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占重要地位,因此,对于学生——文本——教师这一平等的对话关系,我们应:在教师与文本对话时,注意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把握文本的言语形式;在学生与文本对话时,注重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学生与教师对话的教学中,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实现有效对话。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这一新理念的提出,给了学习主体——学生更多的发现、探究的机会。那么,如何实现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呢?我们认为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  相似文献   

3.
"片段教学"是一扇探看教师综合素养的小窗,也是一种特别的对话。让片段教学出彩离不开教学实践的主阵地,更离不开"三重对话":与理论的对话——提升理念,与文本的对话——解读文本、设计方案,与现场的对话——展示风采。落实好这三重对话,便能让片段教学出彩。  相似文献   

4.
钱波 《成才之路》2011,(18):12-13
构建平等、互动、有效的和谐对话场,强调的是对话主体——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平等融合,强调的是对话的过程,强调的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准确把握“对话”的实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实践,才能真正诠释——“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感觉和语言智慧的传递。而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中,师生对话这个核心枢纽环节成为了重中之重。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一般以问答形式为主,课堂问答包括"发问——候答——叫答——理答"前后衔接的四个环节,其中"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这一新理念的提出,给了学习主体——学生更多的发现、探究的机会。那么,如何实现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呢?我们认为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  相似文献   

7.
胸有成竹——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心有所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真情对白——学生与教师的对话、百家争鸣——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相似文献   

8.
克林伯格认为:“教学本身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语文课程标准》也是这样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对话”,包含了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之间多方面的对话———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个体或群体、教师与文本等。我认为整个对话过程,应突出“人本”对话,因为文本是学习的凭借。教学对话的起点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研读在先是前提;教学对话的重点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坚持读懂是核心。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因为曲解了“语…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证明:文本对话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学生在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咬定文本不放松,立根原在对话中,这样,才能呈现阅读课的精彩。一、咬定文本不放松——紧扣训练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的根。如果语文教学偏离了语言训练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余耀清 《贵州教育》2011,(20):26-27
一、对话式语文教学的误区 1.太随意——肢解、曲解文本。 对话式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感知、理解、评价、创获四个层面与文本和作者展开积极的对话,在对话中苦苦的寻觅、沉沉的思考,从而探寻到作者的心灵轨迹,读懂作品真正的内涵。可是有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所谓的个性化理解,往往一味的随意张扬对话,忽略了对文本真正主旨的建控。  相似文献   

11.
崔莲 《现代语文》2011,(5):50-52
阅读教学的对话包括"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两个方面。前者是人——本对话,即教师、学生分别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后者是人——人对话,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本文将从对话式阅读教学的不同形式入手,探  相似文献   

12.
朱慧英 《学子》2011,(9):49-50
在具体的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应当包含了这四种对话关系:一是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二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三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四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能否促进学生和文本对话,推进深度阅读,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感知、理解、评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解读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展开积极的对话,最终完成对文本的体验,达到文本育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话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主要有言语型对话、理解型对话、反思型对话三种课堂实践形式。言语型对话在现在课堂教学中已经运用比较普遍。理解型对话是人与文本的对话,分师本对话与生本对话。师本对话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其持有的先入为主之见为前提而对文本的理解。教师与文本各有自己的视界,当教师带着自己的成见去理解作为课程内容的文本时,就一定会出现两个不同的视界,即教师的视界和文本的视界。教师理解文本的过程,就是教师与文本在各自视域的基础上通过积极的对话不断形成新意义、新思想的过程。生本对话实质就…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化的文本对话是十分重要的。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进行语文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搭建起学生与书本进行对话的桥梁,以此培养初中生通过文本对话增强其对于文本语言的亲和力,从而提升初中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初中生的文本阅读能力达到一定地步、语感体验极为丰富时,就进入了一个更加高级的境界——文本对话。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三个要素——学生、教师、文本,值得研究的是对话二字。德国的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现代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  相似文献   

17.
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中———真切体验 ,多种考虑“教师与文本对话”乃整个对话工程的首要步骤。大凡名家上课前都非常注重与文本的对话。特级教师支玉恒把《太阳》上得发出“太阳”的光芒 ,是因为他在上课前与《太阳》对话了一个月 ,头脑中想了一个月的《太阳》。教师与文本对话时间少 ,课上就很难让学生产生新的深刻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任务有二 :任务一———产生教学的思路。把一篇课文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会 ,就不得不依靠对话时所产生的教学灵感。教师与文本对话得熟练 ,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教学《…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与文本对话是教学有效的关键点,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蕴于文本对话中的是教师的自我理解、自我反思、意义追求与意义超越,是教师教学素养的根性觉醒。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质量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实施状态,故此,探寻文本对话的实践路径将成为有效教学的本源。一、文眼品读,把脉章络文本有"文眼",是文本中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教师与文本对话是基点,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重点,也是关键点。只有把握了基点,落实了重点,使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精神敞开、彼此接纳,才能在真情对话中实现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为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重,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生本课堂,笔者提出生本对话的"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钻研文本,准确把握——关注学情,扎实训练——真心倾听,赏识点拨——有效拓展,锦上添花。其目标就是把教师讲的时间减少,将更多时间还给学生,关注学情,诱发学生积极思维,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互动的生本对话课堂。一、钻研文本,准确把握,打好对话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对话式教学崇尚教学主体的平等、交流与沟通,符合党课教学对象——90后大学生的特点。在党课教学中通过教师引导下开展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的对话教学活动,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建的知识深入学生的头脑,实现教学目的。同时也对党课教师提出加强理论功底、把握文本和学生思想动态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