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丁·布伯(Martin Buber)是当代著名的思想家,与祁克果、尼采并列为存在主义思潮的鼻祖。他以对话、相遇、关系独特观点所提出的哲理,有助于明了你我关系,提供广告传播者和广告接受者和谐相处之道,对于当代日益疏离的世界,无异于一针强心剂。  相似文献   

2.
韩毅 《大观周刊》2012,(43):245-247,241
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哲学生涯是从对意识与自我问题的关注开始的。现象学也是密切关注意识与自我的,萨特研究现象学并从中吸取契合其自身思想的养料。作为存在主义者的萨特是在继承前人的条件下,通过进一步对意识与自我问题的深入探究与理论发展来奠定自己思想理论的基础的。这种探究体现在他的最早的哲学著作《自我的超越性》中。在这部著作中,他通过对意识与自我的考察,“实现了先验领域的解放,同时也实现了它的纯化过程”,发现了“自我的超越性”,强调了意识具有的首要性,基本奠定了他的存在论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存在主义曾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传播,是西方世界一种国际性思潮。特别是在战后,存在主义突破哲学的躯壳而广泛渗透到文学、艺术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4.
存在主义的产生及其主要代表存在主义是当代西方哲学中最主要的流派之一。它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产生于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传到法国,战后,又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和日本广泛传布。在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它成为西方世界最时髦的哲学,甚至形成了所谓存在主义运动。七十年代以来,虽然有结构主义等哲学流派兴起,但存  相似文献   

5.
1943年11月,《明日文艺》刊载萨尔脱(萨特)短篇小说《房间》译文。1947-1948,中国早期对存在主义作品集中介绍时期。1955年9月,萨特与波伏娃作为“进步作家”应邀来华访问。60年代至文革结束,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在中国受到批判。1978年,《外国文艺》发表林青翻译的《肮脏的手》,这是进入新时期最早的萨特译作。1980年,萨特逝世,柳鸣九应《读书》之约,写《给萨特以  相似文献   

6.
涂艳 《大观周刊》2012,(21):13-14
《八月之光》讲述了一个种族主义压抑人性的悲惨故事。主人公乔作为一个身体里流淌着黑人血统的混血儿,却身处在白人之上的国度里,必然遭受到白人的排斥,经历与他人隔离的荒诞感:他体内潜在的黑人血统正是他毕生想要摆脱和感到羞愧的根源,而他对白人的生活充满了既爱又恨的复杂情结,他矛盾的内心体现出.他深受种族主义异化的影响。直到死亡临近的时候,乔终于明白他生命的无意义和荒诞,于是他淡然地面对了死亡。存在主义的重要概念诸如荒诞、异化、死亡在乔的一生中得到具体地展现。  相似文献   

7.
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流派,是西方存在主义、解释学的来源,要更清楚地把握西方现代哲学的来龙去脉,研究现象学是必要的。《现象学的观念》(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是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于1907年在哥廷根大学任教时的讲稿,这是他全面阐述现象学基本理论的初步尝试,如瓦尔特·比梅尔指出的:“胡塞尔此后一直没有离弃五篇讲稿中的基本思想。”(第3页)所以,研究《现象学的观念》,对于弄清楚现象学基本理论的要点,是很有助益的。胡塞尔最初的哲学思想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他曾崇尚过穆勒的实证主义哲学,用心理规律说明逻辑和数学的规律。后来他认识到,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心理科学都不能成为哲  相似文献   

8.
大江健三郎荣膺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名字前面可以冠以众多名誉称号,为日本文坛赢得国际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瑞典文学院在授奖新闻发布会上称誉大江“通晓西方现代派传统,开拓了战后日本小说的新领域,并以撞击的手笔,勾勒出当代的人生况味”。他前期受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萨特的熏沐,后期在此基础上融汇美国作家诺曼·梅勒所鼓吹的“20世纪后半留给文学冒险家尚未开垦的处女地,也只有性这一领域”,寄寓着他的诗魂与期待,并借鉴结构主义,兼收并蓄,熔冶一炉,他的积累  相似文献   

