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昔日的黄金旅游胜地大理因传统旅游产品老化、局部规划不合理、深度开发欠缺、旅游投资资金不足等原因,遭遇“瓶颈”,加之丽江、香格里拉机场的建立以及昆明一丽江铁路的修通等交通因素,大理在地理位置上变得越来越尴尬。与此同时,相距不远的丽江旅游业却在上市公司“丽江旅游”模式的运作下,发展势头旺盛,这对大理旅游业有较好的启示。在总结“丽江旅游”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大理可以通过组建旅游上市公司、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完善旅游业产业链等路径,实现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人们对于度假旅游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大力发展度假旅游成为传统观光型目的地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此文通过市场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发现黄山市旅游业正处于由观光旅游目的地向度假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关键阶段,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将决定黄山市旅游业未来的竞争实力与发展命运。此文分析黄山市度假旅游产品开发现状与制约因素,针对度假旅游产品开发和推广的不足给出一系列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3.
澳门旅游市场的旅游主体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主体是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的购买,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受体和感知,是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导向。着重分析了澳门旅游市场中旅游主体的市场状况、客源类型与客流量、游客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为澳门旅游业的旅游产品、旅游形象设计、宣传与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娜 《考试周刊》2014,(69):194-195
网络营销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旅游目的地通过整合资源利用网络进行目的地品牌、产品及服务的营销成为发展当地旅游业的重要手段。榆林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利用网络优势,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是关键。文章根据榆林旅游网络营销的发展现状,进行旅游网络营销发展建设的SWOT分析,指出榆林旅游网络营销建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国内旅游目的地形象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建设在旅游业中占到重要地位,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建设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旅游研究者的注意.本文从国内旅游目的地形象建设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两大方面介绍了国内学者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建设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些成果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旅游目的地系统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发生、发展、进化、衰退的一系列过程,以期为旅游目的地的空间规划布局以及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经过系统分析大理巍山县旅游业现状发现,巍山县旅游景区开发能力偏弱、基础设施接待能力薄弱、旅游宣传力度不够且单一。慢旅游休闲时代下,对处于本身旅游业发展迟缓的大理巍山县旅游业会带来旅游经济、旅游资源、旅游业产业结构、旅游产品等方面的影响。巍山县应做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产业转型,抓住市场新机遇;吸引多方投资,明确落实旅游资源的开发;慢旅游休闲时期旅游人才的建设。打造出巍山旅游新模式——巍山慢旅游生活。促进巍山县旅游业冲出困境,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挖掘“慢文化”,设计“慢地带”,构建“慢生态”。  相似文献   

8.
积极有效地发展旅游业的循环经济,综合体现了科学发展旅游业、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发展旅游业循环经济是历史文化名城实现环境和经济双赢的最佳选择。大理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颇富盛名的、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地区,在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破坏加重、部分资源短缺、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的背景下,如何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探索大理旅游持续发展的途径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旅游业内积极有效地发展循环经济,综合体现了科学发展旅游业、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发展旅游业循环经济是历史文化名城实现环境和经济双赢的最佳选择。大理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颇富盛名的、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地区,在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破坏加重、部分资源短缺、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的背景下,如何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探索大理旅游持续发展的途径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浅析我国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业的竞争日渐激烈,旅游目的地要想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和发展下去,需要目的地各旅游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参与。而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复杂多样文章主要介绍了对旅游目的地有直接影响的关系密切者,包括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当地居民,还有旅游者,又以两两关系的方法分析了他们之间不同的利益表现,以及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并且略谈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旅游地发展因子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旅游地是区域旅游发展的支撑点和动力源 ,不同的旅游地发挥着自己不同的作用。近年来部分已开发、发展比较成熟的旅游地 ,面临着功能衰退、吸引力下降、经营越来越困难的局面。文章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支撑 ,揭示旅游地演化规律 ,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分析影响旅游地发展的基本因子 ,为旅游地更好地发展提出调控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世界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中"精品中的精品"的聚集地越来越吸引旅游者炽热的目光,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以其独特的石窟文化和极高的欣赏价值,已成为河南旅游的名片。以调查问卷为基础,对龙门石窟的游客行为作初步分析,其中包括游客人口学特征,游客客源空间和游客一般行为特征分析。龙门石窟客源市场开拓及管理应从5个方面加强:确定客源市场需求及特征,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营销手段;以游客满意为中心,完善服务设施,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提升旅游商品的地方特色,构建体验性购物系统;全方位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静态遗产资源的深度体验开发;加强利益相关者组织协作,提高旅游社会服务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比黄山风景区旅游文本和国外旅游宣传资料,结合文本类型理论探讨当前国内旅游文本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旨在准确而有效地传递旅游资料中的文化信息,提高旅游外宣质量,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游览,同时让他们了解中国旅游景观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新疆天山天池部分游径进行的实地调查并运用游径综合评价法来反映旅游对其生态环境产生的非污染生态影响的可行性出发,提出运用游径综合评价法在确定旅游对一般景区造成的非污染生态影响时需注意的方面与问题,以期为提高景区管理质量、提高决策水平及实现景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国内外旅游度假区研究文献资料及其效益评价研究分析,发现:近年来对旅游度假区的研究较多,但关于旅游度假区效益评价方法不多,主要是针对具体的度假区的效益评价,且多半仅针对单一效益,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在综述了旅游度假区效益评价方法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旅游度假区效益评价需建立完善的综合评价体系,做好度假区开发前的效益预测评价和开发后的效益评价并作比较分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低碳旅游是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为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海岛度假旅游低碳化不仅符合时代需要,还是海岛生态内生性需要。本文以舟山群岛为例,构建了低碳海岛旅游度假区评价体系,对舟山群岛建设低碳海岛度假区提出了建议,也为其他海岛旅游度假区开展低碳行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是交通运输方式的一次革命性变革。随着中国高铁时代的到来,桂林旅游将迎来可进出性的提高、旅游市场的拓展和旅游品质的提升等重大机遇,同时也将面临高铁沿线旅游城市的激烈竞争、高铁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以及自助游产品和服务的建设完善等挑战。因此,桂林应高度重视高铁的发展和高铁旅游的研究,加强桂林旅游地的建设,加强旅游市场开发,加强与高铁沿线城市的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地调查,了解鹤峰所具有的民俗、自然资源现状;透过已经成功开发过的相关旅游实例来分析实际考察结果,发现鹤峰开发特色民俗与生态相结合的旅游所具有的优势与不足,并借助SWOT(SO组合)对鹤峰开发此类旅游的优势-机会进行仔细分析,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优良对策,最终制定出鹤峰三日游精品路线。  相似文献   

19.
概述三明市区周边旅游圈旅游发展现状,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其主要旅游景区(点)进行定量评价,分析旅游开发的优越条件和存在问题,提出旅游开发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六安历史文化悠久而厚重,地域文化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开发价值.但六安市旅游地在楚文化、红色文化、茶文化等结构性创新以及文化资源价值外部化和显现化等方面挖掘不够.本文在对六安旅游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鄂豫皖区域合作为基础,建立统一品牌下的无障碍旅游区;以山水为基础,文化为亮点,形成统一品牌下的差异化定位产品;以项目为基石,将产品做精,产业做强等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