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科技管理》2006,19(3):7-7
历来被誉为“牧草之王”的苜蓿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的豆科牧草。近年来,苜蓿产业在国外发展速度迅猛,被誉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尤其是苜蓿发达的根系、高蛋白质含量和特高的生物学效价、良好的适口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决定了其在养殖业中的重要作用。云南桑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5年在宣威市建成一个种植面积达60余hm2的苜蓿草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成1000m2加工厂房,同时引进日加工能力30t的牧草烘干设备。并采用“公司 农户”的运作方式,发动广大农户栽种,预计每年将为市场提供2000t优质苜蓿草捆饲料。优质牧草——苜蓿草产品加…  相似文献   

2.
本项目研究是在“优质牧草引种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在于将“优质牧草引种试验”筛选出的牧草品种在西藏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生境地区进行扩大种植试验,为大面积推广提供更为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进行了豆科牧草的制种试验。项目经2001年,2003年三年的实施,共在当雄县、尼木县、日喀则市和本所曲尼巴综合试验基地四个扩大试验基地进行了14种牧草品种的扩大试验和在林芝县进行了6种豆科牧草的制种试验,同时在当雄和曲尼巴进行了11个牧草品种的引进试验。各扩大试验基地累计种植的14种牧草品种,按习性、科属分为:一年生禾本科牧草6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4种;一年生豆科牧草3种,多生豆科牧草1种。经过两年的扩大试验观察,证实除陇东苜蓿在尼木麻江适宜性较差,且不能越冬外,其余13个品种生长态势及其适应性均较高,一年生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鲜草产量均在2000kg/亩以上,多年生禾本科牧草鲜草产量为900kg/亩以上。在林芝县进行豆科牧草制种试验的6个品种,分别为一年生3种,多年生3种,经过两年的试验观察表明除日喀则箭菩豌豆获得制种成功外,其余从甘肃引进的豆科牧草品种均不宜在林芝县进行制种。引种试验的当年生牧草能正常生长发育,生物量也较高,但不能完成其生育周期,多年生禾本科达乌里披碱草与中华羊茅不能完成生育周期;豆科牧草阿尔刚金苜蓿有少许的种子可以成熟,但难以收获;歪头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西乌珠穆沁地区近5年牧草返青日期,与光热水气象条件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一般情况,光照充足,有利于牧草返青;热量条件好,土壤吸收热量充分,有利于牧草返青;土壤湿度大,土壤墒情好,有利于牧草返青。  相似文献   

