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超而含蓄的元小说的故事叙述手法和立体拼贴的结构逻辑,再加上不定点透视的故事叙述视角,《我的名字叫红》不仅以大胆的创新叙述凸现出与众不同,而且让读者再一次领略了新的讲故事方式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同时也让读者领略了新的读故事方式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小说的基本要求是叙述好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由谁来叙述,怎样叙述大有讲究。它决定了作者在作品里应该讲哪些事,不应该讲哪些事,哪些事应该让读者知道,哪些事不应该让读者知道,而必须让读者进行联想和想象;还决定叙述人是什么身份,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故事,以及应该用怎样的口吻、什么样的方式讲述这些故事。  相似文献   

3.
简单地说,教育叙事就是以叙述的方式讲述教育中发生的故事。叙事者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让教育者的声音被人们听到”是教育叙事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让故事叙述回到生活的最初状态,并最大限度地将真实呈现出来,这是韩东对生活乃至写作的真实和勇敢的面对,这也体现了韩东小说创作的意图和态度。为了“真实的面对”,小说以“讲述”作为故事的叙述方式,并通过几种视角的变换多方位地观照扎根生活,给读者再现了那段特殊的历史岁月。  相似文献   

5.
简单地说,教育叙事就是以叙述的方式讲述教育中发生的故事。叙事者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让教育者的声音被人们听到”是教育叙事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初识《狼图腾》是四年前,至今已是我第四次细细咀嚼这耐人寻味的故事了。每一次重温都会让我有新的震撼,获得新的启发,累积到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不吐不快的急迫了。作家姜戎以史诗般的叙述手法,讲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内蒙古草原插队时,与草原狼和牧民相依相存的故事,其意蕴非常丰富。很多读者震撼于小  相似文献   

7.
若用叙事学理论来分析,鲁迅的小说《伤逝》便属于第一人称叙事情境,是采用内部聚焦“讲述”(telling)型的叙事作品.此种叙述方式似乎可以让读者直接从叙事者的语言中得到故事的主题,实际上读者不会真正信赖叙述者尤其是他的情感与反思.  相似文献   

8.
李娜 《文教资料》2020,(4):22-24
本文从叙述学和文体学角度,对非虚构小说短篇《我们是布莱恩》的叙述视角和人物思想的表达方式进行分析。作者的态度、观点,与讲故事的方式关系紧密。若作者想要通过叙述影响读者的判断,在选择叙述视角方面就会尤其谨慎。当作者选择第一人称视角叙述时,其选择的故事内容和话语方式会影响叙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相对传统小说而言的当代新小说其叙述重心由传统的故事重心转移到叙述方式重心,叙述方式的创造成为当代新小说新的叙述焦点.因此,当代新小说对于小说的叙述形式进行了叙述策略、叙述声音、叙述语言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实验,使小说更具表现力和创造性,表现出叙述因素的重要价值,激活了文学观念的革命.  相似文献   

10.
张菁秋 《知识文库》2023,(20):17-20
<正>数字化故事叙述是一种友好的接触、表达和欣赏的方式。通过将美术教学与数字化故事叙述相结合,进行多面协作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需求,为美术教学方法提供新的思路。此研究同时提出了基于需求的故事化叙述制作的迭代方法,用新的创作方式对传统的艺术进行传承与发扬。数字化故事叙述(Digital Storytelling)是一种于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学习方式,由加州旧金山湾区艺术家达纳·温斯格·阿奇利与乔·兰伯特发起,使用多媒体软件技术将人们的故事转化成可以与最终用户交互的数字产品。  相似文献   

11.
喜欢今市子,喜欢她创作的人物,更喜欢她讲故事的方式。悠悠然不紧不慢的叙述着却能让读者的神经紧崩,有一口气看完的冲动。说起来,从《百鬼夜行抄》到《幻月楼奇谭》,今市子的作品都充满了诡异的气氛。从故事开始的不知所云,一点点抽丝拨茧,到最终的真相大白,总是让人屏住呼吸,到了故事终结的一刻才得以深吸口气。  相似文献   

