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中物理“气体的性质”一章的教学中,理解、掌握并运用气体实验定律和气态方程来解决问题是教学的重点,但并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难点是气体在各种运动状态下压强的确定。学生对此常感模糊和棘手,经常是凭印象瞎猜乱估,造成错误。不少学生的解答思路及过程都对,就因为求错气体压强而功亏一篑。 在研究气体性质时,气体一般都盛在含管状装置的容器内,由于这种装置所处的运动状态及封闭形式不同,其压强的求法是复杂多变的。就装置的封闭方式而言,大体可分成两类:一是用水银柱封闭玻璃管内的气体;二是用活塞封闭气缸内的气体。就装置所处的运动状态而言,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封闭气体的装置处于平衡状态,求“静态压强”;二是封闭气体的装置处于  相似文献   

2.
确定封闭气体的压强,是解答有关气体性质问题的关键步骤,所以求解封闭气体压强的方法和步骤是必须掌握的.按封闭气体所处的状态,封闭气体的压强可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3.
浮沉子实验,通常用来说明物体的浮沉条件,常为很多老师的教学所用。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A为玻璃容器,B为水,C为玻璃瓶浮沉子,D为浮沉子内空气柱,E为橡皮膜,R为玻璃容器内上方被封闭的气体。  相似文献   

4.
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教材中,讲解有关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时,用"雨点打伞"来类比"气体分子碰撞容器壁",如图1所示.教材指出: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的碰撞引起的,这就好像密集的雨点打在伞上一样,雨点虽然是一滴一滴地打在伞上,但大量密集雨点的撞击,使伞受到持续的作用力.教材中配了演示实验,用"竹筒倒豆粒,豆粒下落击打台秤托盘"来模拟气体压强产生机理,如图2所示.同时定性分析了影响气体压强的两个微观因素:即在相同高度下改变单位时间内竹筒倒落豆粒的颗数,可知单位时间内落到托盘的颗数越多,台秤示数越大;在保证单位时间内竹筒倒落豆粒颗数一定的前提下,改变竹筒高度,调节豆粒撞击托盘时的动能,可知高度越高,动能越大,台秤示数越大.故可得出影响气体压强的两个微观因素为: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  相似文献   

5.
我们用启普发生器的容器部分和一个形状象干燥管的细颈长颈漏斗组装了一种新型的启普发生器。此装置可用于制取由于气体溶解于水而不能用一般启普发生器制取的气体 ,如二氧化氮等。它和启普发生器一样 ,气体可随时产生 ,也可随时停止 ,使用起来十分方便。a.装置构造如图 1所示。b.操作方法及原理。1将长颈漏斗插入胶塞 3,向漏斗球部加入固体反应物 ,并塞好胶塞 4。2关好玻璃活塞 7,连接好吸耳球 ,向容器内加入适量液体反应物使漏斗下端浸没在液面下 ,并塞好胶塞 3。3挤压吸耳球 ,容器内压强增大 ,液体反应物沿长颈漏斗的细颈上升至球部与固…  相似文献   

6.
浮沉子实验,通常用来说明物体的浮沉条件,常为很多老师的教学所用。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A为玻璃容器,B为水,C为玻璃瓶浮沉子,D为浮沉子内空气柱,E为橡皮膜,R为玻璃容器内上方被封闭的气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全一册第66页,关于启普发生器的适用范围有这样的叙述:“凡利用块状固体跟液体起反应制取气体,只要反应不需加热而且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就可应用这种仪器。”我认为:“而且生成的气体不溶于水”这个限制条件是不必要的,甚至是错误的。因为启普发生器是用来制取气体,而不是用来收集气体的装置,气体的水溶性只影响收集方法,对于用什么容器制取并不发生很大影响。课本中所以这么规定,很可能出于这样的理解:只有产生的气体难溶于水时,才能维持球形漏斗和容器的球形空间部分的压强,使反应在启普发生器内随时发生,也可随时停止。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气体的水溶性影响着它在启普发生器内的制取,那末,在烧瓶内一样也会制不出来。况且,课文  相似文献   

8.
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一个演示实验 :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盛着较热的水 ,用抽气筒抽水面上的气体 ,当水面上的压强减小到一定程度时 ,水就沸腾了 .由此说明外界压强减小 ,水的沸点降低 .那么 ,无论水温多低 ,都可通过减小外界压强的方法使水沸腾吗 ?一般情况下 ,水的内部存有大量的气泡 ,它们附着在器壁和水中杂质的微粒上 .由于大部分杂质在容器的底部 ,因此 ,绝大部分气泡也在容器的底部 .设在容器底部有一小气泡 ,泡内气体质量为 m.由于水的不断蒸发 ,气泡内部的水蒸气总是处于饱和状态 ,其压强为饱和蒸气压 p0 ,所以气泡内的压强为饱和蒸…  相似文献   