4.
西藏高原优质牧草引种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优质牧草引种试验”是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继粮食作物品种引种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抓的又一项重中之重的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经过1998-2001年四年的实施,共进行了从国内外引进的157份牧草品种和15份草坪草的试验。试验根据生态条件划分为两个类型、四个点,即高寒牧区类型的那曲、当雄点和高寒河谷农区类型的畜牧兽医研究所曲尼巴综合基地、中科院达孜生态站。各试验点通过对引进品种的物候期、生物量、农艺性状及越冬率的观测,筛选出适宜在不同地区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29份,其中按习性、科属分为:一年生禾本科牧草6份,多年生禾本科牧草14份,一年生豆科牧草2份,多年生豆科牧草5份,其它科属的牧草1份;按生态类型分为:适宜在高寒河谷农区种植的禾本科牧草13份,豆科牧草品种6份。试验结果表明:燕麦草类、黑麦草类、羊茅类、梯牧草类、冰草和鲁梅克斯K-1杂交酸膜在西藏河谷地区(海拔3800米)均能收获到成熟的种子。区间试验显示,区试品种在高寒牧区和高寒河谷农区均能获得较高的生物量,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5.
将5月—8月作为苏尼特左旗牧草生长期,利用该地区2018年—2020年的5月—8月降水测站完整资料,对降水空间分布对牧草生长及牧草产量的影响,以及对冬季载畜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降水以6月下旬和7月上旬对牧草长势及产量的影响最大,牧草产量与冬季载畜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介绍西藏自治区开展牧草育种工程的重要性,分析牧草育种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提出分析牧草育种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西乌珠穆沁地区近5年6月至8月降水条件与牧草生长状况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降水量的多少决定牧草的生长状况,同时≥10mm过程降水对牧草的生长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对亚高山草甸类草地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玉璧  张秀云  段永良 《资源科学》2008,30(12):1839-1845
利用亚高山草甸类草地牧草生长发育定位观测资料和对应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玛曲为-9.90mm/10年,降水量存在3年的年际周期变化。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上升趋势,气温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为0.341℃/10年。草地年干燥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干燥指数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为0.036/10年,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5年明显趋于干旱化。主要禾本科牧草返青到籽实成熟约需140~150天,需≥0℃积温1 000~1 200℃,需降水量400~450mm,需日照时数1 000~1 100h。牧草在返青后64天开始,由缓慢生长转为迅速生长阶段,在返青后的第88天,生长速度最大,返青后112天开始,其生长从迅速生长又转为缓慢生长。对牧草生长发育全生育期而言,受气候变暖,气温增高的影响,近20年牧草开花期提前10~14天,成熟期提前20~24天。从返青到抽穗期,气温对牧草产量形成为正效应,拔节到抽穗期牧草产量形成对气温变化十分敏感,开花到籽实成熟期,热量对牧草的影响由正效应转向负效应,在籽实成熟期牧草产量形成对气温变化进入第二个敏感期。除籽实成熟期降水量对牧草产量形成为负效应外,其余时段降水量对牧草产量形成均为正效应,在禾本科牧草分蘖拔节期牧草产量形成对降水量变化十分敏感,旬降水量每增加1mm,牧草产量可增加(150~200)kg/hm2,籽实成熟期降水量的影响由正效应转向负效应。从返青到分蘖期,日照时数对牧草产量形成为正效应;拔节到开花期日照时数对牧草产量形成为负效应;抽穗期牧草产量形成对日照时数变化十分敏感,籽实成熟期到黄枯期日照时数的影响为正效应。研究区域气候变异系数增大,降水量和气温共同影响,导致该区域牧草产量呈波动变化,牧草产量的变幅明显加大,产量的不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9.
NOAA卫星资料在那曲地区牧草长势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利用1999~2000年5~9月NOAA/AVHRR资料和地面同步观测资料,分析那曲地区的那曲、安多和中扎三县牧草长势与植被指数、牧草长势与常规气象要素的关系以及分析了安多县牧草长势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初步制定出牧草长势的等级值。利用植被指数与气温的关系来预测后期的牧草长势。这种监测方法和预测方法在我区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朱永超  王娟 《大众科技》2013,(7):119-120,129
阐述了太阳能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介绍了牧草干燥现状和所存在的优缺点,并分析国内外太阳能干燥牧草设备研究的进展,指出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早熟禾牧草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同德气象局牧草物候观测资料,进行了早熟禾牧草生长期、生长高度和产草量的气候条件分析。  相似文献   

