.
《物理教师》2005年第3期刊登了一篇题为《“核衰变”和“核反应”》的文章(以下简称“原文”),《原文》作者认为“衰变”和“核反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从形式逻辑上来看,这两个概念在外延上是“全异关系”,不能互换使用。笔者读后认为,“原文”作者的观点有待于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