9.
1液柱移动方向的判断 引起液柱移动的原因,通常有如下2类. 1)温度变化 例1如图1所示,两端封闭的均匀玻璃管内,有一段水银柱将气体分为两部分.当玻璃管与水平面成α角且管各处温度相同时,两部分气柱长之比L1:L2=1:2.现使两部分气体同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管内水银柱将向什么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0.
中学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干燥(desiccation)装置,根据使用的干燥剂状态不同,干燥装置主要分为干燥管和洗气瓶两类。一、干燥管干燥管有球形和U形两种(如图1),所填干燥剂必须是固体。装置不仅用于对气体进行干燥,而且也可用于气体的吸收。注意:(1)球  相似文献   

11.
在处理水银或活塞封闭的气体问题时,遇到的常是粗细均匀的容器,但也偶尔遇到容器粗细不均的情况.由于容器截面积不同的情况较少见,因而,该类问题出错较多. 例1 如图1所示的密封容器水平放置,水银将气体分成两部分A和B,水银柱不移动时,则一定有: (A)A、B两部分气体对水银柱的压力大小相等(B)A、B两部分气体压强不同(C)水银柱对容器有向左的压力(D)水银柱对容器有向右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
周栋梁 《物理教师》2005,26(7):6-56,58
图1题目:如图1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一根足够长的内壁光滑的水平圆管内,有两个可左右自由滑动的活塞A和B,两活塞之间封闭着一定质量的气体,现有一块粘土C,以Ek0初动能水平飞行撞到A上,并与之粘在一起.已知A、B、C三者质量相等,封闭气体质量不计,且与外界没有热传递.求封闭气体内  相似文献   

13.
1 浮沉子实验 浮沉子实验通常用来说明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A为玻璃容器,B为水,C为玻璃瓶浮沉子,D为浮沉子的空气柱,E为橡皮膜,R为被封闭的气体.  相似文献   

14.
高一物理第300页所印盖·吕萨克定律实验装置图,从道理上讲是可以的,我曾按教材所述装置进行过多次实验,结果误差都很大,分析其失败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0℃时气体的体积的数值V_0很难测准;第二、用作气体容器的烧瓶,其颈部及以外的玻璃管未能浸没水中,致使容器中部分气体的温度各异。且只要烧杯中水温不等于室温,则由于吸热、散热关系,容器中各部分气体的温度永远不会相同,必将严重干扰实验。改用高一物理第362页的验证气态方程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盖·吕萨克定律效果较好。(若无气态方程实验装置,也可用沈阳  相似文献   

15.
1 原理 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的内空气压强时出现的现象(如气泡的产生、水柱的形成、液体的下沆、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①被检查的装置营造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其内有一部分气体.如:将导管插入水中、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等.②通过一定方式(改变温度、体积)使装置内气体压强发生变化.如:手捂试管、向装置内加水等.③气体压强的改变能通过一定的现象(气泡、水柱等)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在气体的学习中,经常遇到打气与抽气的问题,这两类问题都是求解变质量的气体问题,似乎超出了高中的范围,但是稍加转换角度,便能够化变为定,能够应用实验定律求解了.一、打气问题由于每次打入的气体的状态参量都相同,所以可以转换一下研究对象,相当于有多个打气筒将气体一次性打入,以所有打气筒内的气体和容器内的气体为研究对象,这样就把变质量气体的问题转换为定质量气体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也成为高考命题的新热点.环保问题中的气体扩散问题与数列、极限知识联系紧密,本文列举两例. 1.测量气体扩散速率例1 在实验室测量气体的扩散速率,可用如图装置:A、B是两个容积相同的连通容器,中间用隔板隔断,实  相似文献   

18.
气缸类力、热综合题可涉及的知识点较多 ,试题灵活 ,能力要求高 ,是近年高考的热点试题 .本文依据对近年高考中的气缸类考题的分析研究 ,将这类题归类为 :①系统处于平衡状型 ;②系统处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状态型 ;③系统处于匀速圆周运动状态型 ;④系统处于简谐振动状态型 ;⑤气体与封闭气体的容器组成的系统能量或动量守恒型 ,并列举典型例题说明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仪器由盛装液体试剂的分液漏斗,盛反应物的锥形瓶及把锥形瓶封闭起来的外容器和内容器组成,并带有配件固体托盘。外容器上部向外凸出部份形成一个半圆环,上有一斜嘴。内容器上部向内凹进部分形成一个半圆环。把内容器装入外容器后,内外容器的半圆环相对构成一个环形容器。内、外容器的下端和侧面之间有间隙,液体物质能在间隙里来回流动。 本仪器有三种装配型式,每种可制取不同气体,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原理分析我们知道 ,封闭气体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而产生的 ,并且决定于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速度 .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与气体密度有直接联系 ,分子的平均速率又与温度有关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 .故封闭气体压强可认为决定于气体的密度和温度 .我们也可以从克拉珀龙方程 p V=mMRT,得到p=mVTRM=RMρT.式中 R为普适常量 ,M为摩尔质量 ,m为气体的质量 ,所以 RM为常量 .设 k=RM,则气体压强为 p=kρT.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封闭气体的压强决定于气体的密度和温度 .用公式表示为p=kρT,或 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