12.
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借用“词典”的形式,把马桥的人事物理、轶闻趣事、风俗民情做了新的安排、装配,称为词典体小说的代表。词典体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整一性的故事结构和主线因果导控的模式。寻找到了一种新的编纂方式即敞开的、不被“主导性”独霸的多重因果线索交叉的,读者能够参与的方式。该文试从文学形式、编纂者、读者角度来阐述文学作品运用词典形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隋倩 《海外英语》2014,(19):252-253,261
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借用"词典"的形式,把马桥的人事物理、轶闻趣事、风俗民情做了新的安排、装配,称为词典体小说的代表。词典体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整一性的故事结构和主线因果导控的模式。寻找到了一种新的编纂方式即敞开的、不被"主导性"独霸的多重因果线索交叉的,读者能够参与的方式。该文试从文学形式、编纂者、读者角度来阐述文学作品运用词典形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教育故事(也有人称其为教育叙事等等).是教育案例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顾名思义.就是以故事的方式来叙述教育教学活动和生活经验中那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真人、真事、真情感。通常运用的是叙述的手法,运用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描述、曲折的情节、轻巧的构思、深刻的内涵等文学艺术的魅力让读者的思想产生碰撞,由此产生启迪并获得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5.
托尼·莫里森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学观,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黑人语言重获生机,并为此进行着不断的努力。擅长使用多角度叙述故事情节,这种写作方式被利用在她很多作品里。在《宠儿》中,通过运用大量的象征手法和隐喻,使小说故事极具想象性。通过对黑人传统文化的书写,把黑人的悲哀和辛酸,利用鬼魂意象生动地向读者展现出来,在读者面前呈现了一幅魔幻般的画卷。  相似文献   

16.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让一篇文章吸引读者,具体生动,有好多种方式,但是最吸引人的还是那细微之处,能深入灵魂。可是现在的中学生,往往只能把故事叙述完整,不会细节的展开,所以文章除了简单的躯干,没有枝节,无法生动感人。  相似文献   

17.
同样一件事情,叙述的方式不同,产生的表达效果就不同。小小说《风波》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但是作者的叙述方式很巧妙,于是简单的故事变得有趣、曲折起来,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效果。作者叙述事情不从交代事情发生的背景开始,而是直接切入。随着叙述的展开,让读者逐步看清事情的全貌。作品一开始就写道:“少年跨进小店的时候……”至于少年为什么跨进小店,作者没有说。这种叙述方式,不仅简洁,而且还造成了悬念:少年跨进小店干什么?作者在作品的开篇就给读者设置了一个疑问。随着阅读的继续,我们明白了少年进小店是买文具。但是,作者…  相似文献   

18.
讲好中国故事,是全面展示中国大国形象、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必由之路。讲好中国故事,重点在于阐述其中的文化元素,以平易近人的诉说方式赢得世界认同,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进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利用国际文化传播、文化交往和学术交流,可以有效提升中国故事的知晓率、认同度和亲和力,让世界领略中国故事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9.
叙述者直接与读者讲话是近现代欧洲小说的常见叙事方法。现代小说的叙述向客观化、非个人化方向发展,但作者的隐退似乎增加了读者的介入。而后现代主义作品晦涩艰深,将读者越推越远,使文学陷入危机。意大利小说家依塔洛·卡尔维奇代表了当代作者为摆脱小说困境做出了积极努力。他的长篇小说《冬夜的旅行者》,把创作与欣赏,作者与读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融入小说,指出了小说向新的叙述领域方向拓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叙事学的方法来分析《教父》,从时间角度来分析该小说故事的叙述,包括从时序、时距、时速方面,对叙述时间的处理是小说情节发展和主题开发的基本手段;从时间结构来分析小说为读者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使小说的结构更清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