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文是学生生活经历、情感心迹的真实流露,是怀疑、思考和探索的真实记录。即使允许虚构、发挥想象,其目的仍在于表达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虚构不应等同于  相似文献   

2.
“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体验、感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是新课标对学生作文的要求。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细节就会发现,学生在写作时,思绪一般都会进入自己熟悉的生活,把生活中的一些画面记录下来,形成美文。学生作文就是心灵的写照,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当然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学生生活经历、情感心迹的真实流露,是怀疑、思考和探索的真实记录。即使允许虚构、发挥想象,其目的仍在于表达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虚构不应等同于说假话。然而反观现实,违背生活真实或社会真实,违背中学生真实:意愿的作文充斥于中学作文教学。一些学生在日常言谈、书信、日记中,都是自由、率性的抒发与剖白,而在交给老师的作文、在试卷上写的文字、甚至在公共场合表达的意见,却并非真情实感的话,是根据场合所说的应景话。这种为应付作业与考试而编造的或违背生活真实社会真实,或违背中学生真实意愿的失真作文现象,原因是相当复杂的。  相似文献   

4.
生活是一本无言的"大书",也是一切创作的源泉,作文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真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基础上,反映学生的真实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才具有生命力和持久性。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小学作文及其教学的基础要植根于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读"好生活"无言书",抒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使作文摆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是学生平时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的反映,是把自己的观察经验、思想情绪等告诉人们的方式,这种思想感情的表达实际就是一种交流。但现在有些学生一听到要写作文就害怕,对作文兴趣不高,认为作文是一种“苦差事”,讨厌作文。只有极少部分学生对作文有浓厚的兴趣,视作文为快乐。为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我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6.
如何培养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一直是困扰小学教育语文界的难题。过去,学生作文内容有的不真实,说假话;有的不具体,说空话;有的缺乏自己的思想感情,说套话。这种为了应付考试的“应试作文”是不适应当前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因此,近几年来,小学语文界许多有识之士以如何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提出了许多建议和主张。小学教育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有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根据这一要求,要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我认为应该从下面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莫燕华 《广西教育》2005,(1B):63-63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求异思维,提倡用展现个性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是写出独具魅力的作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学作文教学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系统,具有独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它和阅读、听说教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作文就是用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作文训练是识字写字,用词造句,谋篇布局,运用文字表达情感的综合训练。要克服作文教学中的随意性,是语文教改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写作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行充分的表达,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锻炼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教师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要将学生的情感进行培养和教育,让学生可以在自己的作文中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让文章有真实的情感,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由此可以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学生思想感情的真实表达.它体现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作文教学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学生表达能力的基础。为了强化基础,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语文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训练.诸如缀词联句、片段训练、  相似文献   

11.
赵海云 《农村教育》2005,(7):122-122
个性化作文是指具有写作主体鲜明个性的学生习作,也说是说个性化的作文就要文文相异,各不相同。思想感情不同、文章立意不同、篇章结构不同、语言风格不同、表达习惯不同等等。教学中,常发现学生所写的作文立意平淡,没有真情实感,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的着眼点就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写作上。唯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呢?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 中年级的作文教学,要让学生经历作文的全过程。让作文走进生活,从说到写,从仿到作。让孩子们放开手脚,开放思维,自由表达,真实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一种非常个体化的活动。每个个体生命面对茫茫宇宙,面对丰富多彩的人生和短暂的生命历程时,必然会产生个性化的体验、思考和感悟,作文正是这样一种心理写照。所以,作文应该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宣泄,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言为心声,文为人志。”学生的习作亦是如此。它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思想感情,乃至人生观、价值观。而处在成长期的学生,思想不够稳定,感情比较脆弱,人生观、价值观往往带有片面性。担任写作课教学的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不但要指出语言及写作技巧之不足,更应针对文中流露的种种思想感情及时加以肯定或调整,使学生在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提高认识水平,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儿童生活作文”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学自始至终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自由地从事习作活动,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实情感,使作文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以“儿童生活习作”为根本价值取向的作文教学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尊重和弘扬学生个性的作文教学;二是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为了学生未来生活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6.
写作,原本是写作者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渲泄,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作文是学生精神的家园,人生的“断代史”,写作主体——“我”是作文的灵魂与生命,是不可替代的“这一个”。然而,纵观现在的学生作文.心理上的“怕”,思维上的“窄”,行动上的“懒”,语言上的“瘪”,技巧上的“拙”,仍然是当前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通病。在教学方面,作文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重复性、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一门学科,是小学生必读的一门科目,像英语、数学一样,而且是主课,它包含在语文之中. 作文与其他学科不同,它的特点是需要运用规范的语言,表现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注意,它表达的是"思想感情",是通过规范的语言来表达的.这是作文最显著的特点,也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特点.没有"思想感情"的文章就像一片荒芜的沙漠,枯燥单调,还像一杯寡淡的白开水,索然无味.  相似文献   

18.
周顺贵 《小学生》2010,(9):17-18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作文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将平时积累的素材予以加工整理,通过文字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过程。语文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整个作文教学过程,引导小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用文字表述出来,写出具有真情实感、具体生动的作文。  相似文献   

19.
韩海英 《小学生》2011,(4):27-28
一个语文教师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作文批改是作文指导的继续和深入,是对学生作文的全面调查和研究,也是评讲的前提和准备。作文批改的最高境界是每批改一次作文,就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一次思想感情的交流。学生的作文是心灵的披露、情感的抒发;教师的批改是思想的启迪、感情的疏导。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那么,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会很迅速。  相似文献   

20.
所谓个性化作文,就是要解决学生作文模式化的问题,其基本内涵就是“需要”、“自主”、“真实”、“创意”。把作文变成学生的一种需要是前提,没有需要,就没有个性化。把作文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是个性化作文的基本要素,教师不宜以一些条条框框来束缚学生的思维。强调习作的“真实”,意在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作文之本就是“求真”。鼓励学生有创意表达,是个性化作文的理想境界,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励学生写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作文,这就是在表达上有创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