9.
韦焕香 《大观周刊》2012,(28):20-21
与萨特一样加缪对“存在”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并且把其思想渗透进其文学创作当中,《局外人》和《鼠疫》就是他存在主义思想的代表作。本文拟从揣摸和解读作者的哲学思考入手,以其代表作《鼠疫》为阐释范例,扣住其作品中几个关键的人物形象,步步深入探讨加缪渗透在《鼠疫》这部作品形象中的“流放”状态及其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陆续出现了一些与所谓“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截然不同的新马克思主义思潮。其中主要包括以卢卡奇、葛兰西、柯尔什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先驱,以霍克海默、马尔库塞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和以列斐伏尔、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80年代存在主义盛行以来,存在论哲学就作为一个独特的部分被引入中国,并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美学理论研究的热点课题,其理论的方方面面,几乎都为当前的理论研究者有所涉及。然而如果以一种挑剔的、历史的眼光来审视,就会发现,中国理论界中对于存在论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陆续出现了一些与所谓"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截然不同的新马克思主义思潮。其中主要包括以.卢卡奇、葛兰西,柯尔什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先驭,以橄克海默、马尔库塞为代表的祛兰克福学派和以列韭伏尔、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一、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先驭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相似文献   

13.
朱灵 《东南传播》2021,(3):73-74
《邦尼与克莱德》作为新好莱坞的电影的开山之作,成功颠覆了经典好莱坞时期的类型片,作为美国现代电影的里程碑,以"反传统、反文化"的形象改变了观众对于好莱坞的认知.存在主义思潮、反类型化的人物设置、电影语言三方面讲述新好莱坞电影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以姜文、伍迪艾伦两位作品风格分别在中西方文化环境下富有代表性的导演为例,立足存在主义视角,从两者在各自文化体系中以电影台词创作素养较高这一特点闻名的导演作品风格进行论证。两者的台词虽然都颇具深意,但又极具不同。而导致两者之间差异最大的原因,除去对电影艺术的认知不同之外,更多的则是源自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桂晓璟 《大观周刊》2011,(25):41-41,45
本文从存在主义主义大师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的思想,解读麦卡勒斯的最后一部作品《没有指针的钟》,挖掘出麦卡勒斯对人生最深层次的孤独-死亡的理解和界定,在积极乐观的态度中寻找自我实现的生存价值,有助于理解麦卡勒斯小说的艺术魅力,同时也给现代人以生存启迪。  相似文献   

16.
存在主义者萨特有句名言:"文学要介入生活。"所以,"吃"文化的源远流长与文学大师的推崇不无关系,也使这种俗文化更为优雅、更富有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17.
现代派现代派(又称先锋派或现代主义),是现代西方文学中富有时代特征的重要流派。它是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荒诞派、存在主义、黑色幽默等流派的总  相似文献   

18.
费青雅 《视听》2023,(3):62-65
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风格上,科幻喜剧片《瞬息全宇宙》都蕴含着存在主义的特色。导演以独特的视角关注留美华裔家庭,通过一系列荒诞、跳跃的镜头将伊芙琳和乔伊这对母女从现实到阿尔法星球、从争吵到和解的家庭故事搬到银幕上。在家庭故事的外衣下,该片阐释了“人何以存在”这一哲学问题,也在哲学层面对现代社会的虚无主义进行了反抗。  相似文献   

19.
近一二十年的中国社会发展,跟西方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有类似之处,但西方人产生了《在路上》《等待戈多》等文学哲学社会学巨著,产生了“存在主义”思潮、“垮掉的一代”……而我们中国几乎交了白卷  相似文献   

20.
根据美国 2 0世纪 6 0年代的思潮影响 ,本文分析了新新闻主义的出现与存在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 ,并从叙事的角度分析了新新闻主义所提倡的主观性新闻的合理生 ,并由此重新认识新新闻主义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