12.
华北平原主要优质牧草的种植模式与产业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华北平原农区畜牧业发展迅速,但优质青绿饲草的不足已经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此在农区发展优质青绿饲草是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牧草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都比秸秆等传统饲料高,一般禾本科干草的蛋白质含量为13%~15%,豆科牧草为18%~24%,并且牧草中所含的蛋白质更容易被家畜消化吸收。本文试验研究了几种适宜华北平原种植的优质牧草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华北平原牧草种植与利用现状,提出了适宜华北平原的8种牧草和种植模式。并对平原不同生态类型区的畜牧业产业发展方向作出了规划设想,即建设山前平原青绿饲草产业带,促进奶牛业发展;建立海河低平原和黄河三角洲两个饲草业出口基地,以大城市和亚洲市场为对象,发展外向型草业经济;建立山前平原、沿黄地区、淮北平原三个精饲料生产、加工基地,生产优质高产饲用玉米,发展精饲料加工业和秸秆加工业。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牧草在贫瘠环境中施肥后的效果研究及施肥方法;对在牧草上应施的优良肥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西藏目前牲畜存栏数及草地产草量的分析计算,就西藏牧草产业发展现状、饲草需求情况及制约西藏牧草产业科技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西藏牧草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气候异常出现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严重的气象灾害,对人类活动和农牧业生产往往会产生不利影响。2011年12月~2012年2月,二连地区平均气温偏低,降雪量偏少。特别是2012年1月,东亚冬季风持续偏强,使得极地冷空气源源不断的南下,导致气温持续偏低,对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监测资料表明:土壤所含水分不能满足牧草返青所需,而且异常偏低的气温造成严重的热量条件不足,导致天然牧草返青期将推迟。  相似文献   

16.
采用种子外部洗涤检测,内部带茵检测,对5种牧草种子进行了种子携带真菌和细菌的检测,纯化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每种牧草种子均带菌,所有牧草种子携带细菌的数量均大于真菌的数量,共检测出牧草种子寄藏真菌3属4个种,链格孢菌、细极链格孢菌、青霉,黑曲霉是这些牧草种子寄藏真菌的优势菌群。实验表明供试的5种牧草种子质量较好,对加速农牧区建植人工草地,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科牧 《内江科技》2002,(4):35-35
下面介绍适合在我地发展种植的牧草播种及管理技术: (一)播种时期的选择:牧草分为秋播、春播草种。如多花黑麦草、三叶草、紫花苜蓿、鸭茅、光叶紫花苕、紫云英、苦荬菜、苇状羊茅等适合秋天播种;如苏丹草、墨西哥玉米、扁穗牛鞭草和籽粒苋等适合春播;三叶草、鸭茅、苇状和苦荬菜也可春插,但控制杂草比较困难。羊茅  相似文献   

18.
高产优质牧草品种是保证我国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我国牧草育种起步晚,工作进程十分缓慢,严重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牧草品种。由于牧草一般具有自交不亲和、异花授粉、多倍体遗传、近交退化等特性,很难解析其重要农艺性状,导致牧草育种技术还停留在杂交选育为主的"2.0时代"。分子设计育种是加快牧草新品种选育的好手段,但目前尚缺乏适用于牧草分子设计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为抢占牧草分子育种先机,中国科学院布局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以攻克"牧草复杂基因组功能解析"这一"卡脖子"技术,发展基于分子设计理念的牧草育种新技术,实现从传统育种到定向分子育种的跨越,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19.
EM生物制剂浸种对牧草种子萌发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研究的意义EM是“有效微生物”( effective micorganisms)的英语缩写 ,90年代初从日本引进我国 ,在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方面的试验和推广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在牧草种植方面报导很少 ,本文应用 EM制剂对内蒙古几种优良牧草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在种植业中 ,施用 EM生物制剂的方法一般是叶面喷洒、稀释灌溉、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工作量大 ,操作复杂 ,费用高 ,特别不适于干旱环境和大面积推广。本研究利用不同浓度的 EM稀释溶液浸种 ,回干后再试验 ,试图寻找一种简便的方法 ,开发 EM生物制剂应用新途径 ,适应牧草的大面积…  相似文献   

20.
半干旱地区牧草种子包衣技术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半干旱区豆种,禾本科主要牧草种子,应用种子包衣技术包入保水剂以及杀虫,灭菌、驱鼠剂,营养剂及生长促进剂,豆科接种根瘤菌。通过实验室及田间观察,筛选出最佳包衣配方和保水剂,并着重对比包衣种子相对裸种子的建植效果和经济效益,特别针对牧草种子小,轻、带芒、毛的特点在包衣技术上加以研制和改进,使小粒种子在包衣过程中能够成功造粒,以推广牧草包衣种子在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