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讲读课文。笔者精心安排 ,大胆创新 ,板书设计独具匠心。板书 :小壁虎借尾巴这样的板书设计有下列三个特点 :一、准确地揭示了课文思路《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先写小壁虎“挣断尾巴”(起因) ,再写“去借尾巴”(经过) ,最后写“长出新尾巴”(结果),这是纵向思路。其中详写了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 ,向鱼、向牛和向燕子借尾巴是横向思路。这些在板书中都能清楚地体现出来。二、有意识地进行知识渗透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时 ,我有意让学生把小壁虎与蚊子、蛇与小壁虎两组动物提出来 ,从阅…  相似文献   

2.
六年制第二册《小壁虎借尾巴》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 ,讲了鱼、牛、燕子尾巴的用处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根据本课的特点 ,笔者采用了如下方法进行教学 :一、问一问请学生齐读课题后 ,让学生回答 :你们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启发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心中的疑问。然后共同筛选出以下几个问题 :①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②小壁虎向谁借尾巴?③小壁虎借尾巴结果怎样?并把这几个问题抄在黑板上 ,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 ,借助拼音 ,自读课文。二、填一填学生读通课文后 ,可让学生带着如下问题熟读3、4、5自然段。①小壁虎…  相似文献   

3.
个别 一般 个别《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谈河北刘贞《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揭示了“动物的尾巴都有用”这洋一个道理。因此,要抓住重点内容,紧扣和知识有关的词句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教给学...  相似文献   

4.
王颖 《小学生作文》2023,(12):30-33
<正>这学期的最后一篇课文是《小壁虎借尾巴》。这节课上,小朋友们读着读着课文,竟然有了令人惊喜的发现!桐桐老师,我发现这篇课文和之前学的《棉花姑娘》很像,棉花姑娘和小壁虎都是开始时很难过,最后变得很开心!  相似文献   

5.
《小壁虎借尾巴》两种教法设计○自治区教研室马兰《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第三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各段的叙述方式相同,结构相仿,句式相似。根据课文的这一特点,可设计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法一一、“讲”好第三自然段,渗透学法教学时先让学生自由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给...  相似文献   

6.
近日,听了三位教师分别执教的《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三种不同教法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教学境界,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教法一: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听老师读课文,请你用笔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相似文献   

7.
师:小朋友们,我们读完了童话故事《小壁虎借尾巴》,请大家想一想,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生:因为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断了。师:尾巴断了,有什么关系?生:尾巴断了不漂亮。生:尾巴断了不方便。师:谁能把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完整地说一遍?生:小壁虎的尾巴挣断了,它觉得没尾巴难看,也不方便,就向燕子、老牛、鱼借尾巴。师:大家想想,要是小壁虎妈妈的尾巴断了,它会去借尾巴吗?生:不会,因为它知道自己会再长出尾巴来的。师:对!壁虎的尾巴能再生,断了用不着去借,而小壁虎不知道,难怪它去借尾巴。小壁虎最终没能借着尾巴,…  相似文献   

8.
那是一节语文教学改革研讨课,课题是<小壁虎借尾巴>-- 课前,授课教师让学生通过自己听录音、查字典、问长辈等方法去预习.一上课,戴着小鱼、小燕子、老黄牛头饰的3位小朋友上台,当他们正在炫耀自己的尾巴的时候,垂头丧气没了尾巴的"小壁虎"上来了,说自己的尾巴被蛇咬断了.小壁虎没了尾巴,该怎么办呢?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研读课文,要求把自己知道的答案告诉别人.学生们很认真地研读课文后,人人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争着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大家.  相似文献   

9.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听老师读课文,请你用笔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相似文献   

10.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介绍了鱼、牛、燕子以及壁虎尾巴的作用。教学时,可从课文特点出发,安排以下“三向”程序。一、根据课文体裁特点,突出知识重点  相似文献   

11.
那是一节语文教学改革研讨课,课题是《小壁虎借尾巴》——课前,授课教师让学生通过自己听录音、查字典、问长辈等方法去预习。一上课,戴着小鱼、小燕子、老黄牛头饰的3位小朋友上台,当他们正在炫耀自己的尾巴的时候,垂头丧气没了尾巴的“小壁虎”上来了,说自己的尾巴被蛇咬断了。小壁虎没了尾巴,该怎么办呢?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研读课文,要求把自己知道的答案告诉别人。学生们很认真地研读课文后,人人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争着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大家。一时间,有站起来的,有把双手举起来的,全班学生情绪十分高涨。在把答案告诉别人的同时,文章的大意也就明白了。接着,教师要求学生选自  相似文献   

12.
朗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训练项目,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朗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叙述小壁虎三次借尾巴没借到,最后又长出了新尾巴的故事,生动地介绍了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这是课文重点 )。而课文的第三、四、五段采用了基本相同的形式,如果每一段都平均使用气力去讲解,难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学时我着重在朗读上下了功夫,在读中突出重点,以读代讲,让学生用心去感受。 一、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来朗读   全文的感情…  相似文献   

13.
我们读过课文《小壁虎借尾巴》,知道壁虎一旦受到惊扰,就自己截断尾巴。断落下来的尾巴还能在地上摆动一段时间。这样,可以转移敌人的视线,它就借机逃走了。过不了多久,断尾的壁虎就又能长出一条新尾巴来。  相似文献   

14.
[教例一]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听老师读课文,请你用笔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师: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生答略)  相似文献   

15.
教给读书方法培养阅读能力─—《三只白鹤》教学建议新疆特级教师张岚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义务教育小语教材第二册29课《三只白二人鹤》是一篇讲读课文,在第七单元中是继《要下雨了》和《小壁虎借尾巴》这两课知识性童话之后的一篇富有哲理性的寓言故事。课文讲三只白鹤...  相似文献   

16.
一、板书设计 :(断尾巴的小壁虎图片)借尾巴二、设计说明 :第一 ,板书设计要简明 ,要有利于解决课文的重点、难点。著名特级教师袁老师说 :“设计板书 ,要提倡简而明 ,既精又活 ;反对多而乱 ,堵塞学生的思维。”一课好的板书 ,往往以精练的语句 ,简洁的线条来显示课文的条理结构 ,点破课文的主题。《小壁虎借尾巴》这个童话故事 ,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和燕子借尾巴的经过 ,从中介绍了它们尾巴的特点和作用。于是 ,我在板书说明中紧紧围绕“尾巴”这个中心词 ,打竖用两个箭头揭示故事的发展过程 ;打横用了简明的线段和板书了几个重点词 ,…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节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研讨课。课题是《小壁虎借尾巴》。一上课,戴着小鱼、燕子、老黄牛头饰的3位小朋友上台,他们正在炫耀“自己”尾巴的时候,垂头丧气没了“尾巴”的“小壁虎”上来了,说自己的尾巴是被蛇咬断了,怎么办呢?“小壁虎”话音刚落,下面的小朋友早就耐不住了,有的说:“向小鱼借!”有的说:“向燕子借!”很快,全班同学被带入了小壁虎要借尾巴的情景。这时,老师趁势说:“小壁虎真的借尾巴去  相似文献   

18.
屏幕上出现一条没有尾巴的小壁虎 ,学生观察。师问 :同学们认识这种小动物吗 ?生 :认识 ,叫小壁虎。生 :老师 ,这只小壁虎怎么没有尾巴呀 ?师 :你看得真仔细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课文 ,板书 :《小壁虎借尾巴》。师 :问 :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 :我想知道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生 :我想知道它向谁借尾巴 ?生 :我最想知道它借到尾巴了吗 ?评析 :“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引导学生发出问题、大胆质疑 ,要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老师的一句“你最想知道什么”调动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 ,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师 :请同学们自…  相似文献   

19.
永顺县灵溪镇第二完小覃健老师给一年级一班的学生上了一节讲读课——《小壁虎借尾巴》,一开始,就把学生吸引住了。上课了,卓老师没有立即要学生打开书本,而是很熟练地在黑板的一角画了一只没有尾巴的壁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动物?”大部分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是壁虎!”坐在教室右角的一名男同学立即说:“不对,小壁虎应该有尾巴,这没有尾  相似文献   

20.
《小壁虎借尾巴》是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用拟人的写作手法,采用基本相同的构段方式,通过小壁虎向其他动物借尾巴的故事,介绍了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以及鱼、牛、燕子的尾巴的用途。教学时,可凭借插图导读,启发思维,理解课文内容。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新课开始,教师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肢短短,身体扁平。墙上爬行,专吃蚊蝇。尾巴易断,断了再生。”随后放映投影片,观察小壁虎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揭示课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作归纳:①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②小壁虎跟谁借尾巴?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